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刷朋友圈看新闻会变笨?

2017年11月22日 澳际澳洲




有现代英语权威之称的《柯林斯英语词典》,其编撰人员调查了45亿个词汇后发现,fake news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比去年成长了365%。因此,《柯林斯英语词典》选择了「假新闻」(fake news)作为 2017年年度词汇。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在2017腾讯媒体+峰会上,Storyful首席执行官Sharb Farjami分享了一组数据: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有大概3800多万人分享了假新闻,而这些假新闻有大概7.6亿的点击率。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假新闻,川普很可能不会胜选。

 

作为峰会的开场演讲者,腾讯COO任宇昕分享了自己作为媒体读者的感受,「很多事件的报导都来自不同的角度,甚至有些报导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这让我时常怀疑,在巨大的新闻信息面前,我们是否能找到自己信任的内容?」

 

就「假新闻」这个点,路透(牛津)新闻研究院主任David A L Levy也谈到了今年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就是信任问题和假新闻。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信任度相当低,仅有24%的用户认为社交媒体在辨别真伪方面表现良好。

 


即便如此,社交媒体对新闻仍至关重要,社交和搜索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新闻来源,虽然品牌认同度也较低。

 

关于社交媒体新闻这两个关键词,又衍生出「回音室效应」和「过滤气泡」这两个新的名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被重复,并以夸张或其它扭曲的形式重复着,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的应用和社交媒体的发展,都令这个现象更加深刻,因为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搜寻结果的记录提供相似性质的网站资料。

 

网站针对个人化搜寻而提供筛选后的内容结果。网站内嵌的算法会透过使用者的地区、先前活动的记录,或是搜寻结果来给予使用者想要的所谓观点一致的结果。这些结果可能会导致使用者越来越看不到不同于他们的观点或信息,使得用户的认知过于单向,并处于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气泡之中。

 

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刷社交网络看新闻,会让人变得狭隘。通俗一点讲就是,多刷朋友圈看新闻会变蠢。

 

 

对此,David A L Levy持有另外一种看法,「我们发现,和那些不使用社交媒体来获取新闻的人相比,正常情况下,使用社交媒体来获取新闻的人每周都会使用更多的新闻来源,同时新闻来源也更加多元。这表明回音室的说法未免言有些过其实。」

 

即便是在学院派新闻研究者眼里,同一事件也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也符合任宇昕的切身感受。

 

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多元化的消息来源和语境,可以抗击「假新闻」的侵蚀,这也是Sharb Farjami的演讲主题。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