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复联 2」吧!这才是今年最好看最炸裂的电影

2015年06月10日 澳洲视界




ChannelC 澳洲华语电视台

全澳首档华语电视栏目






图片:《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


What a lovely day!

I live, I die, I live again!

炸裂!暴力!荒凉!壮美!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这部电影的美妙和伟大。

这是一部“蓄谋已久”的电影,导演乔治 米勒本准备在 2001 年就推出 Mad Max 的第四部(本系列的前三部分别公映于 1979,1981 和 1985 年,是末日废土风格的开山之作,后世的无数作品,从北斗神拳到辐射系列,均可以称得上是 Mad Max 的精神续集)。而相关的前期准备则开始的更早,本片中的主角之一 War Rig 的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9 年:

可此后却是持续十几年的命运多舛:911 导致的美元贬值,伊拉克战争,原本定于澳洲的取景因雨季到来泡汤,华纳和福克斯的版权纠结,原主演梅尔吉布森因《耶稣受难记》几乎惹上官司……导演本人也被迫去拍别的作品,其中一部叫做《快乐的大脚》,顺便拿下了第 79 届奥斯卡的最佳动画小金人。

但关于本片的筹划并没有停下来,场景,选角,艺术设计仍在继续。2010 年六月,选定汤姆 哈迪 作为新的 Max;2011 年底,片场从澳洲转移到纳米比亚,主要拍摄工作于 2012 年底完成;然后是 13 年的一些补拍工作。在经历的漫长的后期制作后,这部“轮子上的西部片”(导演语)终于和我们见面了。

我想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谈谈这部电影,博诸君一笑。

1.摄影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可以把暴力的镜头拍的如此壮美!

本片的摄影,John Seale,被导演离休返聘,以 70 岁高龄转战纳米比亚。此君曾是《英国病人》的摄影,当年拿过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据说导演对画面的要求是,虽然是末日题材,“但色彩要尽可能的丰富,视觉要尽可能的美”(源自某豆瓣影评)。

就我看, 这两点他们都做到了。

长空烈日的苍茫沙漠,明月千里的幽蓝夜景,点燃眼球的赤热火焰,电闪雷鸣时的夜如白雪——他们都做到了,在一部末日追车电影里。

这差不多是本片的第一个镜头。虽然这只是一张静止的海报,但似乎有一种吸力把观众的眼睛拉入画面,仿佛马上就要随着 Max 钻进驾驶席,发动狂暴的 V8 引擎冲入无垠的荒漠。这位摄影师绝对是一个风光狗,广角构图极其熟练,同时又善于利用线条增加画面的动感(比如本图中车身的明暗交接线条)。

再比如这张,同样地广角,塞隆女神是不是快把汤老师从画面里给揍出去了?!

作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老粉丝,却觉得该系列里没有哪个镜头的速度感能比得上这条路。

影片中同样大量采用的还有这种快速拉近配合着摇晃的镜头,端的是杀气毕露,视觉冲击爆表。

2.配乐

我想了半天,觉得“歌剧级”这三个字最适合评价本片的配乐。

已经不能用“配”乐这个词了,应当叫“主”乐。

如果说本片的画面肆意张狂,那音乐就是让这一切直击内心的战锤!

除了配合着战斗吉他手的快节奏音乐,本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篇不久的高潮:

预告片里看到这一幕是没有配乐的,当时我就在想成片里如果也是没配乐,那就是灾难片的调调了,估计会配合全片暴力的风格搞出一个吵耳朵的摇滚配乐。结果却是一段抒情的音乐,高亢悠长,把反派 warboys 的死亡渲染的如同殉道般悲壮。在自然的暴虐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无助,驾车冲向风暴的车手们,无论是肾上腺素的驱使还是执行命令的坚定,都让我感到震撼,甚至有些感动。这就是音乐让我感受到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远不是“爽片”两个字能够概括的。

本片的配乐作者 Junkie XL,钢铁之躯和 TDKR 的配乐就是他和 Hans Zimmer 合作的作品。接下来的蝙干超也会是由他俩合作。

3.车!车!车!

本片所有的道具中,车辆自然是主角。对于像我这样的初级车迷,这简直是一场最富想象力和野心的改装车大 party。为了增加马力,不少车辆都采用了双引擎,这样的改动工作量极大,有的完全就是重新造车。譬如女主的那辆“2000 horse power nitro injected war machine”——the war rig:

在改装之前它长这样:

捷克造太拖拉 T815 重型卡车,标准型采用 12.7 升 V8 自然吸气柴油引擎,峰值功率 436 马力。顺便说一句,以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为基础的赛车拿过六次达喀尔拉力赛卡车组的冠军。

电影中 war rig 的蓝图,这可不仅仅是艺术设定,而是详尽的工程图纸。剧组几乎完全重新设计了整个动力系统,将原有的引擎舱前移并拉长,用两台机械增压的 V8 发动机代替了原本的单台自然吸气 V8。哦,我的机械增压!这才是真正硬汉的驾驶机器!借助这两个 Holley 机械增压器的 5 个进气口,本片影史上第一次不借助任何拟人化描述就赋予了车辆生命——当黄沙散去,进气阀门打开的那一瞬间,发动机的深厚的呼吸声响彻全场,作为观众的我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引擎着火怎么办?当塞隆女神放下推土铲用沙土灭火的那一刻我简直叫了出来:太妙了!如此直接如此霸气

这是反派 Boss Immortal Joe 的座驾 Giga Horse,几乎就是新造的一辆车:两台并列的发动机加上专门设计的底盘,车壳则是两台 59 年凯迪拉克 de Ville 叠加。我妄自揣测,这台车借鉴了一点直线加速赛里的 Top Fuel 设计:前小后大的车轮,排气直接吹到后轮上帮助暖胎提高抓地,当然在沙漠中,这样的设计估计是没什么用的。

本片其他的道具也有不少让人津津乐道之处,比如女主的那支 SKS,有着专门加厚的护木方便使用机械臂的左手握持:

4.故事与角色

当男神和女神同时主演一部电影的时候,会发生什么?99.9%的情况会坠入爱河。而本片没有——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噱头——在这样一部末日追车戏里,爱情简直就是奢侈品。俩人同为钢铁战士,战友的情谊已经足够深厚感人,而观众也能感受到这种感情是如何慢慢培养的,就像一篇豆瓣影评所说的“初遇时根本看不起对方,结束时对彼此抱有最崇高的敬意”。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女权主义的电影,我觉得,叫平权主义更合适一些: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在本片中所作的事情基本只有一个: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斗。当然,女性角色更加耀眼一些:

化着战斗烟熏妆的 Imperator Furiosa:

塞隆在采访中提到,当时拿到剧本之后反复揣摩角色,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最后恍然大悟,告诉导演要短发出镜,更多的剥离外表上的性别感,导演欣然同意,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 Furiosa。那烟熏妆掩盖下的一对明眸,分明露出的是凌冽的杀气,还有对生命的悲悯。继《异形》和《终结者》之后,我们终于又看到了真正的女性战士:不需要透视装或者紧身衣,单单以战斗力赢得所有人尊重的女性。

Many Mothers:类似的末日电影里,年老的女性通常作为口述历史的见证人,或者作为生存团队的后勤人员。本片中,她们一边帮着年轻人们回忆末日前的美好时光,一边保存着前世的希望(各种植物的种子),同时,她们的战斗力让所有男人逊色不已:One man, one bullet,这是她们的战斗信条!

觉得自己写了半天,还是不如这个写的好:

(无剧透)酷到全影院原地炸裂升华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影评)


via:知乎日报/作者: 胡晓,搞天文的军事杂家





欢迎关注:

YouTube:Channel C 澳洲华语电视台

YouKu:澳洲华语电视台

腾讯视频:ChannelC

新浪微博:澳洲华语电视

Facebook:Channel C




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平台VieworldAU

带领你浏览千般澳洲风情

体味万种海外华人生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