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我来新西兰八年,在记录中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2016年06月11日 新西兰天维网




将所有看到的画面拉近一些,就是梦境。放远一些,就是现实。当你走近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她的脸上的笑容就是你的全部。当你走近一处风景,它所呈现的美就会无与伦比。

——乐卡斯

Lecars有着艺术家身上特有的随性。傍晚送完友人登机,顺道进一趟奥克兰城,采访结束,还要赶在午夜之前取车回屯。

周四Late Night,昆街熙熙攘攘,我们在鱼贯的人群中汇合,拐进一家小巷里的日料店,甫一落座,店员一声迎宾鼓,犹如说书人的惊堂醒木——采访就算正式开始了。

从北到南

眼前的青年戴着玳瑁眼镜,双肩包、牛仔裤,一副随时准备出走的旅人形象。即使原封不动放在丽江,也不会产生任何违和感。而事实上,他已经在汉密尔顿生活了八年。

八年前,他还是北京某中学的一名高中生。身边很多朋友冲着就业读了理科,结果在大学过得痛不欲生,他的叛逆心理由此而来。由于无法适应国内的教育体制,他选择放弃参加高考。「不过会考全部通过,」他补充道,「高中算是毕业了。」

学业荒废的日子里,是电影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彼时恰逢“淘碟热”,Lecars开始接触昆丁·塔伦蒂诺、马丁·斯科塞斯、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等电影大师的作品,一度沉迷在动态影像中不可自拔,每天刷个四、五部长片是常有的事。

借助电影,Lecars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艺术和创意。19岁那一年,带着附加在“南半球”、“岛屿”等词汇上的浪漫情怀,他只身一人坐上了飞往新西兰的飞机,开启了他的留学生涯。

Hamilton

在怀卡托理工学院学习视觉艺术的四年,对他来说无疑是蜕变的四年。平面设计、电影拍摄制作、广告创意流程、摄影理论和实践、图像解析甚至雕塑,多元化的课程学习让他感到非常充实。从野路子到系统学习的过程也让他意识到,艺术是一种纯粹的表达和对周围事物的反馈,同时也有其规律可循。


夜拍奥城

周围环境有些嘈杂,茶足饭饱之后,我们一头扎进了奥克兰的夜色中。熟练地穿行在奥克兰的街坊巷弄,他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最好的甜品,也可以准确地说出店内装潢出自哪个设计师的手笔。


在汉密尔顿学习生活的八年时间里,Lecars往返两地的次数难以统计。在他看来,汉密尔顿更像是奥克兰的“卫星城”,在屯里呆久了就驱车前往奥克兰感受都市氛围。两地相距13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对他来说,不过是两张专辑的时间。


对于摄影的一万次快门理论,他深以为然。遇到中意的场景,拿出背包里的相机随手记录,手中这台Ricoh GR卡片机已经成为他近年“扫街”的主力机型,问及原因,他回了一句:「轻呗。」说着仰头又为自己的摄影生涯添加了一次快门。


小屯故事

如果根据他的快门地点绘制一张分布图,最密集的区域一定非汉密尔顿莫属。城市人文摄影所蕴含的戏剧性对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城市里聚集着讲故事的人,我穿越小巷便能感受到故事中的爱。他们细腻地把情感装饰起来,用无声的方式寻找缘分,婉约地过滤掉粗鄙的方式是沉淀过后的境界,偏执地守候着对的人。」


一年一度的汉密尔顿热气球节绝对是收割故事的好时节。没有限制的想象,才能看见绝对自由的视野。热气球所象征的浪漫情怀和冒险精神着实令人着迷,当年在巴黎凡尔赛宫前,孟格菲兄弟为13万巴黎民众进行升空表演。在汉密尔顿,人们对热气球的热情和期待丝毫不减。


这一次,Lecars尝试将自己从人群中抽离,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看到的不仅是热气球本身的形态,还有许多不易察觉的细腻瞬间:


动静结合

地下音乐是Lecars一直以来所钟爱的主题。早在小学时期他就接触到了国内音乐厂牌“摩登天空”,追随沈黎晖的清醒乐队走进了摇滚的世界。高中时期的他热衷现场音乐,当时兴起的后海大鲨鱼、PK14、Carsick Cars等乐队后来都成为中国独立音乐中坚力量。

来到汉密尔顿,Lecars和音乐的缘分仍在继续。大学时期的同桌就是汉密尔顿当地小有名气的Chatchy乐队吉他手,他还结识了先锋音乐人Jeremy Mayall和来自重庆的“天才移民”陈希垚。大二时Lecars选修了“流行音乐史”课程,在导师Matthew Bannister的帮助下系统学习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演变。

源于对音乐的热爱,他的镜头也自然而然地对准了新西兰的本土地下音乐。汉密尔顿Static的一次现场演出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有了这次为期七周的主题拍摄:

【STATIC PROJECT】
Matthew Bannister

演出场地本身的灯光效果赋予作品统一的色调,为了在静态的画面中表现音乐现场的动态和声响,Lecars大量使用低速快门加闪光的手法,用人物重影和光源的运动轨迹强调主体的动态张力,营造出一种灯红酒绿、迷离阑珊的情绪氛围,一组彩色写意泼墨画,凌乱却不失美感。

艺术摄影

Lecars倾向于将自己的摄影作品归入Fine Arts的范畴。一时没有找到对应的中文翻译,他尝试用艺术、美感等词汇勾勒出Fine Arts的内涵。与纪实摄影不同,遇到恰当的时机,他会对画面进行打磨,添加一些主题和喜欢的元素,以求创造符号的对立冲突,增强作品的故事性和可看性。


“水的雕塑”这组作品是他在奥克兰短住期间创作的。一方面希望将虚拟的想象转变为现实,另一方面想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冬天的潮湿。水泼出去的瞬间、枯木和海浪对冲的瞬间在他的镜头里定格成了可以细细把玩的雕塑。


创作之外


只身在外、生活简单,学点厨艺很有必要。Lecars从餐馆的摆盘装饰和菜品搭配上汲取营养,比如奥克兰的MASU by Nic Watt、Depot以及汉密尔顿的Palate:「我自己会在完成食物制作的时候,拍照记录一下,我觉得这也是生活中艺术的一部分。」


收藏黑胶唱片是Lecars创作之外的另一大爱好。2009年,因为一部音乐纪录片《It Might Get Loud》入了黑胶的坑。说起收集黑胶唱片的缘由,Lecars提起在北京798莱蒎唱片行试听卡萨尔斯的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的那个下午:

「斜阳从窗户照进室内,略带悲凉的大提琴音色被暖色调的音箱放大,我站在那里内心被这种不可言喻的氛围所触动。」令他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他也没能收入这套旧版本的唱片。


奥克兰、惠灵顿、罗托鲁阿的唱片行都隐藏着不少新西兰印制的唱片。除了最大的Real Groovy,其他几家偏小众,藏货跟个人喜好和进货渠道有关。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偏远,运费占据了一张唱片价格的很大比例。近期JB Hi-Fi和Warehouse都添加了黑胶唱片的业务,体现出近两年黑胶潮流复兴的趋势。


一路向北

Lecars算是天维菌素未谋面的故知。进入微博@乐卡斯 搜索“天维网”,可以得到三十几条结果。大约两年前,他开始通过点名的方式与我们分享摄影作品,@新西兰天维网 每天固定的“早安/晚安”微博中,他算是常客。


最近,Lecars的个人网站上线,他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与我们分享:「不为别的,只是想为过去十年追逐的事物留个纪念,也希望借此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说到这里,他引用了意大利学者乔治奥阿甘本的一段话阐明缘由:「真正同时代的人,真正属于其时代的人,是那些既不完美地与时代契合,也不调整自己以适应时代要求的人。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也就是不相关的。但正是因为这种状况,正是通过这种断裂与时代错误,他们才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去感知和把握他们自己的时代。」


因为同样的原因,他身边的艺术从业者逐渐流向了惠灵顿和奥克兰。现在他北上奥克兰,更多地是为了和朋友相会。今年7月份的电影项目结束,Lecars也将离开生活了八年的汉密尔顿,加入北上的队伍,在那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艺术项目等着他。

汉密尔顿和奥克兰之间的高速公路,连接着Lecars的少年与青年。如今少年心性不减、青年壮志正酣,随性不随意、简约不简单,八年蜕变、羽翼丰满,相信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来自Lecars的记录和表达。


以上摄影作品均来自@乐卡斯

更多作品请访问:http://www.lecarsli.com/


来源:新西兰天维网


合作/推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投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