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英国老师把英语课上成音乐课,然后他红了。。

2016年06月09日 英国留学中心




当我们谈论网红的时候我们会谈什么?


会谈那些红得发黑发霉发臭的三俗网红?还是在谈那些确实被生活忽略的奇才?


我愿与你谈谈那些普普通通却才华横溢的网红。


比如这位英国的网红老师Christian Foley,一直把音乐诗歌和教育糅合在一起,产生共鸣,感染学生。而他甚至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红了的。真是印证了一句话: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别人总能知道。


下面这段视频就是同事偷拍Christian上课的视频,他用rap把所有知识点串在了一起。





看完了,你会问我什么鬼?rap而已?怎么能红?




非也。这个网红老师是Christian Foley, 是Cardinal Pole 学校八年级英语老师。


而这一段rap是他即兴的跨界创作,没错,你能听到大量生物、化学的词汇,但是却被他天衣无缝地串成了一段话。




网红老师所在的学校最近正举办科学周,要求每个老师串班普及科学知识。别的老师都一本正经准备材料,在班上读读就好,像极了我们以前读书那会儿的政治课呢。


但是,唯有Christian Foley不走寻常路。每次到一个陌生的班级,让孩子们自己选一个领域(比如:生物、商业、文学等),再从这个范围里随意说15-20个他们已经掌握了的概念。当当当,接下来就是关键啦,Christian Foley得在15秒内要即兴将15个词汇连词成句,如果挑战失败,那么剩下来的时间学生自由活动。




凭什么他   




不仅仅因为把那该死的科学周变得充满期待、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好玩,更重要的是他低调的为人,红的是他的励志小故事。这些只有深挖下去,你才会怕手称快。


这个网红老师,我服!




好同事“出卖”他的才华



这段视频流出来,自己迅速成为网红这完全是意外。


Christian Foley是个低调的老师,每次起rap的时候,他不允许学生拿出手机摄像、录音。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其次,他真的不想红,好好教书不行吗?





这一次拍视频是因为同事的请求,说是想模仿一下他的范儿,但估计抱着好东西要分享的良好心态,还是“出卖了”身边的天才同事。这一“出卖”,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开始深扒这位24岁老师的故事,扒着扒着,眼光就湿润了,励志的暖男啊。


Lonon24的记者Sam采访了rap老师,巧的是,Sam以前也玩音乐,但是认为“不务正业”,“吃不饱饭”,还是放弃了音乐,投身媒体。采访结束后感叹 Music is boundless(音乐无界限),音乐渗透到生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激情依旧。







Music is Boundless



他是学生熟悉的英语老师,但他的履历和音乐、艺术有着更深厚的联系。


毕业于维多利亚大学艺术学院,他做过小说家、嘻哈司仪,说唱歌手。只是后来都失败了,也养不起他海阔天空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他看来不是空想,是他从12岁开始就编制的充满实力的梦想。现在,不过是是应该换一个形式,或者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十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成为歌手或者诗人,周围的小伙伴觉得我是痴人说梦,但是我明白我是认真的。12岁我自己给自己录了一张唱片,后来我又报考了艺术专业。




大学期间他在酒吧驻唱、作词、频繁参加演出,在台上,他是小有名气的Muz,他做的词被摇滚音乐人Akala认可称赞。大学期间,和其他文艺男青年一样,Christian Foley也写诗,偶尔被人笑笑,自己也笑笑,但是他是唯一坚持写到大学毕业的人。他的诗歌作品也被英国诗人泽凡尼(Benjamin Zephaniah)称赞。


但是生活不像多变的旋律,总是现实而平淡的。在小众音乐的“江湖”上混了几年后,他重新收拾了自己,成为了Cardinal Pole学校的英语老师,教12-15岁的初中生。周末还坚持为附近的慈善学校、工读学校教课。


Hip-pop,rap,诗歌看似和教育毫无边界,但是他还是在坚持把音乐玩“出界”,一有机会就给孩子们“来一段”。在学校上课时候,他会提前了解学生的“黑历史”,他认为攻读学校的学生内心的污点是可以用音乐和诗歌洗涤掉的,音乐能让他们找到本心,释放情绪、放下戒备,重新热爱生活。“我要让那些人们眼中的‘社会弃儿’、‘罪恶的孩子’明白音乐是宽容的,相信社会会接纳他们的”




人红以后,画风不变



Christian Foley对于成为网红这件事显得很淡定,“我的目的不是成名,因为我天天就这样上课的,既然已经红了,那就希望大家更加关注教育和音乐本身。最近有人想和我谈合作,把我的rap视频做成专辑发行,被我拒绝了。”






用最爱的词,诠释人生态度



结束采访前,Christian 谈到自己最喜欢的词汇是peninsular。我把这个词分成 pen 和 insular。两个词,营造出这样的意境:我是一个作家,在岛上长大,我写着这个岛上的诗歌(pen作动词)。纵使海浪扑向小岛,一浪盖过一浪,无休无止,我的这座岛岿然不动。





戳以下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QS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

CUG|Times|卫报英国大学排名

QS世界最全专业排名

牛剑申请攻略|UCL好申吗|帝国理工

杜伦|格拉斯哥|爱丁堡

为什么读商科

英国留学生订机票攻略

英国兼职|英国超市|英国租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