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共存亡

2016年06月12日 加拿大第一生活






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真的已经上涨了很久,久到大家认为它会永远涨下去。

 

这一点和股票市场大为不同,一个连续上涨超过7年的股票市场一定会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觉,因为价格实在是太高了,下跌的风险加大许多。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已经超过了那个惹人怀疑的年份,在连续上涨了10多年,正在冲向连涨20年之际,即便是保守的人也开始相信,房地产是最好的投资产品,它只会涨不会跌。



几年以前,投资顾问们就能感受到来自房地产市场的威胁,因为人们开始放缓投资股票市场,而是选择投资房地产市场。后来,人们不仅不投资股票市场,还开始提取他们以前的投资来购买房子,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房价涨了,首付高了,而人们手上没有那么多现金。现在呢?存款和投资都取光了?没关系,房价涨了呀,可以从房子里拿钱继续投资。甚至有人在买RRSP的季节里询问,房地产投资的首付能不能当作RRSP投资退税啊?

 

再后来,人们不但推迟普通投资,还开始推迟RRSP、推迟免税账户投资、推迟保险甚至是教育基金。市场上有句话很流行:做什么投资都不如去市中心买套房!



权且不说注册账户投资的那些免税、退税的好处,投资分红保险保证每年只涨不跌,从现在直到您过世,不论是20年还是80年,年年只赚不赔,您的房子也有这样的保证么?

 

投资者毫不犹豫、言之凿凿:那还用问?房子当然不会跌了!



谁告诉您的?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由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加拿大房子以前也曾经跌的很惨烈好不好?投资者不以为然:那是美国、那是以前啦,现在我们有那么多移民,那么少的土地,房子根本不够住!

 

这种鬼话您也相信?

 

加拿大国土面积全世界第二,人口却不足一个北京市,您确定这里缺少土地?


在房价上涨了这么多年以后,必须承认房地产已经不再是一种价格被低估的投资产品了。这跟股票市场的投资理念很像。当股票价格很低的时候,投资人购买的是被低估的价值型产品。但是当股票价格飞涨,PE过高无法支撑股价的时候,人们购买的就不再是以前的“价值”,而是未来的“成长”了。是的,买入的人相信它未来还会涨!就是这个“还会再涨”让大家从价值型转向了成长型,从而忽略了风险。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买到的没买到的,谁不喊价格太贵?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抢着去买?因为还会再涨啊!这个时候投资者买的是成长性,而不再是价值。这就好像是在2001年的时候去买纳斯达克的股票,不是不知道贵,而是相信它的价格还是会涨。




之后呢 ? 结果尽人皆知。

 

房地产市场永远不会跌么?看看曾经的中国海南岛,看看2008年的美国房市,看看20年前的加拿大市场。不是没有发生过,只不过是被您忽略了。

 

中国人一贯喜欢土地和房地产投资,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让人心里踏实。可是即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产品,也不可以孤注一掷,不可以将全部身家托付于此。您用第一套的升值做二贷,支付第二套的首付,再用第二套的升值做二贷,去支付第三套的首付,以此类推,一套一套靠借款投资累积财产,忽略RRSP、忽略教育基金、忽略人寿保险,从此,您将与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共存亡!



加息的危险一直被忽略,投资者相信加拿大2016年根本不会加息。可是有多少人拿的是2.5%左右的一年或者两年期固定利率?未来加息的时候,是不是正好是您更换房贷的时候?那个时候如果利率是P+几的话,您能承受得了么?

 

加拿大的经济真的不怎么样,消费疲软,制造业也不灵,很多大企业都在裁员,从银行到服务商。家里如果夫妻两个都在赚钱,并且家庭收入在15万以上的话,支付一个超过100万甚至是150万的房子还勉强可以,应该说压力已经很大了,一旦有一个人失业,一年减少10万的收入,那么多的债务要如何负担?

 

“卖房子啊!”投资者自有对策。

“可是如果房价跌了呢?”

“它不会跌啊!”……

 

得,我们又回到了死循环里,因为永远不会跌,所以怎么做都是合理的。更有甚者,唯恐买的少了,唯恐买的晚了。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作物极必反,不论多好的事情都不能用到极致,否则跌跟头的时候也就不远了。

 

既然房屋市场这么好,既然每个月的债务可以这么少,为什么不利用出租收入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呢?买满自己的RRSP,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退税;投资TFSA,这样可以让资金免税成长,毕竟投资房是要纳税的;给自己和孩子买好人寿保险和大病保险,因为一旦出事一套或者几套房子的钱就没了;把孩子的教育基金供满,别嘀咕了,每年那点供款额不够您去支付房屋首付的。

 

很简单,投资市场不是单行线,它是抛物线,有上就有下。您需要居安思危、需要分散风险,需要让自己的生活受到多重的保护,而不是跟已经在天上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共存亡。

 

更多孟珺丽(Jasmine Meng)的专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天鑫金融服务(TF2517888),或联系本人@647-880-8108,或email:[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