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叫板迪士尼,打响主题公园中国霸主之战

2016年06月10日 TheHouseClub美房帮



王健林日前向迪士尼喊话:“迪士尼实在不该来大陆,我们(万达)会让迪士尼中国在未来10到20年都无法盈利。” 他透露了到2020年超越迪士尼成为世界最大旅游企业的雄心。


 
王健林认为迪士尼上海主题公园的投资太大,他断定只能采用高价才能维持财务平衡,高价格就会流失客户。王健林介绍万达在全球开了15到20个文化旅游城,形成“群狼”战略。

万达的文化旅游业布局
万达集团计划在今年底之前在中国境外开张“两、三个”万达旅游城休闲度假地,每处投资“介于200亿元人民币(合31亿美元)到300亿元人民币(合46亿美元)之间”。此外,万达已与法国Immochan合作,在巴黎郊外开发一个30亿欧元的休闲项目。该集团还在伦敦附近觅址建设万达旅游城,但没有给出时间表。

2015年,万达在湖北省会武汉耗资70亿元人民币建设的以电影为主题的马戏表演乐园开张,展示了更积极进军娱乐休闲行业的决心。上周,万达在东南部城市南昌耗资210亿元人民币的第一个万达旅游城将投入运营。

该公司过去几年在海外大举支出,包括2012年以26亿美元收购AMC娱乐公司(AMC Entertainment),3亿美元收购英国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斯克(Sunseeker),还斥资4500万欧元购买西班牙足球俱乐部马德里竞技20%股份。

主题公园霸主之战
在中国,迪士尼和万达在争夺境内游行业的主导地位,该行业注定将会扩张,原因包括中产阶层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新的高铁线路、国家计划增加法定假日,以及政府支持扩大该行业,使其成为新的服务导向型经济的一根支柱。

万达认为,迪士尼是照搬美国文化建造的,而万达则强调其本土资质,重视地方文化。

虽然王健林不断“喊话”要超越迪士尼,但理想虽丰满,现实却骨感。万达固然有其优势。资本雄厚,从商业地产到文化旅游产业,也算得上是优雅转身。但相对于在国际舞台早已摸爬滚打多年的欧美企业,万达的商业业态运营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王健林鄙视迪士尼总拿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IP说事,但优质的文化IP恰恰是万达的短板。

王健林在此时的高调表态,实际上更像是为万达在文旅领域的投入制造营销的噱头。同时,万达的旅游产品与迪士尼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上海迪士尼在未来20年内难以实现盈利,那么万达的文旅项目也未必会实现盈利。这丝毫没有唱衰万达文化旅游“帝国”之意,倒是希望国内能够诞生一个像迪士尼一样伟大的文化旅游集团。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万达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也。

万达 VS 迪士尼
万达与迪士尼迄今的主营业务和品牌形象都还有一定差异。有人指出,迪士尼的品牌有较多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产品也较丰富,并保持着较强的创新能力。比如《疯狂动物城》的成功就带动了一定程度的新迪士尼热。迪士尼已经进入了很多人的“心愿清单”,希望至少“去过一次”。这些都是它的优势。
 
万达品牌最清晰的内涵似乎是电影和房地产,它的旅游内涵还比较模糊,这大概是事实。然而万达显然非等闲之辈,它的成长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中国民营公司的最高级,形成了自己“战无不胜”的权威和号召力。它向旅游事业大举进军并且获得成功,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有较强的可信度。
 
万达继收购美国一家院线后,又于去年收购了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它似乎正加紧将自己雄厚的财力转化成文化创新的竞争力。由于它在中国有强大的本土优势,它如果下决心与迪士尼一决高下,恐怕不应被视为不自量力的儿戏。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迪士尼落户上海显然是好事,它的成功亦将受到中国人的欢迎。然而迪士尼如果不是“垄断者”,万达向其发出强有力的挑战,这样的局面将更为中国人所享受。
 
从以往的经验看,外国大公司的进入有些造成一家独大或者几家的集体垄断,在它们的阴影之下中国公司几乎“寸草不生”。但更多情况是外国公司刺激了同领域中国本土公司的发展,与强大的对手斗,促使中国公司走向了更高段位。
 
万达的商业地产和文化地产几乎已经“打遍中国无敌手”,它的旅游城要做精彩,恰恰需要一个迪士尼这样的强敌对之进行磨练。中国人口比整个西方还要多,“旅游城”的概念刚刚兴起,中国未来市场之大,恐怕容得下迪士尼和万达旅游城的同时存在,它们彼此拼杀一番,都“出点血”,这个市场才会更有人气并且兴旺。

本文由资深地产经纪Melanie Li 李慧敏提供,内容及图片转载自参考消息网。


更多资讯,请点击下面蓝字【阅读原文】致讯Melanie Li 李慧敏资深经纪。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