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e Schools,玫瑰?刺棘?澳洲的学校会把你家孩子掰弯?

2016年06月22日 CityDiscount都市折扣



一篇很轰动的文章,作者叫做莉安

近日澳洲微信圈有一篇文章叫做《澳洲华人请行动起来,不要让Safe Schools 继续伤害我们孩子的身心健康!》文章署名:莉安,备注是“澳洲教书匠,热心宝宝妈。希望看到更多的人为爱生育、用心思考。”


有部分凑热闹,求人气的公众号转载,跟着打起了所谓“澳洲保卫战”,好可怜,你们确定自己在为谁而战或者护盘吗?


如果它真的是一篇用来攻击竞选对手的文宣的话,选择的议题,投放的群体,字里行间的描述之恰到好处!道德上很low,但效果上简直堪称完美。对手这部分的选票简直是自己插上翅膀都追不回来了。


莉安,如果是一位教师,小编首先很感兴趣的是,您是否是Safe Schools这个科目的老师,是否自己有教过Safe Schools里的内容,无论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教过,那么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如何得出的便太有意思了。您提倡用心思考,太接下来便太好办了。




近日很有意思,澳洲华人讨论最多的(留言都能留到别的话题文章的下面),转发最多的,不是治安案件,不是澳洲大选,不是奶粉代购,也不是移民政策,而是这个Safe Schools。


今天如果有一道题,关于Safe Schools是什么,以及网上的文章是在说什么,让一个华人讲30秒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小编我身边很多人都只大概说了这12个字:道听途说,不太清楚,转了再说。华人对它了解多少,不清楚,但似乎反对它的声音已不绝于耳。但这本身没什么,选择聊这类话题,你无论说什么,都会被骂。如果讨论的过程中,相互扣什么工粉丝,自由粉的帽子,那便太无知,太局限了。



在澳洲,“安全校园计划”(Safe School Program,简称SS)的全面启动是两年多前。它涉及的是关于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属于少数人群,也是一些认知中的弱势群体)的议题,在主要四方国家,这向来都是舆论焦点,在美国,加拿大等都有,在澳洲,先是维州州政府资助,在2010年开始试水,2013年,一投就是800万,到2014年6月13日的全澳正式启动(除北领地)。




澳洲的安全校园计划最最最最最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校园欺凌和与性取向等相关的歧视问题。安全校园联盟(Safe School Coalition)目前得到了澳洲各州很多重要单位的支持。这些机构都表示支持那些参与此项目的学校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当有学生出现有关性别、性取向、自我认知和校园欺凌的问题时,得到一种理解,包容和保护。



全澳支持的单位和机构一览,有168多个,参与SS项目的学校500多个。

http://www.safeschoolscoalition.org.au/our-supporters/organisations




很重要一点是,工党从来都没有说要在每个学校强制实施,学校自主加入。


西方国家常见的谣言的一种就是个别议员的脑残主张立刻被对手解读为他们全党的共识和铁板钉钉的政策了。教书匠莉安,如果您所在的学校被强制了,或者你听说某个学校被强制了,请指出来。


必须承认,SS项目中的一些有关性别差异,性取向差异方面的“认知教导”科目引来了不小的争议,所以它也是修改过很多次。尤其这一次,一篇文章,引得无数华人家长反弹,可不是吗?这一点太冲击相对比较保守的东方人的观念了,这可关系到俺家后代,香火的问题啊,这还了得??!!




莉安的文章中,很多地方是要好好来勘误一下的。


响应着莉安的其他很多文宣,比如有很多有着宗教背景的参选小党派也丢出了类似的文章,但人家讲的比莉安其实还客观一点。说了半天,safe schools计划谁认可?工党和自由党都没明确说反对,这个计划拥有"cross party support",跨党派的支持。和说什么单单工党在强推,是两回事情,当然,自由党某些官员和议员确实说过有点不值得花这个钱继续。


当然,宗教小党派的文章出来反对是有道理的,什么跨党派支持?!我们就不支持,这计划不好,因为两大党都不反对(自由党有些议员表示需要观望,不听话的话主张以后停止资助),听我们一说,你们也觉得不好对吧,所以你们不要投他们,投我吧,顺序第一个............然后莉安是更有针对性地说这是工党花800万倾力打造(钱的部分没有错),强推,其实难道这计划现在不是还在进行吗?且现在是自由党执政时期,他们早可以cancel掉,放弃,不给钱啊。



参与safe schools的学校是从中学开始相关的科目教学

在莉安的文中有提到,safe schools"提倡"男女学生混用厕所,老师还要让孩子,注意是从prep的孩子开始哦,一直体验异装到6年级。请问,根据和出处是什么?




真正的教学参考上是说从7,8年级可开始,实际操作甚至更晚,比如9,10年级。当然另外还提到了那个常惹事情,哪里都要出现一下的Minus18,里面只是辅助提到了束胸,栓阴茎的安全使用方法,就被一些文章拿来说是SS里的老师一定会在SS里教孩子们栓阴茎,没有根据的。其实之前因为避免误会,Minus18的友情链接后来被SS无情地从官网上拔走了。至于教学内容,教授如何买保险套,带保险套在9,10年级的学校的教学大纲里倒确实是有的啦,但和SS本身没关系了,很早就有了。除此之外,莉安文中很多对于老师向孩子教授内容的描述都没有根据,官方网站上和大纲上根本找不到诸如,混用厕所,变装,浏览限制级网站??藏匿浏览的上网信息???如何欺骗父母??????等............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当然,这里我要反过来替莉安自己重复说一下,对于这一点,她是说SS原本真的这样提出过,但是后来内容是被政府勒令删除了,所以现在你们当然看不到罗。那行,那也确实没办法查证了。不过,这说明这些不会在学校被教对吧。



对于大纲(9,10年级)的翻译,尤其对于标题这里:


Lesson 1: Establishing a Safe Space (第10页)
Lesson 2: Same Sex Attracted Experiences (第10-11页)
Lesson 3: Bisexual experiences (第11-12页)
Lesson 4: Transgender experiences (第12-13页)
Lesson 5: Intersex Experiences (第13页)


教书匠莉安的翻译是:体验当双性恋,异性恋,同性恋,阴阳人。


承认,中国人一看到这些单词就一阵刺眼睛。但这里莉安的翻译我不同意,Experience应该是说去了解,理解,感知那个对象才对,不是说我来扮演对象本身。墨尔本菲利普岛有看企鹅,看海狮的体验,也是Experience,贵一点的叫做Experience Plus,但那也是看企鹅,看台和栈道漂亮一点,位置近一点啊。又不是说我们去扮成企鹅陪它们一起跳下海,然后再一起游回岸上吧?可以继续当人类啊。



很有挑战的是,SS计划的那些说明都很长,大家有兴趣可以读读看。


PDF(第4页开始是大纲)

http://www.safeschoolscoalition.org.au/app/theme/default/design/assets/all-of-us/documents/unit-guide.pdf


政府的一个对SS的审查报告

https://docs.education.gov.au/system/files/doc/other/review_of_appropriateness_and_efficacy_of_the_ssca_program_resources_0.pdf


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帮助异性恋的孩子了解同性恋,他们的一些立场和处境,从而增进了解,减少在日后互动中过分差异性,以及歧视观感的产生,从早年起消除恐同症(homophobia)和种族主义的苗头,并不是说是一种训练,"把我变成TA",比如去模仿同性性行为,要把异性恋搞得不再是异性恋了。


其实Let boys be boys, 也继续let girls be girls,SS的目的并不是要改变这一点。




SS的原主导人Roz Ward原话只是说呼吁承认和保护性取向的多元化,促进自我认同,而不是“建立不属于自己的认同”,鼓励大家做同性恋,或者像流水线一样制造一批后天的LGBT。


还是刚才那个问题问莉安,您是否做过SS的老师,请具体告诉我们实情究竟是什么。您说“这些人在合法化同性婚姻后的下一步,就是要降低法定性交年龄到14岁、甚至14以下的出处是什么?这些人是哪些人?


您说“ Safe Schools项目制作部门的领导人之一Gary Dowsett多次发表支持恋童癖行为的言论", 可是明明真相是自由党的议员George Christensen在3月份拿着拉筹伯大学教授Gary Dowsett在1982年写的一篇研究论文,一口咬定说读起来感觉作者是个恋童癖拉筹伯大学当时是发声明训斥George Christensen越权在国会平台上妄断和干涉学术研究,Gary Dowsett本人的回复可是“I really don't want to comment about him.”




(“保护原有基本权利”都已属不易,有人硬说我们在攻城掠地")


对于非异性恋而言,此课程更多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接纳他们的大环境。这里自然还有跨性别儿童的家长的意见,纵然他们是少数人。按照性别多样化儿童父母团体(Parents of Gender Diverse Children group)的发言人Karyn Walker的说法,她自己那个跨性别孩子从维州一所州立学校转学到其他地方,是因为原来学校的校长拒绝以女孩的身份看待她的孩子,以及使用她的新姓名。




讲那段话时,Walker还提及,目前澳洲有1.4%的学龄儿童是跨性别者,如果换算成具体的数字,就是45,000名,基本上平均每一所小学里有一名跨性别儿童,SS计划在中学阶段或者能够帮助他们自我认同,也提示异性恋者尊重他们。同时,跨性别者在人口数量上依然是少数,异性恋孩子们在校园,在课堂上遇到他们,一起听课属于小概率事件。SS对于他们大多数人而言,客观上将依然会是一种在描述远端抽象概念的科目。



莉安还说很多家长不放心,让孩子从安全学校项目的实施学校转学。是否有这样的家长,有的,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今年3月的游行,那么多人上街反对自由党政府一些议员的主张说要减少或者取消对于SS项目的资助。




整体上,小编觉得莉安在自己的文章中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有点扯离谱极端的画面,对于她而言,SS是个灾难,她不愿意去说它的原意是为反对校园欺凌,更愿意着重强调它等于是在灌输性解放的理念,将它带入课堂,会造成孩子未来思想堕落,行为异端。同时尤其可能当LGBT群体本身同时在强力支持这些计划时,强调自己在受欺凌,很需要学校有SS时,很多人会说他们现在因为SS有了找寻新猎物的便利,这一点很触动一些家长的神经。但,无论如何,在学校里培养,塑造同性恋???以后男人们就可以理直气壮进女厕所就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女人,我跨性别,我弱我有理?要知道,如果SS里面真的在学校那样做的话,可能在澳洲会是算作儿童性犯罪的行为哦,这是很严重的。


所以单就这一点,小编我不觉得莉安笔下的场景有半点在澳洲现阶段存在和发生的空间。澳洲这个政权,以及西方主流价值观也根本没有这个胆子,这样做何止在国内惹麻烦,在国际上都会招来非议的,会发生战争吧,澳洲会被攻打的吧。不由想起了1930年代的德国,那时纳粹是反过来,对于本国的同性恋者,残疾人等,杀,强制绝育,后来拓展至犹太人。相信这些都很反人类的事情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发生在西方主要大国之一,莉安代表的少数人可能相信,我表示尊重这种忧虑,但我反正不信。




澳洲基督教游说团体们倒更有些自己的主张,他们大多表示说,就算着眼于解决霸凌问题,霸凌一定是只来源于性取向的不同吗?无论怎么说,怎么教,程度如何,这些东西并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在社会过度性化(sexualised)的今天,教孩子这些需要这么早吗,从基础教育就开始,就面对非主流吗?在这一点上,和中国家长的忧虑有点像了,小编我基本上也同意,SS本意应该并不坏,但确实是有点教早了。并且确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欺凌(bully)"和种族、性别、身体、成绩、性向等都是相关的。不知道SS这根大棒挥舞到的面积的涵盖性如何。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丝毫不用担心,就凭以前政府每遇到反弹一下就修改一下那节奏,目前大概10几篇文章(一堆跟风不动脑的公众号,莉安说什么你们就是什么对吧)一出来放风,听那反对的声音,就知道就算有少数左翼人士有图谋也实属泡影,能造成啥强力灌输,他们自己就算想,都不会抱希望,很难很难的。SS本身就挺风雨飘摇的,但是要说谁执政,它就一定会立刻消亡,也不见得。你如果反对,就算支持SS的决策者们在执政,你也可以反对他们的政策,他们也会可能调整,考虑存废,因为SS的弹性极大。成熟的政治也只能意味在精英层面,在更长远上,综合上得到最终的决策。如果事事都靠小老百姓来全民公投,投票决定的话,要出乱子的,因为前者会考虑国家整体利益,后者更多是自顾。


最后的批评,莉安的文章的最后才说明了一切。你在后面又来了一大段:华人们,请投谁,不投谁,请去某某网站加入情愿。呵呵。可惜了,到了最后,顿时让整个文章还是失色了。你到底是在意什么?是SS本身,还是谁当选呢?小编我个人祝福所有政党都能得到超过4%的选票,都能进入国会,行了吧,比如基督民主党,对吧。



这件事情充分试验了中国人群中的异性恋对于LGBT的态度里最真实的一面:事不关己。转发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一对对俊男,一对对美女们突破世俗的爱情故事,羡慕他们的颜值,甚至祝福其最终圆满的婚姻,这些都没有问题,但还是坚持:你们幸福我拍手,但我不要做你们,我视那样为一种对我的伤害。凭这一点,其实和SS所倡导的原本并没有冲突。SS不是来为LGBT转化同志伙伴的,它不是要来咬你的脖子,而是想说,看,你们,我们都存在。就算更进一步,也只是说,有机会的话,有些事情,我们一起参与,孩子们能够求同存异,玩在一起,不要刻意排挤彼此,相互尊重,也就是说更该关注SS里反校园欺凌的部分。无论性取向如何,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在学校享有安全感。




被莉安的文章,被SS影响的华人叔叔阿姨们,及年轻的粑粑麻麻们很多,这事情更是反应了中国两代人在子女教育观念上的问题,这一点上,谁都有可能固执己见,觉得自己是对的,呵呵。小编我没有孩子,无权对于父辈们对下一代的忧虑本身说三道四。如果你们实在觉得忧虑,可以拒绝让孩子读SS, 或者给孩子换学校,没有人强制你们做任何事。怎么选天也不会塌下来,也不会影响你家族的存续问题。


这里还想感慨的一点是,家长对于现在的学校教育的效用这么认可,这么有信心的哦,学校教育要是真的这么厉害,真的一下子能把人教得这么好,把一个人掰弯的话,那还了得?现在的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哪里还需要那么晚了靠学校来教育,跟着网络,电视电影早就懂了好多了。我们目前的家庭之外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力早已碾压学校教育,这才是值得深思的。现在这个社会太复杂了,一个异性恋的小孩,相信身边足以有100件,1000件事情带来的感官和刺激是在提醒他自己是个异性恋吧,同样也会有很多管道去接触不同性取向的人群和文化素材。SS的教学强度和时间很小,很短,有点类似像国内的国防课。小编我觉得SS在这方面起的作用(就算是间接,无心地起了同化作用)应该效果也远低于孩子们平时接触到的那些在电视上,电影上,网络上乌七八糟的东西吧。那些网站,娱乐公司和媒体才要好好管管。


Safe Schools,对一些人是玫瑰,对一些人是刺棘。大家有选择的权利。


至于异性恋需要怎样做能在后天被掰弯,能靠学校的教育?哇,不知道,是个好问题,还真的没有研究过,不发表评论。


责任编辑 Troy

信息页面轻轻一推

开启置顶功能

不再错过最实用资讯


【点击这里了解】如何成为CD会员

享受墨尔本众多店铺独家折扣

澳大利亚墨尔本第一人气微信公众号

CityDiscount

合作推广事宜联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