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的专业5年后能比过人工智能吗?

2017年07月18日 TIMEZONE




时区作者/ 鬲虫


今天要说的不是磨刀、捏面人、电话总机这种月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快要进历史博物馆的职业,而是聊聊现在天天都接触,但也许明年就再也见不到的人;还有那些风光、热门、或许前途无量,但一掉队就更难以接受落差的“金领”专业。




再见,店长大人


2017年7月8日,第一家无人超市在杭州的街头开业,入口处排起了长龙,一大堆市民在排队等候入场,说明大家对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体验热情都很高。


使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扫码直接进店



各种商品拿起就走,无须扫码支付,无须收银员,系统自动会在大门处识别你的商品,自动从支付宝扣款。



出来了……剁手完成。没人收钱,没掏手机,没掏钱包,没什么感觉。在回家路上,看看自己手机,收到银行扣款短信;查查淘宝,购买记录又多一条。


受影响的只是收银员?老实说,连店长都要失业,因为,平均一个人可以管理至少10家这种无人超市,补货、促销、销售预测都可以靠大数据而不是8年工作经验。


导购?大部分东西,看商品描述、顾客评价、问在线客服就够了,搞不好还可以VR体验3D试戴试穿,直接拿回家免费试用……我逛店买东西就不喜欢一直有人跟在身后,或者那种暗中观察我有没有偷东西的目光。



关我什么事,我肯定不做个体户不做收银员啦。


但是,以后去日本留学,很可能不能靠当收银员来补贴生活费了;你读零售管理专业就要知道不断更新的零售模式了;你读Marketing、MBA 也要比课本教材更有前瞻性、论文选题也不能太OUT了,是不是!?


社会的每一点小变化,背后都可能隐含一个大变革,选择视而不见不仅先机尽失,还可能一不小心跟不上节奏。


我想到这一两年来,广州每月新增的无数家7-11和Family便利店,有种要把所有街角占领的势头,但这个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时代,谁知道两三年后,街上都开些什么店呢。




“正如百年前电电能改变的了很多行业一样,人工智能也正在改变着医疗、交通、娱乐、制造业等主要行业……”



导游和翻译从业者

做好收割与转型准备

在我写《Google 翻译不断升级,外语优势还会是一种优势吗?》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产品;时隔几个月,国内人工智能垂直领域的公司已经开卖同传机了。N种语言的资料包不断update。





在线或者离线的翻译器已经可以安装在每台智能手机中,最新的同传翻译软件虽然距离会议同传以及高水平翻译所讲究的“信、达、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日常场景语言交流问题已经到达不影响理解的地步。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输出国,但与此相反的是,对导游的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


我就问一句,你和你身边的小伙伴,有多久没有跟团旅游了?


与机票、酒店、租车行程有关的APP应用程序已经超过1万个。比价、预定、导航,语音解说和行程规划,甚至分享和求助等等,都可以在智能终端上实现。


导游和翻译类职业从业人员,除了提高业务水平,还要考虑未来可以与什么结合,打造让顾客和雇主欲罢不能的个人能力和品牌。




高薪高智商行业更危险



过去9年,富士康致力打造机器臂生产线,如今昆山工厂已裁员6万人,机器取代了大量流水线工人的工作。


你觉得自己被剥削剩余价值?

对不起,在未来,有一部分人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


机器人24小时不眠不休,不提涨薪不闹跳楼。



比劳动密集型有更大热情让机器取代人工的,是金融行业。


2016年1月摩根斯坦利宣布,第四季度将支付大约1.5亿美元的遣散费,全球范围裁减1,200名员工,包括约470名交易员和销售人员,相当于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交易员的25%。 


今年2月底,摩根大通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在过去两年中,公司的技术支出总额约为10亿美元。


今年3月底,李开复在智融集团C轮融资发布会上说:金融行业80%的从业者都敌不过人工智能,他们在未来的十年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相信李老板给出的数字不是瞎掰,下图截取他预言阿法狗的发展速度的答案第一句,很有底气不怕打脸。



那么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最先取代哪些岗位?


业内人士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信审、建模、底层数据员、分析员等机械、重复、创造性较低的工种。


大家可以考虑一下还要不要选这些专业,因为10年,说快不快,说慢,也就是毕业后几年的事情。




职业快速迭代时期的学习策略


老师教什么学什么?

教材选什么学什么?

不行了


 不经思考的被动学习,等于没学习 


传统上,人生主要分成两大时期:

学习期+工作期


学习期里,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和自身性格基本养成和固定。


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


想要不被时代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这种改变不只是知识,还包括自我认知和性格。


——上面的观点来自《人类简史》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职业会消失,但行业不会 


焦虑不仅没卵用,甚至连必要性都没有。

但不想清楚这个问题就等于坐以待毙。


每个行业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共同规律:

都是建立在人类需求之上。


需求会被压抑、倡导、改变、升级,但是不会消失。


 农业、医疗业——生存的需求 

“麦客”这个职业(听都没听过?自行搜索下)消失了,但农业不会消失。

“巫医”不再流行了,但医疗行业不会消失。


 通信业——信息沟通的需求 

寻呼机总台消失了、黑莓系统开发的失业了,但通信业不会消失。


 建筑业、安保业、消防业——安全的需求 

修瓦片的人转行了,但建筑业总会在。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归属需求、尊重需求 

论坛、博客不流行了,但互联网会继续发展。


类似现象例子无限……

街边卖凉开水的消失了,但是(居然)大把人排1小时队喝喜茶。

短信写手变身微博段子手,再变身公众号爆文写手……


而最古老的职业:教师、医生、妓女、算命先生、厨师,从来没有消失过,甚至连工作方式都没有革命性变化,那是因为,这些职业十分靠近人类从生到死全阶段的需求。


因此,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我们不妨多思考,现在自己在学、在干的事情——

到底满足了人类哪方面的需求?

可以怎样更符合人的本性(例如贪、懒、喜新厌旧)



 从To Do(去做)到 To Be(去成为)


读语言专业的学弟学妹,比起翻译,我更推荐你注重跨文化管理、全球化协作等需要up up 沟通协调适应能力、积极主动因事制宜的方面。


选择商科的童鞋,你需要在学习工作中学会拥有非公开信息。人工智能的强项是对公开资讯的提取、分析以及作出相应决策。如果资讯来自尚未公开的渠道,你就有击败人工智能的机会了。


想选理工科的朋友,未必把目光完全放在IT和人工智能,“热门”是短暂的,但理工科重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会使人受益终生的。李开复37年前即开始做人工智能,从一定程度上讲是生不逢时,但我们怎么能因为一个人“太有前瞻性”而否定ta的选择呢?


毫无意外,被点名的“高危职业”也包括了记者和编辑,美国的Automated Insights公司也开发出自动写稿软件Word Smith啦。


但我也深知文字的力量不仅仅在于文字表面,而是背后的影响力和隐含其中的哲学。


当很多东西连机器人都能do的时候,人类就该去做to be的境界的事情。化To do(去做)为To be(去成为)能力和心境,最好从现在就开始拥有。并非到穷才思变。





时区编辑 鬲虫 

爱折腾爱作 对世界着了魔




参考资料:
1.猝不及防!马云无人超市正式开业,现场火爆!》,公众号线场 id: xianchang9063

2.《你想没想过,你的职业在十年后会消失

公众号职场充电宝 id: ZhichangCdb

3.《人工智能来袭,金融行业迎来下岗潮,4个职业受到冲击》,公众号一本财经  ID:yibencaijing

4.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3/164128.shtml

5.《李开复:未来十年80%的金融从业者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http://www.yicai.com/news/5256989.html


输入红色关键词阅读——

人工智能 | 想加入人工智能领域,应该读什么专业?

艺术管理 | 艺术管理,令你有料有范能筹钱的专业

精算 | 一毕业就年薪50万?奇缺人?关于精算专业你知道多少

娱乐设计 | 美国设计专业学生,作业量惊人背后内有乾坤



各个专业的前世今生

欢迎在读的你揭露真相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TIMEZONE,发现大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时区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欢迎坐标在世界各地的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