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派对文化

2015年06月24日 美国生活



“派对”来源于西方,从音译的“party”就可以知道。虽然最新时髦的中文译词是“爬梯”,但尽管这个词翻译越来越接地气,对于我们普通人却也是难得的接触。现在稍微能感受到一点点“派对”气息也只能去一些时髦的酒吧或者club。不过这些地方也只是在节日里会做一些类似“派对”的活动,真正能让参与者感觉到这是一个“大爬梯”的气氛还是非常少的。或许你会在一些西方的节日比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约上几个好友一去这些地方寻找节日的感觉,但也可能只是去那边点杯饮料、聊聊天。



中国人聚会喜欢在正餐时吃饭、喝酒,外国人聚会更喜欢在在正餐之后,喝轻酒精饮料、聊天、跳舞。所以比起正式的宴会西方人更喜欢轻松的派对。因为派对(Party)在英文里解释为:Gettogether,Byinvitation,Forpleasure。Forpleasure,为了快乐,这说明了派对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快乐。



我们经常会在美剧中看到那些高中生,一没事儿就搞派对、聚会,难道他们真的是很闲又很有钱吗?当然电视可能有限夸张,但是也确实在过国外“派对”是非常普遍的。


美国的派对,大致可按formal的程度分成三种类型:聚集式、家庭式和宴会式。


前者最为随意,只要主办人提前发个通知,说明派对的时间地点就行了。也有顺带放上一个签到表的,表格要求你回应是否参加以及参加时可能会带哪类饮食。到了派对那天,各人就都会三三两两的带上一些食物,或自己做的饭菜,或商场买的点心饮料水果,去到会场往桌子上一放,即任由来者分享,自己也去分享别人的。而主办人的任务是联系场地和布置场地,一般是假借公园一隅或机构的大会议室。派对的内容多为演讲、跳舞、玩游戏、侃大山,主办人多属学校、公司、公共部门等等。特别要说的是,派对结束,吃不完的东西自己兜着走。


如果觉得别人的东西好吃,还可以先上前恭维两句,然后就表明很想把其美味之物也带些回家继续品尝或与家人分享云云,在把对方给赞美得晕晕乎乎的同时,就不妨实行风卷残云的打包了。


所谓家庭式,就是以节日或其他什么题目邀请别人前来参加的派对。通常都是主人款待一切,来客多为熟人,也就无须过于拘礼。但美国人常常还延续一些欧洲习惯的,因而如果能给主人家带上一点小礼品以示友好,则能更添皆大欢喜的效果。诸如鲜花、小工艺品、水果、点心均可,总之各适其适就是。而至于开饭时主人家款待得好不好,就要看运气了。这主要决定于主人是否对饮食特别感兴趣或者有研究,却与其是否热情或者大方完全无关的。



美国的派对文化,其实是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积极沟通和交往的态度的。如果说喜欢投诉,是代表了美国人鹰派个性的一面,那么喜欢派对,无疑又是正代表了他们鸽派个性的一面的。因此,要了解美国和美国人,我们就一定要从其历史文化的发展上去体会和把握。


在今天的社会里,大至世界和平,小至人与人之间关系,多开展一些派对,便多增加一些相互了解和理解的机会,未尝不是好事。


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告诫人们:君子和而不同。我看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首先就要大家都来共同营造一个愿意“和”的氛围,也就是认同一种派对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派对文化与我们古老的文明亦是相同的。


传播学有一句名言:Communication is culture,culture is communication!也就是说:传播即是文化,文化即是传播!由此我又这样认为,派对文化不仅是一种令人和平与快乐的文化,而且还是一种传播和平与快乐的文化。这样的优秀文化,人人应该共享。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