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每张照片都震撼你心

2015年11月24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墨尔本 天气:多云 13~25℃ 11月24日

今日汇率 1 AUD : 4.60 RMB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置身于这样的人群中,你会慨叹生命中的很多东西。


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磕长头时两手合十,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触额、触口、触胸,表示身、语、意与佛相融,合为一体。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还有一种更为艰难的叩拜方法。有些信徒面向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宽度。这样绕周长一公里的寺院一周,约需磕头两千多次。叩拜者的手掌和膝盖往往会磨出鲜血。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最为虔诚的祈祷方式。同时,它也是藏传佛教密宗修持的一种方法。藏传佛教密宗中修习"三密加持",旨在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而修持是其唯一途径。修持是密宗行者人密的前导,被视为密宗的根基,其目的在于通过清心和抑制欲望,达到忘我的境界。修行是极艰苦的,从早到晚不间断地修持,一般需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就包括必不可少的磕长头十万次。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藏族民歌


  


圣地是置于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大门,置身于圣地,意味着融入永恒的力量之中。他们已登堂入室。超凡脱俗。



这群除去自身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正在做的一件动人的事就是:他们满怀至上的幸福和仁慈,为全人类祝福。祝福世间所有生灵时时吉祥、处处吉祥,白天吉祥、夜晚吉祥,天天吉祥、岁岁吉祥,生生世世都吉祥——“扎西——秀!”“扎西——秀!”祝福吉祥成为被反复吟诵的主题。

  


西藏的孩子,从小就熟悉了这样的仪式。他们生活在信仰之地,幸福,欢乐。

  


藏传佛教认为,对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行动)语(咒语)意(意念)三种方式缺一不可。

  


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

  


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



短途磕长头,一般是围绕寺院、神山、圣湖、圣迹磕头一周,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天半月。


 


坚持就地磕头也是一种方式,或于自家佛龛前,或于附近寺庙大殿门前,以一定的数量为限,就地磕头。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地板、磐石被磨得光可照人。



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铅云欲堕,漫野皆白。一行十数人蠕动在旷野雪地上,双手扬起落下,身体此起彼伏,寂静的山谷中响起了木板磨擦冻土的声响,混合着绵绵不绝的诵经声。貌如印第安部落酋长的父亲桑秋多吉,面部纵横的每一条纹路都刻画着虔诚;英俊的儿子罗布桑布的眼神总是迷茫,总是穿越了现实世界而专注于遥不可及的未来时空。紧随身后的青年僧人嘎玛洛萨、仁钦罗布、江羊文色、嘎玛西珠他们,尼姑英索、江羊卓玛她们,神情都一样的庄重。



在一个风雪天里,我目睹了他们乞讨的情形。站成横列的男子们一手摇鼓,一手执铃,披肩长发与僧裙、铃鼓的流苏在风中翻飞,雪粒纷纷扬扬地从空中斜斜地倾泻。沉郁苍凉的男声伴随着铃鼓之声在荒野中散播开来,他们唱诵的是名叫“觉”的经文。



每天清晨,晨雾尚未散尽,在一片雾霭朦朦中,寺前香火缭绕,众多信徒无论酷暑严寒,忍饥挨饿,一步一个长头磕到大昭寺释迦牟尼这尊等身像下,就是为了表达他们对自己信仰的极度虔诚,其中有些人甚至抛尸荒野也在所不惜。有些信徒,终其一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亲自到这座佛象前,祈求佛祖的庇佑。



时至今日,每天仍有数以千计的信徒在这尊佛象前顶礼膜拜。信徒们虔诚的叩拜,每一个头都毕恭毕敬,每一个头都浸染着信仰。



寺前的青石地板被信徒的身躯磨擦得象镜子一样光滑,那道道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期盼着能将他们的身体在执著中变得圣洁,将他们的灵魂在诚恳中引向天堂。



在大昭寺门口充溢着浓烈的酥油香味,伴着藏民吟诵六字箴言的呢喃声,汇入朝圣的人流中,大昭寺窄窄的巷道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把我们这些来自尘世的凡夫俗子引入神秘的藏传佛教世界。跨进著名的“觉康”佛殿,它既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华之所在。藏传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位于此处。我们随着大殿中缓缓流动的人群依次朝拜佛殿周围的各个殿堂。



眼前掠过一张张虔诚的藏人面孔,他们中有的人或许几年前就从遥远的家乡出发,用等身长头丈量着到圣城的距离,一步一磕用几年的风餐露宿来完成这段朝圣之旅。此刻的他们,脸上沟壑纵横,额头留下了磕长头的印记,摇着手中的转经轮,轻念箴言,心中又是怎样的幸福?在幽暗摇弋的酥油灯下,我们只能默默感受着信仰的力量。想起那些执著于大山的人们,或许也是有一种信仰,吸引着他们一次次从繁华尘世走进大山,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去接近雪山冰雪的圣洁。



岁月的沧桑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留下了岁月的永恒。一栋栋石砌的藏式楼房衬映在八廓街的两旁,地面铺着全如寺前一样手工打制的青石板。古旧的石道,被岁月磨去了菱角,日复一日的人来人往,生命在永不停歇的转经筒中祈祷,灵魂在永不熄灭的酥油灯里皈依。身处其中,拥挤的人流摩肩接踵,却一点都不吵闹,没有人大声说话,更没有人大声喧哗,只有低沉的咏经声和五体投地的磕头人的拜倒声。



此时你也会仿佛被此中氛围浸染,象一个虔诚的藏传佛教徒般,紧跟着转经的人流以顺时针的方向围绕着千佛廊,八廓街,再到林廓路,路上时不时的是磕长头的老人和喇嘛,满是岁月印记的脸上布满的只有虔诚和庄重,一步一磕头,伴随着口里念诵的经文,坚定的朝着远走去……



你的不朽的灵魂引导着你,终将去往何方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