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纠结:好学校还是好专业?

2016年06月24日 美国留学日报


导读


高考过后,学子们依然不轻松,因为他们还要过一个坎儿,即填报高考志愿。有观点认为,对考生来说,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高考,既要考虑兴趣爱好,也要考虑就业前景等,“一不小心就会选错行”。


学校与专业,是考生填报志愿时的两个主要选项。那么谁更重要呢?有人说“好学校不如好专业”。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大学所选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从事的行业以及收入水平,而即便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因为进入不到收入较高的行业也可能会成为中低收入者。


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只要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努力地去奋斗、去争取,不管是否能在行业中成为佼佼者,都会获得体面与尊严。商场如战 场,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竞争,即便是踏入了高收入行业,也有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和压力。而在高收入行业群体中,也总会出现一些“拖后腿”者。


这是一个“秒变”的时代。天天都可能有重大发明,随时随地都可能有重大新闻;今天一个行业风风火火,明天或许就坠入谷底。人生是多元的,世界是多变的,这决定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因素能够决定人生的全部。学校和专业到底哪个更重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其实真正重要的,是他们在整个大学生涯中是足够勤奋还是虚度光阴,是制定理想目标并按计划行事还是浑浑噩噩度过大学时光。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这件事上,学子们可以顺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可不必去迎合当下社会中的高收入行业,顺从内心才能在愉快的节拍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决定人生获得感的,毕竟不仅仅收入这一项,还包括个人价值的体现与实现,更包括自己内心的骄傲与坚持。然而,高考不是终点,只是起点,与其纠结如何填报志愿,你还有更多选择--留学为你开启更多未来可能。


中国高考奉行的观点一直都是报学校的同时报专业,并且通常来说转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往往中国高中生的“终身大事”仰仗父母的成分多一些,而自己只要负责考高分就可以了。然而,在美国,从小在自己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的过程中试错,因此美国社会很早就认识到,孩子的兴趣的多变是普遍的,并且是可以接受的。美国大学接受不声明专业就入学,并且高校内专业的更换相对来说容易很多,学生完全有机会去尝试可能的方向,并且在最后的做出自己满意的决定。因此中国学生申请美国高校的时候,应当抛弃中国式的固有思维,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那么就大胆的填上去,如果自己没想好,那么就大大方方的写“Undecided”(未决定),未来的路就在你脚下,现在开始选择方向,还来得及。


高考结束,我要开始准备留学了,美国大学希望我拥有怎样的能力?


在CNN的一篇探索大学申请公平性的文章里,作者Ted Dintersmith 和Ken Robinson间接的提到了大学希望学生拥有的特性:“… many of these kids do amazing things -- in or out of school -- that reflect talent, resourcefulness, determination and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the world.”1  翻译过来就是:不管学生在校内或者校外,他们做的事情体现了他们的天赋,智慧,决心,以及改变世界的潜力。有的家长可能会问,天赋和智慧难道不是通过考试成绩体现的么?答案是否定的。在后文他们提到了,这些能力的体现绝不是建立在在牺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好奇心,创造力以及使命感之上的,太多的家长着眼于标准化的考试成绩而毁了孩子的未来。


那么,如何体现孩子的天赋,智慧,决心,以及改变世界的潜力?在和无数学生的沟通以及深度头脑风暴之后,我意识到一个事实,就是不存在所谓没有特点,没有兴趣的学生。更多的情况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个人特点屈服于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越磨越平,越来越被隐藏在心底。倘若家长能够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们的兴趣之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他们可以成为优秀的画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天文学家,导演。。。然而语数外物化史地生政的9门功课同步学的中国教育制度将学生在此之外探索的机会全部抹杀,而家长欣然接受这种学生兴趣的消失,认为是“务正业,有前途”的表现。相反,成功的年轻人往往有着长远的“不务正业”的经历。


拿2013年英特尔科学奖第一名获得者Sara Volz(也就是最近媒体上出现的海藻炼油的女孩)举例子,她一开始对化学的兴趣产生于小学时的读到一本插图化学书,除了书中介绍的原子,物质,她对于成为像所有科学发现背后的人更加感兴趣,她认为没有比发现任何人都没有见过的化学反应更加令人激动。中学的时候她参加了一个science fair(选定一个常见的话题并加以研究,成果以project board的形式展览给别人,比如“白色的蜡烛是不是比其他颜色的蜡烛烧的快一些?”),做了一个用不常见的抗生素对各种细菌影响的实验,这一次,她发现她只要提出问题,就会有老师,高年级的学生回答她的问题,她觉得自己离成为一个科学家前所未有的近。12岁的时候,等她再一次参加science fair的时候,她选定了生物燃料作为话题,因为她认为现在的石油燃料是不可再生并且严重污染环境的,而我们势必要解决这一环境问题。在父母的支持之下,她开始在家中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等她9年纪的时候,她发现海藻生产生物燃料是新兴的科技,她决定跟进。


她曾经也有过怀疑,我自己的设备是如此的落后,自己没有专人指导,我要如何成功?她没有放弃,她在家中做最基本的培养,但与此同时,她给大学教授写邮件,问问题,申请大学实验室的使用。她在数年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重新设计了无数次培养设备,她对于生物化学的热情依然没有减弱。她的成功来自于无数次的失败,并且最终在培养用除草剂筛选过的海藻种群的时候,大量的富含脂肪细胞的海藻存活了下来,将海藻产油的效率提升了数倍。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让她在2013年英特尔科学奖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获得了10,000美金的科研奖金,她也顺利的收到了来自MIT的录取,现在她已经大三,并且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努力着。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会怎样?


初三的孩子在对化学抱有莫大兴趣的话,第一道坎就是摆在眼前的中考,第二道,是传统观念中“女孩不适合搞科研”的桎梏。第三道,是家长会真的支持孩子在家里搞瓶瓶罐罐么?Sara Volz在家中用来做研究的显微镜是父母给她的圣诞礼物,而中国家长不“没收作案设备”就已经算通情达理了。她对于化学的兴趣爱好会被其他科目的学习磨平,更不用提科研成果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反驳:如果孩子什么都没做出来,岂不是耽误时间还影响前途?


接着用之前的例子,如果Sara Volz没有做出切实的成果,她确实无法拿到奖金,但是她对于世界环境的担心,以及长久以来的勤奋工作,都足够让她拿到名校的申请。在2016年哈佛发布的“Turning the Tide”报告2中,哈佛联合其他众多名校对申请名校的学生活动提出了建议,但通篇没有一个字提及学生一定要success,而学校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对于周边环境、人的关心以及影响。可以这么说,学生活动过程中的真诚,对于他人的关照,自己的努力,才是打动名校的关键,而相比之下,结果就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中国欠缺的从来不是分数的“成功”,高考已经结束,但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美留日报建议想要出国深造的小伙伴:

提早规划,提早选择。

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给未来多一些机会!

更多留学资讯,请继续关注美留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留学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