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今晚闭幕,《皮绳上的魂》有望角逐金爵奖

2016年06月19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文/赵振宗 视频/阿洋)


上海电影节今晚即将落下帷幕,因西藏题材影片《冈仁波齐》,导演张杨和出品人李力已经在诸如多伦多、北京电影节上有过了亮相。而这一次,在上海电影节上,他们让另一部同样是西藏题材的电影《皮绳上的魂》有了揭面的机会。有看过的人说,这部入围本次上海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电影,的确有得奖的机会,只是主角张杨和李力对得不得奖并没有太走心。


今晚18:30分,腾讯娱乐全程直播第19届上海电影节闭幕颁奖礼,精彩内容戳文末“阅读原文”。


李力、张杨专访视频 ☟




与之前《冈仁波齐》偏纪录片风格的文艺范儿不一样,导演张杨说,《皮绳上的魂》视觉冲击力很强,而且很烧脑,“你看一次未必能看懂。”倘若真的如此,这无疑给这部影片加上了更多的商业元素。但在张杨自己看,这还是一部走心的文艺片。只是这种看法在出品人李力那没有得到认同。李力觉得,尽管有文艺元素,《皮绳上的魂》的商业血统还是更明显。


算了,出品人和导演的看法都不一致,我们作为旁观者再纠结于此,急于给这部片子下定义更是毫无意义。不过,李力对这部片子信心十足,哪怕是在文艺片都得靠下跪挣钱的今天,《皮绳上的魂》收回成本已经不是他所期盼的事情了,破亿、创纪录,才是最大愿望。



▲张杨


“皮绳”烧脑 

张杨:还是喜欢小团队的创作


腾讯娱乐:二位如果要是想把《皮绳上的魂》归类,是更愿意把它归成商业片还是艺术片?


李力:可能新也是新在这个地方的。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它是商业大片。


张杨:但我觉得题材还是艺术片。因为主题这方面还是非常严肃的。当然这里面因为有一些西部片、公路片的元素,包括整个西藏的风景,确实视觉的感觉非常强烈,所以李总他们看到这样的片子,从视觉的角度讲像个大片。


腾讯娱乐:两位刚才一个说商业片,一个说艺术片,一个是出品方,一个是导演,那拍的时候会不会有分歧呢?


张杨:从导演的创作角度来说,我是特别幸福的,投资方完全给了导演最大的权利,没有束缚。


腾讯娱乐:有一种说法,在拍《皮绳上的魂》之前突然冒出了想法要拍一个有点纪录片风格的《冈仁波齐》,是这样么?


张杨:其实是十几年前的想法,最先有的还是想拍《冈仁波齐》里关于朝圣的故事。可直到2013年的时候,时机比较成熟,才开始拍。当时想的就是用偏纪录的方式去拍。后来有朋友知道我特别想拍西藏的故事,就说你应该看看扎西达娃的小说,看完我马上跟扎西达娃联系,之后我们开始做《皮绳上的魂》的剧本。


在高原拍戏很难,你需要去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信仰,所有这些东西都要去了解,所以《冈仁波齐》花了将近七个多月一直在走走,算是体验生活的这么一个过程,然后真的到拍《皮绳上的魂》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对很多东西心中有数了,倒是很快了。



▲张杨与李力


腾讯娱乐:整个拍摄团队是多少个人?


张杨:《冈仁波齐》整个拍摄就是三十多个人,类似小分队,加上演员,可能四十多人。《皮绳上的魂》基本上是130到150人的团队,毕竟它要求美术,化妆、服装、道具,所有部门是要非常强的,所以人数比较多。所以《皮绳上的魂》制作的周期要比较紧,规划非常合理。但是反过来《冈仁波齐》就随意性非常大,但我其实特别享受这样一个小分队的概念,我觉得电影应该就是这么拍。《冈仁波齐》这次尝试,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可能真的以后没准就会慢慢地选择这样的一种创作方式。


腾讯娱乐:拍纪录片?


张杨:对,它可能还是主观创作,但它跟纯纪录片可能不一样,但是我喜欢这种小团队的这种工作方式。



▲《冈仁波齐》剧照


腾讯娱乐:听说您在《冈仁波齐》的时候是特意想拿掉一些故事性的、冲击力强的东西,反倒是《皮绳上的魂》更想有冲击力?


张杨:对,因为这两个电影确实从风格角度不一样,《冈仁波齐》确实就是偏纪录性的概念的东西,所以我要尽量去掉戏剧化的东西。


腾讯娱乐:我听说遇上了一个骑自行车的青年,之前还打招呼,走了没多远就发现他死在路旁了。


张杨:对,都是碰到的真人真事,也拍了,但是感觉可能稍微有点刻意,最后就拿掉了。


腾讯娱乐:就是要一个自然而然朝圣的故事。


张杨:对。反过来像《皮绳上的魂》,因为它故事非常复杂,戏剧张力也是足够强的,所以两个电影从本质上有差别。


腾讯娱乐:这个片子如今入围了上海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对于拿奖这件事二位怎么看?


李力:奖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讲,如果说能获得的话,当然我们非常开心,但是这不是我们投资这部电影的初衷。


张杨:电影节对于电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得奖我觉得是锦上添花,对电影的宣传、发行会有帮助,没有得奖你也一样,还是要去推广到市场里边去。



▲《冈仁波齐》剧照


成本回收信心满满 

李力:希望能破亿创纪录


腾讯娱乐:现在《皮绳上的魂》的档期有定吗?


李力:我们还在做最后的工作,还在讨论,但目前看原则上应该是在9月中旬。


腾讯娱乐:二位您觉得《皮绳上的魂》最后能卖到多少?有什么大概的想法,或者您觉得到多少我就认可了?


张杨:那我基本上是不想这事了,首先我拍之前我跟他说,这反正要赔钱的事,你想好了,如果愿意赔咱们就一块做,但是我说了,我能做到就是拍好电影,剩下的事要交给他了。


腾讯娱乐:那您是毅然决然的跳坑了?


李力:没有,我是觉得首先它是全新的东西,我是完全的信任他,之前可能唯一担心还是人身安全的问题。这片子拍完以后,实际上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因为我觉得它非常的震撼,那么这点上,我认为这个片子是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文艺片的这种类型的片子里面,我们希望能争取到一个最高的票房。


腾讯娱乐:我记得去年《聂隐娘》卖了六七千万,最近《百鸟朝凤》也有八千多万。


李力:我们希望能往这方面靠近,希望可以。


腾讯娱乐:您觉得这个片子一定能收回成本吗?


李力:我认为是,我的信心是满满的。



▲《皮绳上的魂》剧照


腾讯娱乐:之前有报道说,这个片子投资是三千万?


张杨:没有,那是算上《冈仁波齐》两个电影。你要单算这一个电影可能大概1700万。


腾讯娱乐:那也得小一亿才能挣钱。您的目标也是希望能破亿么?


李力:希望是这样的。


“下跪事件”之后

至少让人看到了希望


腾讯娱乐:这两个西藏片子之后您有什么拍片打算?


张杨:将来还会有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但是现在暂时还没有想好具体题材和剧本。目前要在北京先拍一两个关于北京的故事,北京是我成长的地方,我非常熟悉的。


腾讯娱乐:那应该还是文艺片,其实说到文艺片,可能之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百鸟朝凤》的“下跪事件”,争议很大,但效果也很明显。您二位怎么看这件事?文艺片难道只有这么一跪才能挣钱吗?


李力:《百鸟朝凤》这部片子对于我从发行的角度或者是投资的角度来看,最宝贵的东西是,至少用四千万到五千万这种票房,证明了有这样的观众是愿意看这种电影的。所以反思到我们这两部电影上面来讲,如果能够让四五千万票房贡献的观众能看到我们的影片,才是最重要的事。


腾讯娱乐:导演呢?


张杨:要有一个相对理性的、合理的一个发行概念里面。其实我们今天说艺术片就很难发、很难弄,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建立一个好的系统,文艺片都在和商业片在抢同样的市场,真正想看到这样电影的观众又看不到,等口碑一出来,观众刚想看的时候就下线了,渠道不畅通。


我自己觉得,确实《百鸟朝凤》它这一跪,本来五百万下线的事,卖到了八千五百万,我们打个折,至少有五千万票房的文艺观众是存在的。那为什么我们不重视这事呢?当然不可能你说哪个电影都去跪,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找到合理的方式,到底怎样才能找到这群观众,我觉得这是应该去研究的。



▲《皮绳上的魂》海报


腾讯娱乐:建立文艺片院线?这种事您觉得可能做到吗,或者大概什么时候才能做到?


张杨:这个说了很多年了,关于艺术片的院线,其实是一定需要的,为什么需要?就是说你在固定的一个影厅,某一个厅在不断地放这样好的艺术片,那么他就会培养一批这样的固定观众,你就到这儿专门看,他喜欢看这种文艺片,他不喜欢看科幻大片,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要建立这样的固定的影厅,那么实际上每个城市、每个区域可能都需要,比如北京,东南西北各种地方至少需要二十到三十多个厅,而按我的概念实际上应该用一个类似电影专项基金,给这些厅去补贴,先保证影院是不吃亏的,它才有热情去放这样的片子。当然另一方面就是片源。


腾讯娱乐:片源的问题是很难。


张杨:也不行的,你光靠国内四五部文艺片就撑起这么一个院线是不太可能的,它必须放开了整个世界市场,比如每年戛纳、威尼斯、柏林的这些好片子,如果能引进来,在这样的艺术院线去放映的时候,那其实它也会点燃很多观众的热情。实际上你看这两年北京电影节、上海电影节的观众热情之高,半个小时之内,所有票秒杀了,说明其实像这样大城市大量存在这样的观众,只是他们没地看到这么好的片子。


腾讯娱乐:的确是没渠道。


张杨:为什么老的片子、大师的片子还会进到电影院里去看,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就是他需要在一个大银幕上观影,而不是拿着一个小IPAD自己在家里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第19届上海电影节闭幕颁奖礼直播间。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