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买家奢侈税,加国银行吵翻天

2016年06月06日 加拿大第一生活



现在房价是最吸引眼球的,但是真正涨幅最大的还是药价,要不是美国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去年夏天发难,生物制药板块的价格恐怕要直上云霄。什么药最贵呢?

其实,世界上如果有种药叫做后悔药,恐怕价格谁也打压不下来。吃了这种药,时光倒流10年,相信很多加拿大人会选择房地产投资。

最新的数据显示,温哥华独立屋均价突破200万,多伦多突破120万。皇家银行的调查报告警告:温哥华以及多伦多的房地产可支付性已经已经亮起了警灯,加拿大人的人均负债率已经达到了收入水平的1.65倍。

过去的一年里,中央银行,加拿大的财长,以及CMHC都走马灯似的,频频出面表示出对房价高企的担忧。现在民怨沸腾,联邦政府在压力下,越来越接近采取新措施抑制房价。加拿大的丰业银行分析师向政府献策,希望政府向海外房地产买家征收奢侈税,提高首付门槛,增加五年固定房屋贷款利率。


一石掀起千层浪,不仅坊间流言四起,baystreet加拿大的金融街上投资银行家们也吵翻天。商业银行中最大的皇家银行和道明银行玩深沉,但是丰业银行(Bank of Nova Scotia)和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的CEO都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满地可银行BMO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制定者忽略了海外买家的作用,他认为海外买家是推高多温两市房地产的主因。

Baystreet的39名大腕银行家中,12位受访的人士表示非常支持政府对房地产的奢侈税,置业人的国籍是影响加国房价的重要因素。


温哥华以及多伦多房地产价格的狂飙,令加拿大主流的工薪阶层难以负担,联邦政府对海外买家征收奢侈税,对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一时很难评估。


帝国银行的首席分析师也认为,如果政府现在不采取措施,任由海外买家资金冲击加拿大楼市,未来几年情况会更加糟糕,特别是受到来自中国货币政策影响,使得加拿大政府急需行动。帝国银行的总裁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催促政府拿出像样的办法来抑制房价,在四月的股东大会上,还特别向BC省省长和加拿大总理呼吁。


就在丰业,满地可和帝国几大银行都真臂高呼的时候,不难发现,怎么缺了行业巨擘皇家和道明银行呢,在一个位置决定立场的现实社会里,这恐怕不难理解啊。这两家银行在加拿大的房屋贷款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恨不得房价插上翅膀高飞,房价越高,购房者的贷款缺口就越大,皇家和道明的盈利就越丰盛。不是说其他三家银行在贷款上不盈利,但是相对这两个大佬,他们宁愿看到市场发生一些变化,改变现在的格局,因此乐于看到政府出手抑制房价。不仅是银行家们立场不一,加拿大房地产贷款公司CMHC也要求政府要采取措施,特别是要求银行分担更多的房贷风险。

作为联邦政府,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恐怕不得不表态,选择海外买家这个题材,无疑是最方便和容易引起共鸣的。联邦政府今年已经委托统计局采集信息,还将斥资 1350万加元建立严密的监控系统,通过房地产交易市场以及影子银行体系,来搜集更多关于加拿大非居民持有加拿大物业的具体信息。


关于界定海外买家,实施起来远比想象的难。如何定义海外买家, 各方也莫衷一是。首先, CMHC希望通过驾照来界定海外买家,因为临时探访者和暂住居民也可以申请驾照。其次,许多房产都在国际留学生(或者其家人)名下, 通过这一途径调查海外买家数量也是个办法。根据国际地产咨询公司的建议,广泛的接触地产开发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买房者的信息,来估测到底有多少是海外买家。


随着这些年的连续火爆行情演变,地产已经成为加拿大经济中,房间里的大象, “elephant in the room”,人人都能看到,但是也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新上台的联邦政府,自然也不糊涂,房价高地税涨,地税收入增加可以弥补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加拿大政府也没有动力平抑房价。

这下苦了年轻人,在房地产市场火热的状况下,似乎只能走上共享经济这条路。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流行的美剧老友记,一群朋友住在一个屋檐下嬉笑怒骂,别有一番情趣。年青一代考虑共享经济(与亲朋好友联合置业)。


其实,海外买家上舆论头条,这一现象不仅在加拿大,美国和澳洲也非常普遍。加拿大如何面对海外买家抬高房价的问题,恐怕更多的还要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作为曾经的英联邦国家,澳洲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加拿大将来的政策走向。


(本文不做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者慎入)

阅读加拿大证券院士,杨凡的专业文章:

请浏览公司网站:www.moneylifecorp.com

财经问题可以联系:[email protected]

关注公众号理财人生:MoneyLife_Financial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