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澳洲幼儿园神总结,准移民和新移民必看!

2016年06月20日 Ausity澳城留学移民


和国内一样,澳洲幼儿园也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公立的费用较为便宜,但开放时间较短。

例如,同属悉尼市中心范围内的幼儿园,私立的费用一般在每天110-130澳币之间,而公立的则在每天80-90澳币之间;市中心以外各区的公立幼儿园的费用一般在每天50-60澳币,私立的则在每天80-95澳币之间。

除了机构性质的幼儿园,澳洲还有许多家庭办的幼儿园。根据家居场地限制,可招收三至五名或更多儿童。

由于费用高昂,许多孩子都选择每周去上两到三天,其余时间由家长在家照顾。因此,很多澳洲的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都会选择不工作或者申请一周只用工作两到三天的兼职工作。



澳洲幼儿园一般分为三个年级:
  1. 托班(Nursery):0-2岁;

  2. 小班(Toddler):2-3岁;

  3. 大班(Pre-school):3-6岁。
不同级别的班级每天的作息时间略有区别,但一般私立幼儿园每天都会早开晚闭,总计11个小时左右,方便家长上下班接送。

澳洲幼儿园里所有的教师,无论兼职还是全职,都必须拥有相关上岗证书,这点在澳洲是非常被重视的!

教师们的姓名及照片都会在幼儿园内公布出来;所有教师都相当有爱心,时常和孩子拥抱,让小朋友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来自身边的爱!

澳洲有规定,幼儿园教师不允许私自用自己的手机或相机给孩子拍照,除非家长签署了授权书;澳洲幼儿园非常尊重孩子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在澳洲,如果准备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幼儿园,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时间:是否满足你需要的天数?

2. 地点:是否方便你上下班接送?

3. 名额:要提前多久报名?

4. 费用:是否承受得起?

5. 教师:资历如何?

6. 课程:是否适合孩子的兴趣?

7.午餐:是否提供可口午餐、小点?
通过实地考察,即不止一次地走访可能选择的幼儿园,观察幼儿园的教师是怎样跟孩子交流互动的,留意幼儿园是怎样运作的,并要求查看幼儿园相关的资格证书......都是选择幼儿园时应做的事情。

建议家长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到访察看;不用担心,你将会受到幼儿园的欢迎!

澳洲幼儿园政府补贴
家庭的福利保障要到澳洲government的human services部门申请,该机构叫做centre-link,在各地有办事网点。主要提供在澳居民的各种五花八门的福利项目。


每个个人或者家庭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所享受到的福利项目不同。跟幼儿园的相关的有两个的,CCB和CCR。

Child Care Benefit (简称CCB),是根据家庭收入和经济负担情况给出的补助,收入越少补助越多。

Child Care Rebate(简称CCR),则跟家庭收入无关,是govern*ment补助50%,每年最多7000澳币的day care日托费用。

CCB和CCR不用分别申请,只需在centre-link的申请表上填写清楚所要求的各种信息,centre-link会根据情况计算出你所享有的CCB和CCR分别为多少。

申请表可以到centre-link网点领取或在网上填写提交。

新移民经验分享
来之前就听当地的华人朋友说:很多澳洲本地家庭如果收入不高或者儿女较多,会选择各种免费的kids group或kids program。

教会的kids program通常都非常不错。另外一些图书馆每周都有定期的story time 讲故事时间等等。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固定的program,这样孩子的社交和学习需求一样能够满足,还能节约一大笔费用。

不过我还没有带笑笑尝试过,因为这些方式适合家里有全职带孩子的家长。而我打算等一切安顿下来也要找份工作来分担一下笑笑爸的负担。

现在笑笑去的幼儿园,当地人称为 "long day care", 这种children service center 是council地方government所属,从教员、教育方式以及饮食配备都很正规,所以尤其抢手。

朋友家的女儿还在娘胎中就开始排队,这样才赶得及在2岁半的时候入园。好在笑笑的4岁kinder班级的名额相对宽松。即便这样每周也只有3天有空余的位置给我们。价格也很华丽惊艳,每天115澳币。

关于家庭福利申请,我是网上填写提交的申请表格的这个表格非常的冗长,包含全体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签证信息、所有的登陆信息、家庭收入、居住情况…….还有夫妻双方的税号。

表格填好提交后,网站会提示你在多少日之前到网点提供他所需要的文件。我们这次只要求提供孩子的出生证明和护照。然后,你要等35个工作日你的申请才会被受理完成!

在我们的福利申请下来之前我们需要负担全部的幼儿园费用。好在等到下个财年我们申请退回了多付的部分。

澳洲幼儿教育分享
我是典型的武汉人,以前在国内也是教书,到澳洲后去读了一个早期教育的相关课程。所以,生了宝宝后,在澳洲当地幼儿园找了份工作打发时间。

最近一直在花时间反思,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幼儿园的工作经历写了下心得,比较了中澳早期教育的利弊,也当给自己和各位妈妈一点启发。

以下是一些关于澳洲幼儿园内我看到的一些教育方法的总结:

1

孩子无理哭闹时


当小孩无理哭闹时,不能为了让他停止哭闹而马上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要告诉他只有停止哭闹了才可以给他一个拥抱并酌情满足他需要!


在一岁半至两岁孩子班上尝试过很多次,基本有效!小孩不会因为自己需求不能满足而哭闹不止,做事情开始有度!而且必要的时候,直接忽略他们的哭闹,有些不太任性的孩子一两分钟就能停止。

不过要注意区分,有时候孩子哭闹是生理需要,生病,或是希望得到你关注。

虽然现在这种哭不抱,不哭才抱的方法引起了很大争议,不过,还是建议妈妈们用亲密的亲子方法来和宝宝接触比较好。

不然宝宝哭一直视而不见,宝宝长大后性格会出现问题。

2

孩子的用餐教育


澳洲幼儿园宝宝从十三个月开始,就开始独立坐在小板凳,圆桌上用手或者餐具独立进食!


用餐过程中学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吃饭过程中老师开始引导孩子学会等待,想吃的食物不是下一秒钟就能得到。

我发现现在很多宝宝都很急躁,想要的东西必须马上得到,不然就会放声大哭,因为我自己宝宝也是这样。引导宝宝学会等待,有耐心,对他们现在或者以后都是很有帮助。

孩子在幼儿园十八个月开始能在老师偶尔协助下完成将吃不完的食物扔进垃圾桶,并将清理干净的盘子放进水池等老师清洗!然后再拿湿毛巾将嘴和手擦干净。

老师在孩子自己没擦干净的情况下才动手帮忙!即使是十八个月宝宝也能对吃饭流程开始有一个初步认知!

从三岁开始,无论是上/下午茶,午餐全部开始实行自助式。不再是老师将食物分发好,而是将食物盛放在两个大盘子,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需求去选择食物并选择份量。培养了孩子主见,动手独立性,且开始培养节约意识!

据我观察,三岁小孩完成这些事情毫无问题。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年纪小,什么事情亲力亲为,会影响孩子独立自主能力。而且无论哪个年龄层次,老师都鼓励孩子在吃饭时间聊天,交谈。培养他们语言以及社交能力。

所以整个进餐过程是愉悦的,老师也会参与到他们的聊天(会聊他们喜欢吃嘛?有时候也会借机告诉他们各种食物颜色,数量,营养成分,味道等等)。

忽然想到我读幼儿园吃饭讲话被老师骂啊有木有?所以事实证明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和示范,以及必要的协助。

孩子在完成某项任务后给予及时鼓励,欢呼,增强孩子自信心。鼓励时语气最好夸张,激动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好他的流程,并坚持按照他做下去。

3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给出范围

小孩子年纪小,有时候很难处理。如果一味将所有选择权给他将会很难控制。

比如孩子不愿意睡觉,老师会给他选择:你是自己睡还是我把你抱到床上去睡?有孩子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老师会问你是去画画还是拼积木?

有时候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比赤裸的说教或者威逼利诱简单的多。

4

孩子需要归属感


让孩子参与到大人活动中来,让他找到归属感,让他觉得他是家庭,学习,乃至社会很重要的一员,也能增强他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


belonging,这是澳洲早期教育大纲很重要一点。belonging, being, becoming同是大纲的三大outcome。

我个人理解是这三点互相影响,相辅相成。belonging主要是家庭、社会,决定了孩子的being现在,现在又影响着becoming未来!

所以从一岁半开始要求他们帮助老师清理玩过的玩具,那小扫帚开始清理户外落叶等等,并及时告诉他,老师很需要他。

做完后及时鼓励,告诉他是一个好帮手!所以在幼儿园很多这样的事情小孩都抢着做,老师也会因此而比较轻松!

5

正确的是非观是需要引导的


孩子是非观念其实很小就开始形成,重要是家长及老师引导。


孩子做错事时及时提出来,并将正确的告诉他或者示范出来。我发现即使是几个月的婴儿对这些都有初步的感知。必要时候对特别顽固叛逆的孩子给予适当惩罚。

有个老师告诉我这样能培养他的责任感,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并接受相应惩罚。

其实通常也就是停止游戏罚站或者罚坐,惩罚完后老师会重新问他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小孩这时通常都会说出一些正确的决定。

6
关于learning through play

澳洲幼儿园无论多大孩子,没有“教”和“学”这个概念。

所有教室很少设有桌椅,老师学生通常坐地上,让大家都没有距离感。

都是设置各种室内室外活动,让孩子从玩中,或者从歌曲童谣里学,来提高五大智能:认知力,社交力,语言能力,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貌似很多国家学前教育是违法的。

我班上有个五岁多的中国孩子因为认得字母,单词,会做算术被老师批评家长给孩子压力过大。

不过我对这仍然持怀疑态度,孩子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基础教育确实和国内孩子不能比。

在看到五岁多孩子不能做十以内加减法,一个关于一周有几天的歌曲学了两个月后还是会隐隐担心。

一个曾在新加坡做过老师的同事对此也颇有微词,觉得澳洲基础教育和新加坡真的没法比。

不过玩中学也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就说几点印象深刻的。

人文方面:澳洲是多民族移民国家,一个班就是一个联合国。

所以从小他们会对各民族的习俗,简单语言会有很初步的认知。教室环创也很多民族,音乐CD也是多国语言的CD。

很多小孩几乎都能说两至三种语言。有时候老师也会带着孩子做些多民族的食物,并一起分享。

其他方面:澳洲幼儿园鼓励孩子待在户外多活动,感知大自然及自然现象。户外设置也俨然一个原始森林。前几周刮大风带孩子站风里感受风的结果就是我感冒了一周。

有时候亚洲小孩还是不能穿少,因为体质确实不同。同时鼓励小孩各种运动,攀爬梯,从高处往下跳等。

在幼儿园,有些program设置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幼儿园不鼓励太多商业玩具,更多的是原材料来自大自然的东西。

其中有个项目叫heuristic basket(启发式篮子),里面放了各种生活里回收的东西,比如有塑料碗,铁勺子,木头,废布料等等,十几种吧。

小孩能够发挥想象力让这些物品演奏出各种声音,同时直观感受了这些全天然没有加工的原材料,听到这些原材料发出的不同声响以及触摸到它们不同的质地,最重要是也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直观感受大自然里东西确实是比商业玩具好很多,还经济。不过选择回收原材料时卫生和安全要摆第一。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从四岁孩子班上开始就设置了社会活动的内容,每周孩子都会分批带到最近的图书馆。

老师会跟他们介绍图书馆借的书与买的书的区别在哪,告诉他们借书还书的流程,不懂的时候如何从他人那里寻求帮助,鼓励他们环保,要少买书,多借书并协助他们完成第一次借书。整个过程会有部分家长陪同。

除了去图书馆,还会分批去维多利亚市场,让他们对买卖有初步认识以及如何按照自己需求,喜好进行购买也有了一定认知。

在四岁班里,老师准备了一直很可爱的泰迪熊公仔,每周这只泰迪熊会去不同孩子家里做客。家长通过照片以及文字的形式写成journal,纪录孩子和泰迪熊在家的故事。

我看完了整本厚厚的journal,很多孩子把自己的床给小熊睡,跟它讲故事,陪它聊天。把自己的玩具,食物给这只泰迪熊。

还有的给它洗澡,甚至带它去餐厅吃饭,让它参加他们的生日聚会。我看后很感动,也很惊喜。孩子从和这只甚至没有灵魂的公仔身上学会了照顾,爱和分享。

同时,这个公仔也是老师奖励孩子的一个很好方法,本周表现最好的孩子才有机会将这只公仔带回家,真的是一举两得。我很喜欢这个idea。

而且班上经常会不定期举办各种show和party。比如睡衣趴,要求孩子起床后不要换衣服直接来上学。超人show,上学前打扮成你喜欢的英雄模样。

老师会在教室设置一些你需要拯救的对象,然后等着各位“英雄”出马!真的很有趣。还设有实战的火灾逃生,让孩子从小遇险学会自救。

只是很遗憾没拍照片,就是因为幼儿园工作老师不允许私自用自己手机、相机给孩子拍照。除非家长签署了授权书。

在我觉得这项政策很遗憾的同时,也对澳洲幼儿园尊重孩子肖像权,隐私权表示满意。这样应该也能减少因照片不慎流出而引起的犯罪吧?
7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

孩子在学校呆的时间远远不能和家里时间相比。家长的言传身教举止及教育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我见过情商智商都比较高的孩子,和他们家长交流你也会发现如沐春风,非常轻松,他们谈吐举止也比较优雅,而且也愿意花时间陪孩子。

偶尔也能碰上一两个骂脏话的孩子,家长见了以后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不过我也确实很佩服有些鬼佬life work balance的很好。

有个妈妈很强悍,事业很成功,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兼职大学教授,还做维护人权的公益活动。电视报纸经常都有她的身影。爱好运动,旅行。

最重要的是她有三个年纪都不大的宝宝,还是自己一手带。居然还能每天还能神采奕奕的出现在大家面前,精力充沛。为嘛我家一个宝宝几个人带还精疲力尽呢?

她妈妈跟我分享的是孩子从小要培养好习惯,routine设置好就不要轻易改,要她们知道她的limits。

而且澳洲真的是可以那种大的孩子带小的玩的。也许有时候大人不那么时时刻刻亲力亲为,小孩成长会更快吧。

其实,我曾经很恶俗的以为她妈妈精神面貌好是因为赚得多。其实我发现这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有时候人积极的面对生活,事业家庭真的能风生水起,良性循环,就称她为正能量吧。

还有一点让我比较感到意外的是澳洲家庭离婚率及家庭重组率比我想象的要高。但是让我比较欣慰的是对孩子的影响不算大。

因为每周末他们都会因为孩子而聚到一起。所以我也经常能听到有孩子跟我说这周末他又和亲妈/爹;后妈/爹,以及他们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聚会了,玩的很开心之类的。

要知道亲妈/爹;后妈/爹同时聚会还是很要勇气的哇。不过为孩子做到这个份上我确实很佩服。而且还有的后爹妈对继子女的爱丝毫不比亲生的差,甚至爱的更多!

很多继父母都会花时间很有耐心的陪孩子玩一会。这点确实很大气。其实不是我偏见,老外一旦决定生孩子了,对孩子的爱真的是全身心的。而且喜欢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或者出国旅行。

相反,很多国内的爸爸在这点上做的很不够!也许很多中国爸爸都去忙工作,事业,所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本身就少。

难得我见过一个中国爸爸,把十个月大的女儿往地上一扔就匆匆离开。也不管她女儿在室内还穿着厚厚的棉衣。更别说和老师交流几句陪孩子玩玩了。(每天有一小时家庭时间专门给家长陪孩子玩)对这点,老师意见挺大。

再继续说说亚洲宝宝。还是有很多亚洲人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似乎还是停留在我那个年代,也不排除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宝宝交给老人的。

我见过一个香港小孩,八个月大,奶奶据说是做卫生都背在后背,结果就是孩子在幼儿园一放到床上就哭。最后老师强烈要求家人慢慢在家要改变。

对于比较娇气,任性的宝宝,我还是觉得是在家没引导好。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哇。包括韩国,蒙古,日本,中国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所以对宝宝不能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更小的时候也不离手。

这点,我做的还很不够,觉得是时候要好好引导我宝宝了。我也仍记得我在澳洲刚生宝宝时候,护士就要求我回家宝宝一定单独一个人一个房间,再用监视器监控。

我说我做不到,她问我那什么时候能做,我违心的说一个月后吧,然后护士说那时将会很难,一个月后宝宝会有思维,以后就难独立了。

事实也是如此,我宝宝现在还没分房,而且性格确实比较娇气。周围鬼佬的小孩基本是一出生就分房了。幼儿园老外的孩子独立性确实比亚洲孩子要强,且任性的少。

我也见过以前学生十多岁还分房没成功的孩子。不过一出生就分房我还是觉得很残忍,很难做到啊。

8
“引导”与“教导

在幼儿园我们不让用“training”这个词,说是只有对宠物才用这个词。

要用“guiding”。即使是小到上厕所,也是“toilet guiding”而不是“toilet training”。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training这个词在幼儿教育里是个消极的词。但是同时也确实体现了澳洲早期教育的精髓。“引导”比“教导”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有自己宝宝和幼儿园工作后,开始对孩子的early years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一直觉得early years主要任务是caring,现在才知道caring和教育同样重要,老师和家长的工作其实是professional job,要学会合理运用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因为早期教育比成人教育更需要技巧和耐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