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麦奎因与他的《为奴十二年》

2015年11月22日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



  • 中文名:史蒂夫·麦奎因

  • 外文名:Steven Rodney "Steve" McQueen

  • 籍:英国

  • 出生地伦敦

  • 出生日期:1969年10月9日

  • 职 业电影导演、编剧

  •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 主要成就: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 代表作品:饥饿,羞耻,为奴十二年

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当天,布拉德·皮特(Brad Pitt)这样描述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以及由他执导的《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

“今天这部影片获奖是麦奎因先生的功劳,制作这部影片让我们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可以了解历史,不仅是看到犯罪行为,还让我们警示自己,从过去的所做作为中找到方向做得更好,了解问题所在,知道成功的原因。这才是影片最有意义的所在。现在,我希望这部电影可以传达给观众,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所有人都一样,我们需要尊严,对于自己的人生和家庭有选择权,自由很重要,这就是电影带给我们的全部。”


作为史上首位获得奥斯卡奖项的非裔导演,麦奎因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电影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已经被好莱坞接受并给予拥抱。而也正是在好莱坞,这位艺术家找到了他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

如果说好莱坞是麦奎因大展宏图的舞台,磨砺了他凝练的表达方式以及驾驭创作的超凡能力,那么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就是他灵感的发源地是使他成为英国最有名气的艺术家的漫长轨迹的第一步。因为正是在Goldsmiths, 麦奎因对艺术的热爱跨界至电影。

麦奎因接受《W》杂志采访时透露,迷上电影竟然与一段校园爱恋有关,不知这是否是成名之后的他调侃式的回忆。他说当时自己的瑞士女友艾纽克·苏格(Anouk Sugar),是法国电影明星阿努克·艾梅的粉丝“她带我去看艺术电影。那个时候,追女孩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看电影。”但是当麦奎因与女友约会看电影时,他却开始痴迷起影像世界:从让·雷诺阿(Jean Renoir)到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再到让·维果(Jean Vigo)、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

事后,麦奎因感慨道,“年纪轻轻,坠入爱河、看电影,这看起来是多么奇妙的事。“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充满艺术、自由、人文的校园氛围造就了麦奎因的一段情缘,也发掘了他最真实也是最心之所向的人生方向:电影,以及做一个电影人。

1993年,麦奎因甚至离开了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前往纽约大学Tishch学院学习电影,但三个月后,麦奎因就选择离开,他抱怨说:“他们根本不放心把摄像机交到你手里。我习惯了金史密斯艺术院校的方法,放手让你去探索、 犯错,在这个过程中你找到自己。”

麦奎因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谈道,“我受够了艺术界,说实话,艺术没有向前发展的势头,而且变得枯燥乏味。如今的艺术界缺少理想和恐惧,而艺术表达一定要有利害攸关的东西。

他的第二部长片,2011年的《羞耻》正是一部相当刺激的影片。对于这部作品中由于大量直白的性爱及裸露镜头引起的诸多争议,麦奎因就在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的专访中说过:这样的事还是不断在发生, 过去和现在都是。这是个被扫到地毯下的故事,是时候该有人把地毯掀起来给大家看看了。“

麦奎因一直想拍一部关于自由人沦为奴隶的电影,而他的女友发现了《为奴十二年》,这部写于1853年的回忆录记录下了作者索罗门·诺瑟普在首都华盛顿被绑架贩卖到南方蓄奴州做黑奴12年并重获自由的亲身经历。

《为奴十二年》就像《安妮日记》之于纳粹集中营,鲜活而详尽地描述了在南方种 植园度过的那段苦难日子,重新揭开美国历史上那块始终无法愈合的伤疤。


有了这份“底稿”,史蒂夫开始和编剧约翰·莱德利合作写作剧本,剧本一完成,麦奎因 就马不停蹄地用7周时间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影片依然是麦奎因一贯的鲜明个人风格—真实,直接

麦奎因镜头中的索罗门压抑地在奴隶主手下艰难求生,那些单调的劳作和白人对黑奴施以酷刑的场景忠实地重建了19世纪美国南方黑奴文化的历史现场。凭借这部预算只有《美国骗局》一半的影片, 麦奎因举起了属于自己的小金人。

在后来记者的采访中问道:“讲述奴隶制度的电影《乱世佳人》在1940年获得奥斯卡,它和《为奴十二年》角度不同,你是第一个黑人导演获得最佳影片,这些对你有什么意义吗?”史蒂夫-麦奎因意味深长的回答道:

“这是时代的发展印记,让我们从当下回望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时代是进步的。我想如果把历史中的这些人物放置在当下,他们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态度都会不同,这也是表现了时代在发展。观众看到《为奴十二年》的故事会心痛,但他们会想知道这段历史,然后更好的生活。如果不了解历史,更不会畅想未来。”


《为奴十二年》影片欣赏:

史蒂夫·麦奎因曾回忆:“我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对我说:‘麦奎因,你将一事无成。’现在看来,我运气还算不错。”英国有句老话“滚石不生苔”,麦奎因就像一块黑色的滚石,带着坚持和锐气,一路从当代艺术界冲向好莱坞,创造了历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