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钱啦】18岁中国美女留学生,澳洲狂购奢侈品,众商家集体认准软妹纸!

2016年11月30日 亿忆悉尼


 

Coco是一名“普通”的,来悉尼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今年18岁,她直言不讳说自己就是喜欢各路奢侈品牌




采访拍照时,Coco背的正是LV的一款经典双肩背,市场价RMB1万2左右




看得出Coco对自己的这些装备早已习以为常,并没有众屌丝们YY时,那种买到后欣喜若狂,使用时万般宝贝的样子




RMB1万多,这自然不是Coco这种级别的买家所拥有的最贵的奢侈品,现在她手里最贵的是一款爱马仕的限量款包包,估价RMB10万+



“那个包不是买来用的,是我和我朋友的一个小投资,我俩都没背过的”,Coco说


用大笔大笔的钞票买奢侈品包包来背,真的值么?对此,Coco认为,物以稀为贵,全球限量的就算值!


Coco透露她也不是什么吃穿用度都用大牌的啦,偶尔也买GAP的卫衣和HM的吊带儿背心来穿,说着,Coco摘下了墨镜,“喏?这个墨镜也不是牌子的,就是在一家韩国店买的”




小编突然想起一句话

有钱你才可以大大方方的抠门!

这话真有道理( ⊙ o ⊙ )啊!


但是,话锋一转,Coco紧接着说到:“我的确是有收藏10来个品牌包包...”




看到这,你一定以为Coco就是传说中那种整天“拍拍拍”和“买买买”的白富美,是不是?


嗯,好吧,她还真是...




不过Coco这类白富美有一点小不同,那就是她们除了稀罕花钱,也懂得赚钱,她在悉尼的开销虽然大部分还是父母出,但是自己也的确因为这种奢侈品投资收益不少~


哎我说,你们还让不让女屌丝们活了啊喂?


“我买一东西,我觉得这东西能用一辈子,你跟我说不值?买贵了?”Coco这么解释自己的所谓的轻微...【购奢癖】



Coco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跟她病症差不离的是一群,人在悉尼的白富美姐妹群!都是爹妈在国内有钱有势,女儿们在国外买包度日...


而她们不看标签、就看心情的购物标准也使得澳洲本来并不高涨的奢侈品市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




最近几年,澳洲已经充分见识到了咱们中国买房团的强大实力,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再领略一下来自中国“普通”群众们的购买力了!




Coco说,她朋友圈子里这么买奢侈品的不要太多,而且她觉得爱奢侈品包真的不是很高不可攀,很多条件一般的留学生也会买,至多不会买那么多,不会买那么频而已


“中国人有的是真有钱,什么贵买什么”,Nico,19岁,坦诚不公的跟记者说到。Nico说她真的不算什么,每年才买一个包,最贵的就是Valentino的那个也才2000来刀




Lexi,20岁,也会买包,被问及喜不喜欢大牌奢侈品时,她眨都没眨眼的回答说“你告诉我,哪个女的不喜欢啊!”


Lexi最贵的包是Celine的一款笑脸包,价值1000刀,“我知道,国内这个包都烂大街了,淘宝RMB100的都有,可我还是买了正品,我觉得值得”




对于这么浓的钞票味道,澳洲市场就算反应慢半拍,也终于还是反应过来了!知道中国人有钱,不知道中国人原来有钱的这么普遍这么深远...


所以近年来,澳洲开发了很多集合娱乐、休闲、最重要还是购物的项目,这准星瞄的谁,就不用直说了吧...




与此同时,Prada, Mui Mui, Gucci等等这些鬼精鬼精的大牌,没事就在悉尼这开个店儿,那设个点儿,勾搭这帮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现金就愁没处撒的中国留学生和移民富二代们...




Vogue澳洲的总编Edwina McCann对此说到,“这波移民潮里,有钱中国人的比例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官方数据显示,之前移民澳洲的那批中国人,除了一小部分政治避难的,多是带着技术来这边寻求一个相对简单安稳的生活环境的,但是近十年来的新移民里则多是被父母供着在这边留了好几年学的有钱二代们...


注意只是有钱,不一定就是富,因为中国人嘴里的富完全又是另一个等级了...




这些新移民们拿了身份在澳洲落定后,一边享受着这边相对舒适的生活节奏,一边也没放弃“买买买”这个根深蒂固的嗜好;再加上澳洲奢侈品在价格上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实惠,但是和国内比还是可承受了不少~


所以就变成了“富二代们”以前国内一年买俩,现在变成喜欢就买没道理;“小康二代们”以前国内看合适了才买,现在基本总是合适,就适时买一买~


总之大家买奢侈品的能力是只涨不减,买奢侈品的数量也是只多不少...




最开始,澳洲智库,对澳洲也有智库,别笑,严肃点


嗯,最初澳洲智库在分析中国人购买力时,更看好的是声名在外的“买买买”中国旅游团,可自从Edwina在一些奢侈品品牌活动上接触了一些华裔VIP之后,才明白了一个趋势:


“没想到真正的力量还是蕴含在吃住在悉尼的华人群体里,这个群体构成很多元,有父母在国内的留学生,有和父母一起新近移过来的新移民,也有父母两边跑主要还是在中国做生意赚钱,把孩子丢给老人和学校的两地族”


但是有一点共识,就是以上所有这些人无疑都是不差钱的...




"奢侈品虽然都是欧美品牌,但是消费的现在全球来看,主要还是中国人,我们听到很多花一两万澳币买一个包的中国留学生,而在当地这种情况真的是少之又少",Edwina说到


当然,并不是说澳洲奢侈品市场的迅猛增势全部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嗯也就70%吧,第二位就属中东友人们贡献的多了...




但是人民币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各大品牌都不得不去专门设定针对海外中国人这个复杂却又多金的消费群体的市场新策略,比如:


Vogue澳洲每年两次刊发中文版本的Vogue杂志,而这本杂志上的封面模特也是一水儿的中国东方美女;




还有近两年,很多之前没有跨入澳洲市场的珠宝品牌,像Van Cleef、Graff都来澳洲开店了,如果不是闻到澳洲这么强势的钱潮,这些店是绝不会过来的


不像澳洲本地有钱人一般把钱花在生活方式驱动方面的消费奢侈品上,国有钱人则“高调的”多,不是去年买了个表,就是今年买了个钻的...




Tiffany筹划在悉尼星港再开设一个旗舰店,这个旗舰店也将是现有所有店面的综合升级版本;


在QVB举办的一场Monards的活动晚宴上,手表零售商展示了一条价值400万澳币的腕表...




所有跟奢侈品挂钩的品牌在澳洲

都见证着两位数增长...

这是一个“钱机”遍地的时代!


简单来说,只要你摸准了中国人的胃口,对准了中国人的喜好,不只是这些固有的奢侈品牌,其它所有品牌都有可能应运而生,成为新一代的奢侈品大赢家!




亿忆悉尼原创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