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 你选择的分量有多轻,承担的分量就会有多重

2016年06月08日 侨居AU





选择的分量有多轻

承担的分量就有多重

最近在朋友圈看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查阅过后,才发现已经是比较“老”的一篇内容了。感兴趣且想看原文的朋友可以自行搜一搜。

 

我直接说结论吧:

许多人喜欢在回家前的那段时间坐在车中安静地呆上一会儿是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这里容我调侃一句:静静成为国民男/女神指日可待)

 

这个答案迅速获得了超过4000人的赞同——文中如此说道。并且紧接后文的是例证吐苦水,生活如何维艰,众生又是如何苟活其中的——其中心思想无非是持赞成票的。

 

现在点赞数已临近一万了。

 

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赞成呢?

 

我们每个人的现状,不论恼人还是无忧,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经年累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吗?有什么理由,有什么资格顾影自怜呢?



 

答案只有一个。

 

你的过去你未曾做主。

 

可见不论年岁,许多人生活得东倒西歪、懵懂茫然,不知所措。对家中妻子也好,父母也好,已开始上幼儿园和班里异性聊人生的孩子也好,亦或是最喜欢的那条皮裤也好,异常生疏。

 

他们的笑脸也好,戾气也罢,陌生得难以想象。只有路边晚灯下不停扑棱,排行老幺的蛾子飘逸着一点点可以让心栖息的归属感。

 

不该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

 

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了呢?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广义上的坏事,为什么会这么累,为什么所有的人、事、物全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而且还居高临下地嗤嗤笑着?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必须要、什么可以选择性要、什么一定不要。

 

可惜,不论板砖1还是水果5,许多东西心中一定是要有一个标准定论的。否则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多出许多素昧平生的远房亲戚,他们会以过去人的身份不停举例,你这么做能怎样,那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在千言百语的攻势下,若是丧失主见,选择妥协,恭喜你,成功解锁提线木偶模式。




那些可要可不要,甚至不要的,就会被选择成要。很显而易见的社会现象就是婚姻,答案中所提及的父亲、儿子、老公的身份。

 

除了钻石和馒头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你被肆意操纵一段时间后,你独立的意识终将重塑。“你”回归的第一件事是在如同空壳子一般的记忆力寻找。不停追溯,不停择捡,想找到一份熟悉,一份自我。

 

反复不停,反复不停。可即便这样,所瞧见的仍然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肉身在时间的洪流中无间断表演着哑剧的木偶。猛然间,你才发现“你”竟然缺席了好几年,甚至几十年自己的人生。

 

“你”的归来导致你无法定位几人共处时自己的身份。是以那个他们熟悉的木偶身份面对他们,还是以只有自己熟悉的身份?于是,你慌了。然后像是被打断了双腿,无处可去,只能在原地呼吸残喘。

 

可能够怎么办呢?不停思索、不停思索。结果自然无果。


晚风无言,星辰静默如初。


最后,你还是埋下了四十五度角仰望夜空的头颅,掐灭了烟蒂,关上了车门,嘟嘴自拍,准备继续扮演父亲、儿子、老公的角色,以一个责任人的身份,延续“哑剧”。

 



“人生就是不断地选择”这话应该是有下半部分的,即:以及承担每一个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作者简介:程艾修,写字人。我用心地写,你用心地看,汇成七颗卤蛋。个人公众号:艾修(ID:chengyixiu2016),微博@程艾修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侨居澳洲公共号平台
澳洲热门新闻 | 政府政策更新 | 社区消息 | 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商业合作请微信zhenyan1999

意见反馈请微信ssi2014

投稿请微信:cgao2013

微信号:immisy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