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因阅读书目太“黑暗”而状告学校|“黑暗”书籍该不该读

2016年06月15日 美国留学妈妈圈



"美国留学妈妈圈"讲座预告:


讲座主题:暑假提高托福攻略

讲座时间:6月18日(星期六)晚八点

主讲人:顶上教育创始人孙健

参与方法:加妈妈圈助手 【mamaquanzhushou] 好友,注明孩子年级,所在城市,及感兴趣的讲座。助手会将您拉到相关讲座群。



世界并不像童话般完美,让孩子适当阅读“黑暗”书籍,看到那些不完美,将让孩子更有力量


2012年,弗吉尼亚州的一个12年级男孩的母亲,向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发起了冲击。她对学校安排孩子在AP英语课中阅读托尼Ÿ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宠儿》(Beloved)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我儿子试着读这本书,但对里面的内容感到十分恶心。我也认为这本书根本不适合高中生阅读,里面充斥了大量关于性和暴力的描写。”这位母亲表示,她希望学校能将这本书从阅读书目中移除,不要让孩子受到这样的折磨和伤害。同时,为了保护更多的孩子,她会将诉求提交到州立法部门。

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让这个母亲的反应如此之大?

对美国文学稍作了解的朋友肯定听说过托尼Ÿ莫里森的大名,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88年普利策奖得主,1993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2012年总统自由奖章获得者。而《宠儿》正是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拥有超然的地位,曾翻拍为电影,由同样大名鼎鼎的非裔脱口秀女王奥普拉Ÿ温弗里主演。


《宠儿》讲述的是19世纪下半叶黑奴的痛苦遭遇,取材于当时一段真实的历史。一名女黑奴在带着孩子逃亡的过程中,被奴隶主快要追上时,为了避免孩子延续自己作为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将孩子的喉咙割断,而这个因爱而被杀的孩子名叫“宠儿”(Beloved)。故事是关于那一段对于非裔美国人来说异常残酷的历史,所以书里面确实有很多黑暗的描写,比如强奸、殴打、谋杀等。

但这应该是将《宠儿》踢出高中生阅读书目的理由吗?

其实美国历史上一直有禁书传统,而且有个专门的说法,叫“挑战性图书”(challenged books),一直是由1876年成立的美国图书馆协会负责整理筛选的。这些挑战性图书往往是要求从公立图书馆和学校课程中清除出去的,被禁往往是因为涉及种族、宗教和文化冲突,或者有不恰当的语言描写,比如性和暴力。

不过,我们可能想不到的是,当今很多我们奉为经典的作品都曾经有过被禁的历史,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动物农场》、《1984》、《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蝇王》、《麦田里的守望者》、《最蓝的眼睛》、《美丽新世界》、《22号军规》、《永别了,武器》、《华氏451度》、《伟大的盖茨比》和《追风筝的人》。但事实却是,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这些曾经的“禁书”正是因为成熟的笔触和极具洞察力的剖析成为了当代的经典,已经被列入了高中生必读书目。

这些“禁书”都讲了什么故事呢?

《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了由于种族歧视,一个无辜的黑人被诬告,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依然被判有罪的故事。

《动物农场》对人性黑暗的洞察振聋发聩,没有制度的约束,人人都可能成为血腥的独裁者。

《人鼠之间》描绘了大萧条时期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平,底层人民挣扎无力的悲惨命运。

《愤怒的葡萄》再现了破产农民在满怀希望的西进逃荒中,却发现等待他们的是无尽的欺骗、歧视、饥饿和死亡。

《蝇王》展示了人类原始的野蛮欲望与理性的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既控诉了人性本恶,又讽刺了民主政治的虚伪。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述了一个被周遭虚伪世界所困扰的青少年苦闷、彷徨、焦虑的内心世界。

……


从禁书到经典的演变,说明这些书绝对不是虚假扭曲的低俗文学,恰恰相反,它们描述的正是赤裸裸的真实,真实的黑暗历史、真实的黑暗制度、真实的黑暗人性。这些黑暗不会因为孩子不读这些书就不存在。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去读这些书,他们在缺乏对世界和人性洞察力的情况下,很可能产生的后果是:要么因为过度天真成为受害者,要么因为过度无知成为帮凶。就好像我之前介绍的美国性教育图书一样,我们之所以想办法让孩子通过正规渠道接触到关于性的知识,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而不至于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中迷失。

回到这个12年级的男孩和他的母亲。我们虽然能理解这位母亲想保护孩子的初衷,但并不能认同她试图将孩子禁锢在温室里的举动。这个孩子真的没办法忍受阅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这本书不适合他,而是他在本该适合读这本书的年纪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宠儿》固然不是一本适合全年龄段的书,我们不可能要求十二、三岁的初中生去读这本书,但一个18岁的12年级学生在上相当于大学水平的AP课程时还无法接受这本书,就实在值得反思了。他觉得这本书“太恶心”,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样恶心的事情却是真实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实的残酷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他早已经过了幼稚到以为不去看这本书就能回避掉这段历史的年龄。当然,这正是他母亲不恰当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更糟糕的是,这位母亲显然还未意识到这一点。

不过好在大多数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位母亲的申诉被学校和教育局驳回,州立法部门也没有采纳她的建议。

我们不能让孩子永远生活在梦幻唯美的童话世界,因为我们不可能保证他们能永远生活在这样的温室里。总有一天,他们得走出家门、走出校园,到更广阔更残酷的世界中去经历风雨。我们不希望等到那时才发现孩子根本没准备好去独立面对挫折、挑战、残酷和黑暗。就像伯克利妈妈反思的那样,阅读和思考的缺乏让他的儿子对世界非黑即白的认识太简单,也因此没能更好地适应本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因此,比起吸血鬼和虚构的浪漫爱情,选择挑战性图书去阅读更能帮助青少年深刻地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帮助他们为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而这样的阅读能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孩子长大后看《宠儿》肯定会觉得“恶心”。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看那些不太美好的故事,来帮助他们逐步认识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世界。

举个例子。


每年圣诞节期间,美国学校的老师按照惯例都会给孩子读《姜饼人的故事》(The Gingerbread Man)。故事讲的是有一对老夫妻做了个姜饼人,拿到烤箱里烤。烤好之后,老夫妻迫不及待地想吃掉这个姜饼人,但是姜饼人特别灵活,迅速从烤箱里跑出来,越窗而逃。老夫妻赶紧追了上去。一路上,姜饼人遇到了也想吃他的猪、奶牛和大马,不过他们都跑不过姜饼人。直到遇到一条大河,这时一只狐狸对姜饼人说,他并不想吃姜饼人,他愿意帮姜饼人过河。姜饼人有点儿犹豫,于是狐狸说,别担心,你就坐在我的尾巴上,我吃不到你的。姜饼人一听有道理,然后就跳上了狐狸尾巴。游了一会儿,狐狸说,你在尾巴上都有点儿湿了,赶快到我的背上吧。又过了一会儿,狐狸说,你太重了,我背得很累,你快到我的鼻子上吧。姜饼人都一一照做了。结果,狐狸仰头把姜饼人抛到空中,张大嘴巴,一口吃掉了姜饼人。

怎么样,这个故事不那么温情脉脉吧?这就是美国老师讲给才56岁孩子听的故事,没有一般童话那种大团圆结局,而是以姜饼人被一口吃掉的悲剧告终。

这里面涉及一个不那么愉快的话题。

关于信任和谎言。老夫妻、猪、奶牛和大马都很坦诚地表达他们想吃掉姜饼人的意图,他们最后谁都没吃成。狐狸想出了个花招,先欺骗姜饼人不会吃掉他,然后一步步把姜饼人哄到了嘴边,一口吞了下去。于是,老师就顺势引导孩子进行以下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为什么老夫妻、猪、奶牛和大马都没吃到姜饼人,狐狸却吃到了呢?

是不是只有骗人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我们该不该完全相信别人的说法?

如果老夫妻、猪、奶牛和大马一开始都撒谎说不吃姜饼人,故事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人人都撒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看起来简单诙谐的故事里竟然能隐藏这么深刻的话题,说实话,对一个成年人而言,讨论这些问题都得费点儿脑细胞才行。

再举个例子。


《丑小鸭》的故事我们肯定都特别熟悉了。小时候读这个故事,只觉得是个屌丝逆袭的经历。一开始饱受歧视和欺凌的丑小鸭,原来长大之后是只美丽的白天鹅,把那群鸭子的脸打得啪啪的,太解气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故事里可是藏着很多玄机。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引导孩子这样思考:

为什么其它鸭子认为丑小鸭很丑?

是不是那些长得跟我们很不一样的人就是丑的呢?

即使丑小鸭真的长得丑,那是其它鸭子欺负他的理由吗?

为什么有人喜欢欺负跟自己长得不一样的人?

我们应该通过外表来判断一个人吗?

如果我们自己是那个跟周围人不一样的人,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吗?

这些问题一出,《丑小鸭》的故事瞬间有了深度,不仅折射出人与人交往可能出现的肤浅和虚伪,还反映出种族歧视、文化歧视等矛盾冲突。安徒生的故事果然不是那种傻白甜的童话。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从小阅读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图书,思考一些不那么愉快的话题,在读高中时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会拥有去阅读和思考像《宠儿》那样“禁书”的能力。而一个读过这些“禁书”的孩子对世界认知所能达到的深度绝对是只读圆满大结局小说孩子无法企及的。通过阅读“禁书”,孩子对世界和人性有了更完整的理解,知道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知道人也不是非善即恶,知道历史的残酷和局限,知道人生的艰辛和苦难,于是,他们会变得更有同理心,更自然地从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也就能更好地去面对和解决未来人生路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正是阅读“黑暗”书籍能给孩子带来的力量。


推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