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三分之一的大规模枪击案都发生在美国?

2016年06月15日 美国资讯


源自互联网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


周日,一名枪手闯入美国奥兰多一家同性恋夜店,开枪打死至少50人,凶手本人随后也被击毙。

这是美国继“911”事件后,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枪击事件。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同样是在奥兰多,从选秀节目《美国好声音》出道的歌手克里斯蒂娜·圭密(Christina Grimmie)在签唱会现场遭枪击身亡,之后袭击者亦自杀。

在美国发生枪击案的频率似乎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据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美国是世界上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最多的国家。

阿拉巴马大学犯罪学副教授Adam Lankford撰写的这份报告显示,从1966年至2012年期间,美国共发生了90宗大规模枪击事件(这里“大规模枪击事件”指的是死亡人数在四人以上的公共枪击案,但不包括帮派火拼和家庭枪击事件)。同期,全球发生此类枪击案共292宗,美国占比接近1/3,对于一个人口占全球比重仅5%的国家,美国枪击案发生频率确实高得不同寻常。

是什么让美国出现了那么多的大规模枪击案呢?

模仿效应

去年7月份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 综合》(PLOS ONE)的研究报告显示,有证据表明,校园枪击案和大规模枪击案有“传染性”,20%至30%的此类枪击案是“被传染”的结果,而且“传染期”长达13天左右。也就是说,在一宗枪击案发生后的两周时间里,发生另一宗枪击案的概率会上升。

CNN援引报告主要作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教授Sherry Towers的话说,新闻媒体的关注就像是一个“传染的媒介”,让那些能获得枪支、可能又有精神疾病的“易感人群”受到影响。数据显示,一旦此类易感人群从媒体上获得了枪击的消息,他们更有可能采取类似的行动。

媒体报道量的多少是决定是否出现模仿效应的关键。西北大学犯罪学家Jack Levin指出,过度的媒体关注才会产生模仿效应,“我们把恶魔变成了明星”。

美国的模仿效应格外明显,因为人们在美国比在其他国家更容易获得枪支,Lankford认为,能否获得武器是预测此类枪击案的重要指标。

“人手一枪”

美国拥有的枪支数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调查显示,美国人拥有的枪械数量大概在2.7亿至3.1亿支之间,按美国3.19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个美国人就拥有近一支枪械。而实际拥有枪支的美国人比例略高于1/3,据皮尤的调查显示,37%的美国人说他们自己或者家人拥有枪支。

Lankford在此前的研究中曾写道,美国人持枪状况是它和其他国家最为不同的地方。根据他的研究,一个国家持枪比例和大规模枪击案的发生数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由于美国人持枪数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这直接导致了该国大规模枪击案发生频率高于其他国家。

大量的枪支带来的结果就是枪击案频发。此前有报告显示,美国每天平均超过90人死于枪下,既有他杀,也有自杀。

在拥有枪支第二多的国家印度,民众持枪的数量大概有4,600万支,尽管印度人口数量超过12亿,但该国在大规模枪击案数量排名中,连前五名都排不上。

更为严格的枪支管理是枪击案减少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澳大利亚,在1987年至1996年发生了4宗大规模枪击案之后,该国舆论开始反对持枪,之后国会通过了更为严格的控枪法案,从那以后澳大利亚再没发生过大规模枪击事件。

然而,美国情况和澳大利亚十分不同。皮尤研究中心另外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发生轰动一时的大规模枪击案后,美国人反而更倾向于拥有枪支,而不是像澳大利亚那样支持更严格的控枪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年初颁布控枪令时,立刻遭到了共和党人的反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控枪令只会伤害守法的美国人。当时正在参加总统竞选的共和党人卢比奥说,禁枪令只会让守法公民更难买枪、更难以保护自己的家人。

“渴望出名”

Lankford认为,渴望出名是这代美国人追求的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人们甚至可能通过一项类似伊斯兰圣战这样的“事业”来达到出名的目的。毫无疑问,无论是为了事业还是为了他们自己,恐怖分子们都想名扬四海。

他说,如果这一次奥兰多袭击是由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推动的,可能也符合这类恐怖分子不能容忍同性恋、想通过圣战“事业”出名的特点。

Lankford说,那些渴望出名的大规模枪击案凶手们会试图屠杀更多的受害者,我们把这个看做类似一场竞赛,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如果杀更多的人能带来更大的名气,下一个枪手可能会试图找到“创新的”办法获得更多的关注。

“现在让人担心的是,下一个希望得到同样多关注的枪手可能正在跃跃欲试,”他说。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