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妄想了!你买不起独立屋的 买Condo吧

2017年06月23日 加国地产微资讯


  一份报告指出,前所未有的共管公寓(Condo)热潮和绿地政策迅速将多伦多变成了高楼林立的世界,而独立屋也因此变成了“珍稀商品”

  时代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大多伦多地区飙升的房价,让父辈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已难以在目前刚步入社会的儿女的身上重现。

 

为什么独立屋会变成“稀罕商品”

  有调查报告称,加拿大政府的都市扩张策略促使大多伦多等地区的地价和房价上涨,人们想在一所带院子的房子里养育孩子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屋前草坪、屋后花园、宽敞舒适的居所,是华人移民选择到加拿大安家的一大吸引点。在市中心商业区上班,下班后返回近郊的宽阔住所,远离尘嚣,莳花养草,在后园弄儿为乐,这套suburban模式的生活,二战后在北美蓬勃发展。战后重建带来的经济利益加上婴儿潮,打造了"人间天堂"。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富起来的亚洲人有机会来参观这个"天堂"时,艳羡不已,纷纷追寻移民梦。

  过去二十年,加拿大各大城市变化急剧,昔日宁静近郊不少已变为熙来攘往的市区,近郊地区不断幅射外移,城市持续膨胀,但仍无法容纳移民人口。现时移民置业、子女长大成家,要求达到这个suburban模式生活的标准,绝非易事,suburban模式生活可能终有日成了集体回忆。

  对许多人来说,Suburban生活模式是"成功人生"的标志。房子越大、前后园的草木亭台越精巧、车房放的车子越华贵,人生就越成功。这样的房子就是算不上天堂,也可算是自己的小王国。

  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大量移民涌入大多伦多地区,同时肆无忌惮的投资者又对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过渡自信,使得大多伦多地区独立屋的平均价格超过$100万元。 调查报告指出,由于受到低利率的鼓舞,一向克制的加拿大消费者近年来大肆消费和购买房屋。

 

独立屋难作首置首选 多伦多市府总规划师劝子女买公寓

多伦多市府总规划师凯丝迈特昨日在多伦多地区商会发言

 

  多伦多市府总规划师凯丝迈特(Jennifer Keesmaat)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再把独立屋当作自己首次置业的目标,而是老实地去考虑购置共管公寓单位。

  凯斯迈特本人和她的孩子,住在郊区的一座独立屋内,整个物业有半英亩面积大。但在与孩子们商讨将来他们首次置业的选择时,凯斯迈特建议,不要再不切实际地去考虑独立屋,尤其是有前院后院、楼上有3间卧室的独立屋,已经不再是孩子们要考虑的范畴,因为他们面临全球资本的竞争。

  她昨日向多伦多地区商会(TRBOT)做报告时称,单个家庭住所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目前在建的也很少。

  "相反,如果孩子们选择留在城市里,买房是可能的。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和他们小时的经历会截然不同,正如同我现在抚养孩子的方式,和我小时被抚养的方式不同。这是一件好事。"

  但多市爱静阁选区的市议员詹嘉礼不赞同这样的看法,他曾表示:"我的经历是,大学毕业以后,想办法找一个年薪七、八万元的工作,先和父母住一起,攒上四、五年的存款有大概六、七万元作为首期,然后就可以供一座四、五十万元的独立屋。现在?想都不要想。"

  出于这样的理念,詹嘉礼从去年起就一直鼓动多伦多市府率先徵收外国买家税。而这一动议虽然在市议会获得通过,却被省府否决。直到今年4月20日,省府正式出台包括外国买家税在内的16条打压房价措施。

  持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凯斯迈特称,多伦多地区商会近期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希望买房的市民中,有81%仍然拒绝将公寓单位作为首次置业的选择,有69%的人想要一个至少有三间卧房的房子。

  但2011年至2016年在多伦多建成的住房单位中,有83%是中高幢公寓。

  凯斯迈特指,上述市民的这些想法已经不合时宜,因为很难有社区既可以让居民过着无私家车的生活,有能享受充足的设施。

  她认为,最好的学校和公园,应该在人口最密集的社区。修建共管公寓时,更多地应考虑修建健身房和活动室,而少去修游泳池,以便让青少年有活动空间。

  凯斯迈特还与商家们探讨,如何兴建更多的廉价房屋供出售和出租。

  规划师加尔布雷斯(Sean Galbraith)表示,受家庭欢迎的设施,如学校和公交站等,很多都是存在于人口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社区。他因此建议,是时候增加这些社区的人口密度。他指出,多伦多有62%的居民区域只允许单户住房。

  地产开发商Tridel的发展规划副总裁丹尼尔斯(Steven Daniels)表示,多伦多应该沿着地铁线增加人口密度。

  "土地价格呈指数级上涨,我们以前以为会是每平方呎60元顶多70元的土地,现在已经达到了每呎120元。"

屋价是否过高难说得准

  房子是人类的栖身之所,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列明: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及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

  房子也是有价的资产,是令很多人发财致富的商品,因此吸引人囤积居奇。

  买房子时要考虑解决居住的需要,又要考虑房子价钱将来的升跌,脑筋伤尽。

  屋价是否真的过高,真难说得准,要为这作结论更是危险。说现在屋价真的过高,屋价却仍有可能继续上升,就如过去一年,屋价是高处未算高,那些错过了上车的人,会埋怨让他们失去了置业安居的良机;说屋价仍有上升机会,也有可能见到屋价回顺,作了投资的人士或会责怪令他们亏蚀金钱。

来源:明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