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为何患上中国恐惧症

2017年06月26日 澳洲微天地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中国”两个字,澳大利亚国内掀起的纷争不断。先是澳总理特恩布尔被爆出,私下竟用“友敌”一词称呼中国,澳媒因此哗然。

澳大利亚新闻网近日报道称,特恩布尔是在去年的一场公共活动餐前饮酒环节的谈话中这样说的,那次谈话没有书面记录。但澳大利亚费尔法克斯传媒近日将这段谈话公之于众。

当时有人向他提及中国将南海人造岛礁“军事化”时,特恩布尔回应说,“你指的是我们的友敌吧”。

澳总理办公室尚未就“友敌论”作出回应。澳大利亚新闻网解读说,“友敌”指的是“表面上是朋友,实则是劲敌”。这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政府对华政策趋于强硬的又一迹象。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发表评论说,特恩布尔上台后,被视为自一手缔造中澳外交关系的前总理惠特拉姆以来“最亲华的总理”。不过现在,他的对华立场已经大变。该报称,对于特恩布尔立场的改变,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建制派人士表示欢迎。

因为怕“触怒”中国,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在一项涉及中国的提案中“删除了涉华文字”,但这让澳国内一些人不高兴。

日前,再有澳媒爆料,澳外交部和国防部官员使用的手机不是澳洲本土或者西方品牌,而是“中国制造”,这下,又有政客出来表示“担忧”……


毕晓普不同意点名“中国”,要求“放宽指向的对象范围”

围绕一项涉及中国的提案,澳州西部的一些政客正将矛头对准外长毕晓普。

据《西澳大利亚人报》17日报道,澳大利亚执政党自由党西澳洲委员会近日通过一项提案,其中称,“鉴于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日益增加”,要求澳国防部加强在西海岸和北部海岸的存在。


提案写道:“有人担忧巴基斯坦有可能允许中国舰艇使用其印度洋港口作为海军基地,这将大大改变印度洋西北部的战略平衡,可能对澳贸易和石油供给产生严重影响”。

该提案原定于本月底交给澳联邦自由党委员会讨论,但毕晓普外长却对此进行了“干预”。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发言人称,毕晓普给自由党西澳洲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是,“放宽指向的对象范围”。

最终,修改后的提案删除了涉及中国的内容。原提案中“以应对中国在印度洋不断增加的存在”的说法,被修改为“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外国海军活动”。

对于外长的“建议”,西澳洲自由党多名委员并不赞同,他们在17日重新讨论该提案时表示出不满,称毕晓普这样做是出于对惹怒中国的担忧。


澳媒炒作“中国政治捐款”,被中国驻澳大使严正驳斥

另一场由于“中国因素”引发的政治“风波”,也在澳大利亚的政治中心上演。

上周在首都堪培拉,一场围绕所谓“中国政治捐款”影响澳大利亚主要政党的辩论愈演愈烈。

被澳媒质疑的所为“和中国有关联”的澳政界人士甚至遍及澳大利亚朝野各党。

中国什么时候这么“可怕”了?

对澳媒无止境渲染“中国渗透澳政坛”的报道,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日前作出正面回应,严正驳斥这些说法。

“这些指责是捕风捉影。”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网站引用成竞业15日在澳中工商业委员会联谊日活动上的讲话称。

中国大使表示,有关报道内容大体上是“陈词滥调”,他到任以来已听过不止一遍。这背后是出于政治目的,就是要制造“针对中国的恐慌情绪”。


专家:澳大利亚对华进入“迷茫期”,相信“日久见人心”

从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到担忧中国手机,澳大利亚缘何对中国如此恐慌?

“从民众到政党层面,再到政府外交战略的制定上,当前澳大利亚都处于一种‘迷茫’时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太平洋研究室主任郭春梅告诉记者。

在她看来,这体现在澳大利亚一方面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另一方面在安全问题上对华依然不信任。“因此澳大利亚时不时会犯‘焦虑症’。”郭春梅说。

与其说特恩布尔对华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如说是从相对“友华”,变得更加响应国内保守的声音,郭春梅说,“从务实的角度上讲,特恩布尔是愿意和中国打交道的,但如果遇到国内反对的声音,国际上应美国要求‘出头’,可能就会动摇了。”

这位中国学者对记者表示,澳大利亚对华的这些“焦虑”,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中国对澳的影响力确实在增强。“短短几十年来,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交往的密度,已经很了不起了。”她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在民众往来、社会交往层面更深入一些,建立持久的信任需要时间,日久见人心。”

(来源:环球时报,参考消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