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妈妈亲述:来新西兰的第一年,我是怎么度过的?

2016年12月04日 新西兰天维网




电视剧《小别离》热播,戳中了无数中国父母的内心。然而,我却属于另一个“小别离”群体——陪读父母。


相比于可以自己出国留学的孩子,陪读群体的孩子年龄更小,需要父母照顾。我在今年年初,加入了这个群体。


女儿七岁,目前就读奥克兰一所华德福小学。


名词解释:华德福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它将儿童的成长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7年。早期教育注重于实践和手工活动并提供利于创新性玩耍的环境。在小学,重点是发展小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社会技能,培育创新和分析理解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始终强调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将价值观融合在学术、实践和艺术追求中。


如今,一年即将走过,感受最深的是:妈妈的状态,会直接决定孩子留学生活的状态。所以,我想聊聊对妈妈来说重要的事情。


 

推荐阅读

可口可乐在新西兰推出新口味!简直棒极了!

NZ最受欢迎豪华餐厅,再挑剔的味蕾也会沦陷!

生活在新西兰的人才懂的12件怪事

✎ 到新西兰旅行的15个理由,戳中你的是哪个?

✎ 这一封写给新西兰的情书,我想寄给你



相比能力,准备更重要



无论你是叱诧风云的商场女强人,还是能搞定一切的女汉子,到一个新的国家生活,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归零!


是的,无论你有多强的能力,一切从头开始。因此,相比于能力,准备更重要。


这个准备,指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所做的各种准备,不仅限于能力。为此,我在来新西兰之前,还专门去上了《如何帮助孩子更好适应新环境》的课程,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堂课反而对我受益非浅。


物理环境

生活在那里,而不是经过那里



基于女儿上幼儿园的经历,我知道物理环境的适应是多么重要。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前的几周,我每天都会带她去幼儿园转一圈,让她知道未来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在哪里……对于要去国外生活的我们来说,说实话,我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所以我决定还是要继续这个做法,在去年先带女儿来奥克兰生活了一个月。


是的,生活,不是旅游。


以未来的学校为中心,对附近的房子、公园、图书馆、超市、购物中心、银行、餐厅、市集等等进行了“深度游”。



我认为,这里是未来我们要生活的城市,所以这样的了解是必须的。必不可少的是要去学校:在哪个教室上课,操场是什么样的,甚至卫生间在哪里,都和女儿一起了解清楚。


而这样的准备,使得我们搬来奥克兰以后,迅速进入了状态。


人文环境

关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我将人文环境总结为两种关系:一是与自己相处,二是与他人的关系。这个准备,其实更准确的说是审视自己。


你是一个可以和自己安然相处的人吗?面对孤独、无助、崩溃的情绪时,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度过情绪的难关?在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里,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护~


然而,并不仅限于此。在新环境里,你能运用当地的语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吗?能够主动的和他人建立友谊吗?有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寻找资源寻求帮助吗?能够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吗?


关于交友,我一直相信“吸引力法则”,做好自己,散发光芒,气场相同的人自然会被吸引而来。我很幸运地和有些KIWI家长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但也能坦然接受和有些家长至今也没说过几句话的情况。



作为陪读妈妈,与老师关系的建立当然非常重要。女儿的主班老师是一个特别open的老师,在第一学期,由于女儿听不懂,我向老师请求提前把下周要讲的故事和要学的课程内容告诉我,我在家里用中英文给女儿先讲一遍。


▲女儿和她的主班老师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提前一些到学校,跟老师沟通汇报一下女儿的思想状况,比如她的担心、顾虑、不自信等等……真诚的客观的告诉老师,让他更多的了解我的孩子,慢慢我发现,他会有针对性的对女儿实施一些教育措施,帮助她融入和建立自信。


心理环境

焦虑是新环境的必修课



心理建设其实是最重要的一关。在新环境下,每一件事情都是新的,人的各种心理应激机制都会被调动出来。来之前对新环境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但来之后,面临柴米油盐的真实生活,我的心里充满了各种焦虑。


这种焦虑在于需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大到买房买车,小到做饭买菜,更不用提孩子生病、开家长会、自己组装家具……以前在国内,爸妈负责接送孩子做饭,我负责工作和陪孩子玩,到了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来做,工作赚钱、陪伴孩子、处理生活的大小事件。



在长时间紧张的状态下,我终于大病了一场。

向朋友哭诉这些不容易的时候,朋友问:这些困难难道你事先都没有想过吗?


不得不说,对于天生乐观冲动的白羊座来说,憧憬美好的生活很容易,想像困难却并不容易。真的要说:到国外生活,和去国外旅游,真的是两回事!


因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包括好的和坏的准备,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语言,勇敢更重要



勇敢是即使害怕,也仍然去做。


刚来时,根本张不开口说英语啊,好不容易张口说,又只能蹦单词,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好。每次出去办事,总是觉得头大,总想逃避,也不敢与人交流,整个人,都是缩着的。


而那段期间,也恰恰是女儿最焦虑的一段时间,在第一学期里,几乎每天都说不想上学,听不懂,也不敢说。


有一次,她告诉我:她每天感觉都像坐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人理她。

听到这话时,我的心都要碎了…我意识到她的状态和我的状态是一样的,瞬间惊醒!


如果我想要女儿勇敢开口说英语、更快适应新环境,那我能做什么?她每天都可以看到我是怎么做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我要勇敢!


于是,那真是一段豁出去的时光。



每天早上送孩子,提前到学校跟主班老师聊,下午放学时,提前到学校跟家长聊,聊着聊着,发现所有胆怯都是关于自己的。


人家知道你的母语不是英语,所以即使只能蹦词,即使语法错误百出,人家并不在意,听懂能交流就行!


就这样,从最初聊完浑身是汗,脑袋发晕,到现在跟任何kiwi聊天都脸不红心不跳,再回望这一路,我知道我已经跨越了那个心里的坎儿。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女儿身上,当我听她流利的用她新西兰口音和房东、同学(都是kiwi)聊天时,我就知道,她也跨越了。


▲女儿在Mount Eden

 

相比孩子,自己更重要


虽然说,陪读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要照顾孩子,但是,作为妈妈本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价值感同样非常重要,这样,孤独的异国生活才不会让你崩溃。


所以,思考一下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无论你擅长烘焙还是画画,无论你的兴趣是园艺还是插花,或者瑜伽普拉提,或者爬山冲浪……你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加入他们,既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能让自己精神愉悦。



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到自己的价值,才不会迷失自己。


我深深受益于自己的爱好-跑步。通常送完孩子,我会去跑上1个小时,偶尔还会跑个半马找找成就感,10月底又跑完了奥克兰马拉松。


跑步,几乎把我照顾孩子、上课之外的时间都占满了,所以,每次朋友说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时候,我总是会告诉她们,忙的实在没时间无聊。

▲10月参加奥克兰马拉松


在此基础上,如果你:能够熟练的开车、做得一手好菜、喜欢自己动手组装家具、有三五朋友在这里,都会让你的异国生活锦上添花了。


我相信,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一年。没有经历过哭泣、绝望和崩溃的异国生活,是不完整的。然而,正是这份艰难,才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作者:小蕾,热爱生活、热衷教育、喜欢跑步的陪读妈妈,目前和女儿生活在奥克兰。本文为天维网琅琊榜投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