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母校让我成为了这样的人" 在美北大清华复旦浙大校友的高考回忆

2016年06月18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笑话:“小时候我常常想,长大了是上北大好,还是清华好呢?长大后我才明白,是我想多了。”


到了后来,这笑话也衍生出了更多版本。但不管是北大清华,还是哈佛耶鲁,这笑话说的都是很多学生的一个心愿:我想上名校。

虽然如今中国大学生早已告别了天之骄子的时代,但名校的名字,所有人似乎都觉得听起来还是更响亮。那么,当年那些杀出重围,踩着独木桥上了名校的天之骄子们,如今回首大学年代,重看高考岁月,他们又怎么想呢?

通过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我们找到四位当年的学霸,回忆几十年前的那段时光——
余向明
北京大学校友
余向明80年代参加高考,作为北大学生,他却直言:不需要是北大人,才能有北大精神。在没有校训的北大,余向明理解的北大精神,或许也是所有青年人应当有的精神。







仰文奎
大纽约地区清华校友会会长
仰文奎同样在80年代初参加高考,对于母校清华,他引以为傲的,是它的严谨。但清华有的也绝不仅是一张严肃面孔,仰文奎记忆最深刻的片段,是大二那年,庆祝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大胜科威特的疯狂,还有当年一群揣着文艺青年心的理工男,每天去自习的路上,一定要驻足听完半小时的音乐鉴赏,才去教室。


宋翔
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宋翔其实没有参加过高考,是保送复旦的学霸。回首大学生涯,他认为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心理上的落差一定是有的,因为“青年人的成长就是梦想不断破碎的过程”,但也因为这样的痛苦,往后会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上海长大读书,念的是企业管理专业,现在也在银行任职,但宋翔对母校的印象,却是一句在学生中流传的非官方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吴美良
浙江大学大纽约校友会会长
在毕业已经16年的吴美良看来,浙大的烙印到现在仍然在影响自己的生活,当年在浙大参加那时还不怎么流行的毅行活动,现在到了纽约,就成了马拉松健将。而比这更重要的影响,自然是踏实的品格。吴美良说,校训中带着“求是”二字的浙大,是真正地用这种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浙大人。他多次用到了“踏实”“认真”,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校友,吴美良认为,这就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共同点。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