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华人在澳洲逆袭全靠团结,从穷留学生到成功企业家!

2016年02月18日 微澳洲网



王光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从中国走出去到国外发展的商人。在澳洲生活20多年,他已离开祖国40多年,却乡音未改,言语间透露着对家乡的热爱。


经过他的牵线搭桥义乌国际商贸城“宠物(水族)用品市场”在五区诞生了。除了宠物用品生意,他还经营国际商贸城、农贸城的两家“澳洲新西兰进口商品”专卖店。


“我还不想马上退休,我还要协助巿场管理部门把宠物(水族)用品这个朝阳行业做强做旺,离乡的时间太久了,希望能为家乡的巿场繁荣多出一份力。”他认真地说。




在澳洲当木工

1973年,王光德应征入伍,后来转业去了上海。上世纪80年代末,一股“出国潮”兴起。


1990年,王光德告别了妻儿,只身去了澳洲悉尼,进修工商管理和机械管理学位。“没有钱,只好夜间上课,白天打工”,经过几年努力考取澳洲机械工程师并成为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橱柜厂当木工,刨子、锯子等设备都是电动的,不需要太专业的手工技术,但要有相应的技能证书。


他边干边学一年多后,就拿到了木工金牌证书。在澳洲,想要自己办橱柜厂,必须要拿到这个证书,所以含金量很高。当时,作为穷留学生能拿出这本证书真的不简单。


橱柜厂扬名澳洲

1993年,一个北京老乡找上门来,希望合伙办厂。由于没有资金,一直到第二年,他才当上了老板,此时发现没有渠道,没有资源,这并不容易。


“刚起步没有信誉,进原材料都要现金支付。当时现金又少,更麻烦的是还得跑到厂里交易。好不容易拿到原材料,又不知道卖给谁。”


眼看着数万元投资打水漂,他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拿出所有积蓄,通过在当地报纸上打广告,才慢慢打开了销路。


“办厂前几年,所有利润都用来投广告,引进新设备。”虽然只是一个七八人的小工厂,但王光德坚持严把质量关,做自己的品牌。


那几年,到澳洲考察的华人多了起来,热心的王光德总是积极参与接待。1995年,第一个义乌政府代表团到悉尼考察,他就是接待团的一员。


这一过程中,王光德也积累了很多当地的人脉和资源,了解到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在他的努力经营下,“精美橱柜”在澳洲慢慢有了名气,当地规模的房地产公司纷纷找上门来,一口气就要几百套橱柜。


“采购商稳定了,供货商也稳定了,一个电话原材料就会送过来。”一到旺季,接单、送货、上门装配……王光德都会亲自上阵。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他开始频繁回国,并决定“回归”,在义乌二次创业。凭借着国外的技术和资源,他很快在品种单一的宠物用品行业突围,成为义乌市场的龙头企业。


5年后,他发现外贸市场疲软,而且工厂不好招人,他开始思考转型升级:为何不避开与老乡的竞争,发挥自己的优势?


2010年,义乌大力发展进口贸易,拥有丰富资源的王光德首当其冲,先后在副食品市场和福田市场设立“澳新精品馆”。



情系家乡

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感情,比在国内的人更强烈,王光德更是时刻不忘祖国,不忘家乡。


1995年,还处在创业最困难的阶段,王光德却因为保护老乡,被当地人告到了移民局,因为当时他只是留学生身份,有严格的打工时间限定。


这个告他的人是想入股橱柜厂的,王光德却坚定地拒绝了他,一票否决的理由就是他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华人。



“厂里的老乡不会英语,工作能力也不够,这个人有些看不起他们。”


王光德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只是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多给老乡创造一些机会。


“我不能接受这种歧视的眼光。”一直到站上被告席,王光德也没有为拒绝这个合伙人感到过一丝毫后悔。


当上老板后,王光德坚持优先雇用中国老乡,积极为去澳洲的老乡牵线搭桥。回到家乡后,他开始为中国市场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



和当初在澳洲接待老乡一样,很多澳洲华侨来义乌,他也会尽地主之谊,提供免费接送、短暂仓储等招待服务。



这几天,王光德一边协助五区市场区块招商,引入更多“朝阳”行业;另一边又着手筹办澳洲义乌商会,为双边贸易提供便利。


几十年的奋斗,为何还热衷于这些“不赚钱”的服务?他笑着说出了很多商人的心声——我希望义乌市场越来越好!


海外华人在澳洲奋斗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华人在澳洲不一样的生活。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家,特别是几十年前的华人比起现在更加不易,但是王光德从一开始就懂得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相信这才是华人在海外生存之道。



(来源:澳洲微报,由微澳洲网采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