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从微信讨论看挺梁集会游行

2016年02月23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毫无疑问!2·20全美挺梁集会游行,是一次借助微信平台进行的非常成功的集会动员实践。



照片提供:美国中文网纽约记者 庄巧祎


组织方和各界义工出色的线下执行力、各种社团、社区团体的有组织行动,都弥补了微信松散联盟的不足。


照片提供:美国中文网纽约记者 王博


笔者参加了纽约的现场集会。数万人参与,秩序确实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从事前巴士小巴的安排,现场志工维护秩序,负责集会的后勤,现场许多统一制作、印制的标语,最后离场公园非常干净,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这都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最值得点赞的是此次组织集体制作的标语。标语往往是最能够体现组织诉求的。”No scapegoating“这个标语中,scapegoat直指梁是警民关系冲突气氛下,被当做了警察暴力执法的代表,被仇视被惩罚的事实。
“"One Tragedy, Two Victims”更是强调与非裔社区的情感共鸣。


另外还引用了民权运动英雄马丁路德金的名言“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
这些标语都直指梁案中,难以忽视的制度性歧视:警局将梁这样的新手派至最危险的公屋;在住满少数族裔的公屋,市府不拨款改善照明、不修电梯,令居民和警察身处险境;警察工会将梁抛弃。


但通过笔者在现场与参与人群的接触,加上我在许多声援微信群中的观察,这场行动内部所显现出的分裂和对前行方向的不一致,令人担忧。



一个悲情故事的煽动性



当笔者第一次在美国中文网的微信上看到《最沉默的愤怒:梁彼得被定罪后,梁妈妈说的一句话感动全场》一文时,文内视频中,梁彼得在聆听判决时,紧张望着法官和陪审团,在听到有罪的瞬间崩溃,双手抱着头的样子,还有梁妈妈泣不成声的画面,我的直觉就是,梁彼得这个案子,是一个悲情的、有力量的故事,是一个可以让许多华人都产生深深共鸣与同情的故事。


梁彼得在听到宣判后抱头痛哭


我加入了许多支持梁警官的微信群,观察到许多人发出的愤怒声音。这种声音在讲述的是“我们的故事”,能够让参与者联系到自身的故事:比如在美奋斗的艰辛、切身感受到的系统性歧视、在这个大熔炉社会中没能有声音,利益未能被代表的不满与沮丧,也有同作为少数族裔,但非裔在美国社会受到“特殊优待”的愤慨。

而不断涌入的消息和公众账号文都在强调一种紧迫性:4月14号梁彼得判刑,快去签白宫请愿书、快去捐款、快去注册twitter与facebook把话题顶起来!......一种更为强烈的恐惧笼罩着微信群:“现在不发声不行动,我们永远会被欺负,我们的下一代也可能成为替罪羊!

这让我想到民权运动时期的抵制公车事件。华人的这种愤怒与罗莎帕克的遭遇引发的非裔的愤慨是那么相似。而马丁路德金时代,他们没有微信。在那个白人完全控制媒体等发声渠道的情况下,非裔连接的方式是靠教会、是社区之间的线下网络。在领导层决定了最终的目标和策略之后,社区内的牧师成为领导者、信息传播者,他们在布道与集会中去传递信息与运动的精神。这样的传播方式更多是一对多的模式,能够对参与者保持持续沟通与教育。


微信时代的组织动员所面临的挑战


在微信时代,轻松建一个群,产出一个二维码,大家都可以扫码加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意拉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受微信这个平台功能的限制,信息传播、团队建设在这里充满了许多天然性的障碍。




>>>>一,是信息产出过快,无至上而下的示范沟通效应,影响有效信息的传播效果

微信不像论坛一样可以通过置顶帖的方式,来醒目表明组织态度,介绍基本信息,引导舆论导向,微信群内的混战每天都呈现出按时段吵架的态势。由于几百条短信 难以一一回溯消化,关于游行口号与诉求的争论、关于案情细节争论、关于建立基金会、筹款的争论成为了最常反复出现的主题。如果持续关注,就会发现讨论、辟谣、吵架都像像是希绪弗斯推巨石一样,不断返回原点,效率极低。

如果管理者没有定期总结、多次重播,就会产生同一个问题问N次,吵架主题 反复出现的问题。在群组中,虽然管理者者们多次强调不制造族裔对立,不要有民粹思想,但带恨意的言论和过激的讨论仍会经常出现,比如讨论92年洛杉矶韩国 城保卫战,认为要团结展现出血性,才不会受欺负。

>>>>二,是转发门槛低,容易造成不实、不适的信息广泛传播

最典型的就是白宫请愿书。如果对美国三权分立,司法、立法、行政保持独立的基本国情有了解的话,奥巴马表态可以帮梁彼得脱罪这样的不实谣言就不会满天飞。


2月12号,有人将原本一份在梁彼得被正式起诉后,民众请愿要求布鲁克林地区检察官撤销诉讼的请愿书复制了一遍,重新贴上去,呼吁民众再次请愿。

殊不知,一年前,同一个请愿白宫早已回应过。并已明确表示无法干预司法,表态要促进刑事司法系统改革。在案件判决已出的情况,要求撤诉这样的诉求无疑是难以实现的。


而同一天,还有一个要求为梁彼得声张正义的请愿,虽然诉求更合理,但只有两万多签名,这样的结果,笔者觉得略有些讽刺。


而不少群体对请愿快速破十万大加赞赏,认为体现了华人的觉醒和团结,笔者认为,更多体现对美国社会的不了解和跟风习气。


再比如,一个关于一群非裔青少年在欺负华人外卖郎的视频在群里被多次转发,引发群内对非裔的强烈声讨,不少公号更是推出了,“华人是否要一忍再忍”,“的呐喊声。殊不知,这个视频在facebook上传后,许多非裔都在下面留言谴责这些年轻人,为视频中的华人外卖郎说话。

当然,语言障碍阻隔了人们去听,去看更多美国社会中其他族裔的反应。




照片提供:美国中文网纽约记者 郭娟


此次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也有不少,但仍旧有人在群里狂转发所谓的没有主流媒体报道的评论文字,并煽动大众对美国社会主流媒体的仇恨,制造”我们又被歧视”的气氛。殊不知,这与各地组织方是否有事先通知当地媒体、有无配备英文流利的媒体应对人员息息相关。此次纽约的游行得到了包括NYT、NBC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是费城的组织方请来了非裔社区领袖,将游行诉求立足点放在联合反对系统性歧视,得到当地媒体非常正面的报道。


另外令笔者比较担心的是twitter和facebook上的#justice4liang的话题。在微信群中要求大家冲刺话题热度的呼声源源不断。但在对案情有了更深入理解后,曾经被鼓动为”Free Peter Liang”的facebook主页点赞过的笔者本人也开始反思。

如果对美国维权运动有了解的话,就知道“All lives matter”并不是表示众生平等,而是与”Black lives matter“针锋相对,是忽略美国既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与种族歧视偏见成见之间复杂的共生依存现状,暗示黑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值得格外申诉。
而当我们说“Justice4liang”,在没有具体解释的情况下,很容易让梁警官成为警察暴力的代表,与死去的格里成为对立面,非常容易引发误读、制造分裂。 目前推特上已经有不少反对之声,虽然组织者也不断强调不要在twitter上吵架,但华人卷入骂战看来是难以避免。


>>>>三,在微信这样相对的密闭信息空间做传播工作,民众缺乏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信息摄入,会加剧“羊群效应”

在缺乏领导层对参与者就策略和目标进行直接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每个人对于这场活动都有想法,都想自己的声音被听见。笔者在微信中围观过多次论战,情绪激动人士会炮轰那些呼吁理性思考的人,说他们没血性,前怕狼后怕虎。很多时候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理性思考人士不少被迫遁走。笔者对一些在群内耐心做普法教育、分析案情和解释游行诉求的微信参与者表示万分的敬佩,在这些参与者发声之后,另一些潜水的理性人士也会感到有了同伴,会继续发声,再次引导 舆论走向。

从群内的论战看来,许多参与者并不是非常了解梁案的细节,其实梁案自一开始,不少英文主流媒体从陪审团成员选择、陪审团考虑裁判过程、最后为什么定罪都有许多的报道,透露了许多细节。正是由于信息不平衡,一篇名外《为什么梁彼得被裁定所有罪名成立?》的文章,在挺梁游行之后,在 许多群里传开了,争论不断延伸,甚至出现支持梁到底对不对的质疑。
许多看过报道的人,都认为游行诉求不应该是“Free Peter  Liang”,而应该是争取减刑,让政府、纽约警局去承担相应责任,敦促刑事司法系统改革。

在集会游行前一天,领导层人员终于发话,用语音在群中喊话,向大家介绍游行诉求,注意事项。当然,这样的信息很快被淹没。而游行当天,更是有负责人以每小时发一次帖的方式提醒注意事项。可见微信确实在传播上有着天然的短板。



2·20

一个新的起点:

这并不是胜利

在游行结束之后,很多群内都开始欢庆这一次游行的胜利。确实,这次的游行是一次美国华人共同书写的“我们的故事”,一次共同了解如何协同发声的实践,意识到要投票、要参与美国政治生活的启蒙,但这并不是胜利,只是一个起点。

与许多希望梁彼得像白人警官一样免罪的声音不同,集会当天,一个华裔二代女孩子的发言视频在微信群中被许多人转发。她说,我们的诉求不是“白人特权 “(white privilege),我们集会是因为我们被系统性司法不公(Systematic injustice)、结构性压迫(structural oppression)和这个社会持续的歧视所伤害,是要喊出:我们的社会、系统有错。梁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他不应该背负一个国家的错误。


美国的公正公平,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一起去争取的。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