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研究:不恰当地强迫“分享”,会让孩子没安全感,造成永久伤害

2016年06月08日 美国留学妈妈圈




小雨点是个6岁的小姑娘,一天,爸爸妈妈的朋友带着孩子到家里做客,那个小女孩比小雨点大几个月。爸爸妈妈和朋友在客厅里聊天,吩咐小雨点带着小姐姐去另外的房间玩玩具。


小雨点特别开心,她一股脑地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都搬了出来,摆了一地,跟那个小姐姐一块玩儿了起来。临走,小姐姐却恋恋不舍,看中了小雨点最喜欢的芭比娃娃。一个要要,一个怎么也不肯给,哭啊,闹啊,一番折腾。

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爸爸妈妈还是硬抢下玩具塞给了客人。爸爸说“小雨点,你都上学了,是大孩子了,要懂得跟别人分享,不能小气和自私啊。”




这个情景眼熟吗?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在童年时都有过小雨点这样的经历,或者我们现在正在扮演着小雨点父母的角色。但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或者你是否能体会到,那种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夺走、所有人突然都站在对立面指责自己的痛苦吗?

微博上经常有人分享类似的童年经历,爸爸妈妈朋友或同事家的、邻居家的、亲戚家的熊孩子想要自己的玩具/零食,然后大人们打着“分享”的旗号行“抢夺”之实。事隔二十多年,当年的那个小孩子依然对彼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耿耿于怀,而评论里一边倒的赞同之声更是说明这样的感受绝不是个例。

比如下面这个。



这些痛苦的“分享”经历,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好面子造成的,但究其根源却在于我们普遍认为“分享”是一种美德,是需要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我们希望孩子被教育成一个慷慨大方的人,而不是自私小气的人。


“分享”之所以成为人类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肯定有其合理之处,东西方都是如此。

Sharing is caring,分享即是关怀,在西方社会中,分享被认为是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道德。孔融让梨则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分享故事,四岁的孔融不仅知道要跟兄弟们分享梨子,还知道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和弟弟,自己拿最小的。

而到了现代,我们也依然提倡分享精神。因为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的存在,慈善组织会到的一方进行募捐,然后分享给没有的一方。

通过分享,得到帮助的人可以渡过难关,给予帮助的人也感到满足和快乐,绝对算得上双赢。




可是,分享本应该是这么美好的事情,怎么到了孩子身上就变味儿了呢?这是因为分享是成人世界的法则,但孩子可不是生来就懂得分享的。如果我们非要在孩子还没法理解“分享”的时候将这个概念强加给孩子,那难免会起反作用。

按照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孩子在6、7岁之前的时间段里,主要学习的是如何信任周围的人群和环境,如何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是一个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他们还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并不能理解如果你不跟他分享,他会很难过这样的情境。当孩子自己并不会主动分享时,父母说多少遍“你要懂事”、“你要分享”、“你不能自私”,在孩子看来都只是大人通过威逼利诱来强迫自己放弃对东西的所有权。

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系的两位心理学家Nadia Chernyak和Tamar  Kushnir在2013年的《心理科学》(Psychology Science)上发表了他们最新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强迫孩子会大大损害他们主动分享的意愿

通过对72名平均4岁孩子的实验,他们发现那些有自由选择(可以选择把贴纸留下,也可以把贴纸送给小玩偶让它开心起来)的孩子比没有选择(你要把贴纸送给小玩偶,这样它才能开心起来)的孩子更愿意主动分享。也就是说,如果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更愿意去主动分享;但如果仅凭大人灌输他们“需要分享”的观念,他们会觉得厌烦和不满,反而不愿意去分享。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Laura Markham也在她的畅销书Peaceful Parent, Happy Siblings(《平和父母,快乐手足》)中提到类似的观点,“强迫孩子分享并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分享,成人的干涉只会让他们觉得困惑,似乎有人跟他们要东西,他们就一定要违背自己意愿去‘给予’。”

强迫孩子去分享,不仅不能真正教会孩子分享的真谛,还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

家长不顾孩子的反对,将本来属于他们的东西抢走,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他感到保护不了自己的东西。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东西被抢走的情况,孩子很可能会事先把玩具藏起来,变本加厉地反抗“分享”。

当孩子表述的是真实情况时,比如“这是我的”,父母本应该站在孩子一边,但却辜负了孩子的期待,让孩子感到背叛,产生信任危机。正像前面提到的,6、7岁之前的孩子正是建立对周围环境信任的阶段,尤其是对父母的信任,而此时打破这样的信任造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孩子会觉得父母保护不了自己,不值得信任。

强迫“分享”不仅在物质上剥夺了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还从精神上打击孩子“不懂事”、“太自私”,让孩子因为这样的指责感到自我怀疑和自卑。他会很自然地想,是不是我真的不懂事,是不是我太自私,爸爸妈妈都因为我这样生气了,看来我是个坏孩子。

没想到一件看似没什么的小事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不过,还没完,除了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和心理阴影,成人强迫下的分享还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

要是我哭得够大声,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哪怕这个东西不是我的。在文章一开始的故事中,那个小姐姐坐在地上大哭大闹,大人都显得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妥协。而这样的情形看在小雨点眼里,就是谁大哭大闹,谁就能得到玩具,不管那个玩具本来是属于谁的。

在这样的观察下,孩子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认知,相信只要更大声地哭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这种逻辑在我们现实的成人世界中俯拾皆是。比如医闹,明知不是医生和医院的责任,但堵在医院里大闹一通就能拿到赔偿,那他们可不是拼命豁出去撒泼打滚嘛。

其他小朋友一直跟我抢东西,我讨厌他们。分享本来应该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双赢局面,但强迫之下的“分享”行为却与初衷背道而驰,让双方站在了“竞争”的对立面上。一个人得到就意味着另一个人失去。而这样的恶性竞争关系让孩子之间的相处蒙上了一层阴影,很难产生真正的友谊。



美国的学校其实已经认识到强迫“分享”的危害,于是在小学低年级(K-2)时就特别强调了教室和操场中的“分享规则”。首先,因为在学校里,大多数东西都是属于公用范围内的,并不存在所有权问题,所以没有哪个小朋友可以独占。但是,当一个小朋友正在玩儿某一个玩具时,其他人是不可以争抢的。这个小朋友可以选择在一定时间里一直保有这个玩具,哪怕他去卫生间,这个玩具也得为他保留,直到这个小朋友的时间到了,轮到下一个人。

在其它场合处理分享问题时会稍微复杂一点。

情境一:小A在公园里玩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小B跑过来想一起玩,他需要礼貌地询问,“你愿意让我跟你一块玩吗?”或者“等你玩完了,能借我玩一会儿吗?”但是,小A并不需要一定答应跟别人分享玩具,他可以选择拒绝。

如果我们是小A的父母,此时不要去讲“好孩子要分享”这样的大道理,我们要尊重孩子之间的沟通。如果小B或他的父母表现得特别过激,想去抢玩具,或者指责“你太自私了,你要学会分享”,而小A对于这样的局面感到手足无措时,家长可以适度干预,“小A,这个玩具是你的,你有权利决定要不要分享”。

如果我们是小B的父母,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首先,这个玩具是属于小A的,他愿不愿意借给你是他的权利,借给你你要感恩,不借给你你也不应该争抢和抱怨;其次,你应该了解事情并不是总按你希望的方式进行,你可以哭闹,但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情境二:公园里只有一个秋千,小A先到的,他玩儿的很开心。后来小B也来了,他也想玩儿秋千,于是他应该先去试着跟小A沟通协商,“等你一会儿玩好了,我能接着玩儿吗?”因为秋千是公用设施,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所以无论小A多喜欢秋千,都不应该拒绝小B的要求。但是,这不意味着小A必须立刻跳下来,把秋千让给小B,他们可以商量出一个解决方案。

此时,由于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家长可以适当干预。“小A,你已经玩儿了20分钟,再玩儿十分钟就应该轮到小B了。你如果还想玩儿,可以等到小B玩好的。”这样,孩子就很清楚,他不是被迫分享的,他是在自己时间到了之后与人主动分享的,他会感受到分享带来的满足感。而且,如果他愿意等待,他还是可以再玩秋千的。

同时,小B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学到,他可以要求分享,但这样的要求需要商量和沟通,争抢和哭闹是没有用的;尽管他得到了分享的机会,还是需要耐心等待,而等待也是孩子成长中必须学习的一项内容。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希望家长能够蹲下身子,处在与孩子一样的高度,去看待孩子眼中的世界。如果我们不愿意跟别人分享新买的衣服,孩子也一样不愿意分享他们的玩具,我们不应该因为玩具在我们眼里“不算什么”就认为它们在孩子眼里也“不算什么”。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哪怕只是几岁的小朋友,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引导他们的心理发展。

分享很好,但时机和方法更重要。




“美国留学妈妈圈”活动预告

新SAT 6月4号考后情况分析

时间:6月9日(周四)晚8点

主讲:朗播网创始人CEO杜昶旭


伯克利妈妈对于儿子留学伯克利的反思                               

时间:6月10日(周五)晚8点

主讲:伯克利妈妈Connie


参与方法:加妈妈圈助手 【mamaquanzhushou] 好友,注明孩子年级,所在城市,及感兴趣的讲座。助手会将您拉到相关讲座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