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观察 | 张家卫硅谷百日散记(六十)粤港澳大湾区,与硅谷比肩

2017年11月24日 北美报告


加拿大头条(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这段时间,‘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突然火了起来。

\/


【加拿大头条(Canadanews)张家卫教授撰写】硅谷这地方,不仅仅是黑科技热门,就连那些个热门的“中国科技”话题,如果不跑到这里研讨研讨,估计都不大好意思说什么“国际化”。这段时间,“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突然火了起来。



9月份的时候,我刚来硅谷之前,就注意到创科香港基金会(HKXF)发布了一个《跑赢智能时代》的白皮书,还在香港做了一个特别高大上的青年论坛,包括香港新特首等要人出席了不少。其中核心意思,就是香港要做成“世界新硅谷”!后来,网上的“喷子”们没少吐槽,大意是“香港这是想跟我们内地抢资源啊!”

我稍微研究了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2016年的时候就提出来了。2017年,马化腾把这事写进了他的人大代表提案,提案的主题就是“把粤港澳地区建成中国硅谷的摇篮”。无疑,这个提案被采纳了,因为中国总理的2017年工作报告中说:“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国的事,有了这样的形式,不仅算定了,而且是国家战略。

再普及下(其实我开始也说不完全),按照中国官方的表述: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带着这样的兴趣和关注,参加了一个由中国(广州)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和清友网联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的创新对话”,希望可以听到重量级嘉宾们一些独到的见解。

其中的一部分观点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和发力给予了热情的期待,比如阐述了中美之间的互补性、两大湾区之间的互补性,中国科技发展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并指出已经有不少的硅谷公司参与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国两制”问题,也提出了旧金山湾区的思考,比如就硅谷而言,这个狭长走廊带挤满了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全部是科技城,但是到了东湾的奥克兰市,就保持了传统城市的模样,景象分明,却和谐共存。

另外一部分观点:就是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出了谨慎乐观的评点,比如旧金山湾区的核心内涵是什么?硅谷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些大公司包括独角兽公司产生和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土壤是什么?斯坦福大学作为一所大学的存在为什么是硅谷动力的根源?硅谷资本的存在与其他资本的不同究竟不同在哪里?创新成果的变现究竟是商业环境导向还是政策导向?......

著名的数据公司IDC研究总监董先生说:“粤港澳大湾区不会取代旧金山湾区,包括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最后的结果,相信还是各自引领各自的区域。至于赶上旧金山湾区,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也许要到2050年,这还是赶上,而不是超越。”


一直以来,我对于“运动式”的“比学赶超”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尽管也承认这样的“运动”短时间效果明显,但是持续性无论从理论上研究,还是实践中的效果,不敢恭维。事实上,经常的“运动”过后“一地鸡毛”。

前些天,我读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给新版《硅谷百年史》写的序言,颇有同感,钱教授曾经从1990年开始便在硅谷生活和工作了九年,因此观点还是非常令人信服。去年12月份,我回去中国参加由著名的北京当代人经济学基金会举办的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钱教授获奖,是一个有良知而且有情怀的经济学家。


他说:“我们从硅谷成功中看到的是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硅谷不是计划造出来的。硅谷也不可能产生于僵化的体制。只有一种自由的创业体制,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才能创造出硅谷这样的奇迹。发展高科技,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体制和文化,用以造就创业者的栖息地。”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创业和创业公司,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周马连

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欢迎来稿

[email protected]

广告合作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