奠边府战役60年祭

2014年05月07日 新阿德莱德


奠边府战役60年祭



六十年前(1954年)的这个星期,法属印度支那殖民政府军队在奠边府战役中遭受致命打击; 这场战役被公认为是促成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终结法国殖民统治的关键一役,也是越共最终夺取政权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参战各方通过不同形式纪念这场历史意义重大的战役六十周年时,最新曝光史料显示,鉴于当年冷战初期的历史大背景,美国政府高层曾有人考虑过向被四面包围的法国殖民军提供原子弹,以便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

一位资深法国外交官回忆称,当年正在法军被困越南西北高地奠边府的时候,美国国务卿杜勒斯(John F Dulles)曾直问法国外长皮杜尔(Georges Bidault):「你们想要两枚原子弹吗?」


被遗忘的战役

  如今,奠边府战役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美军1960年代直接介入越战历史的背景材料。 很多年轻人可能已不知法军曾在1946年至1954年长达8年的时间里为保卫殖民帝国在远东与共产主义势力浴血作战的细节。

  历史学家介绍说,当年,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夺取中国大陆政权之后,越南和朝鲜,相继成为东亚冷战的最前线。

  在随后爆发的越南战争中,中国和苏联是当时越共前身越南独立同盟会或越盟军队的主要支持者;美国则向法国殖民军提供了大量财务和军备援助。

在奠边府战役前夜,法国印度支那驻军总数达到55000人。


奠边府战役

  在1953年终,法国印度支那驻军总司令纳瓦尔(Henri Navarre)中将决定在越共控制区的越南西北部高地中 - 距离北越首府河内约450公里的奠边府山谷地带建立军事基地,以便赢得战略主动权。

  法军认为,奠边府周边环山,只要能守住四周制高点,便可以通过空运方式长期补给驻军,从而在越共统治区打入一个楔子。



  然而,法军决策者低估了越共的后勤运输能力。越共成功动员了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兼程数百公里将大量重炮秘密运到奠边府周边山后。

  战役打响后仅两天,越共军队就在强大炮火的支持下夺取了两大山头;此举致使奠边府法军登时失去防守屏障和机场使用能力,完全成为瓮中之鳖。

  在危急之刻,巴黎向华盛顿要求紧急援助。


核武许诺?

  美国政府中鹰派的领军人物分别是没有实权的副总统尼克松,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拉德福德海军上将和国务卿杜勒斯。

  特别是国务卿杜勒斯,当时更是以主张坚决反击共产主义势力扩张著称。

  即使是行伍出身、言行谨慎的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1954年4月也公开表示,不能允许共产主义势力向「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继续扩散。

  尽管有政府高层的强力主张,美国国会众院领袖在4月3日仍然严词表示,除非英国也同意出兵,否则坚决反对美国为拯救法军出兵越南。

  据史料记载,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杜勒斯国务卿在访问巴黎时向法国方面做出了凖备提供核武器的许诺。

  不过,有历史学家指出,由于美国国务卿根本没有权限向外国做出提供核武器的许诺,因此法国外长当时很可能认为杜勒斯是在开玩笑。

  另据记载,已故法国前外长莫里斯·舒曼(Maurice Shumann)在1998年接受媒体访问时曾回忆说:「他(杜勒斯)并未真的许诺。他提出的只是一个建议或提问。皮杜尔当时就没有把他的话当真。」

  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格瓦尔(Fred Logevall)认为,杜勒斯「至少笼统地与法国方面讨论了(在奠边府)使用2、3枚战术核弹的可能性」。

罗格瓦尔教授补充指出,皮杜尔当时就考虑到,即使核弹可以消灭大量越共部队,大量法国驻军也难免于难,因此就没有认真考虑杜勒斯的提议。


颜面尽失

  奠边府战役失利最终导致法国被迫放弃在整个印度支那的殖民帝国,使得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赢得独立,使得法国在二战后希望继续维持战前殖民帝国的梦想全盘破灭。



  无独有偶,奠边府战役结束后不久,惨烈的北非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爆发,尽管法军再次竭力试图通过武力击败殖民地独立运动,为奠边府失利「挽回面子」,但最终仍然以法国失败告终。

  也正是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之后,法国政府正式决定研发打造独立核威慑力量。

  对于越南政府和人民来说,法国殖民军的撤离只是漫长战争历史的开始;不久之后,坚决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美国终于决定亲自出兵越南,开始了贯穿1960年代的旷日持久的泥沼式越南战争。

  很多曾给法国殖民政府效力的印支民众,包括很多越南人,当年都随撤离法军移居到法国西南的一个临时军营。

  六十年逝去,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仍然生活在「临时」营地中,成为名符其实被历史遗忘的人。

(来源:BBC)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