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一名香港交换生眼中的中港矛盾

2015年02月27日 墨尔本喵喵


背景:

2014年9月28起在香港发起了一场争取普选为目的的占领中环运动。

2015年二月初,香港屯门出现针对内地自由行旅客和水货客抗议活动;

一周后,又有团体在沙田发起反水货客行动。

昨日,有人伪造彭浩翔脸书,其伪造的脸书截图上以粗鲁的言语骂大陆人是“下贱生物”;随后,微博上出现了还香港人清净的讽刺;今早又出现了减掉港澳通行证的呼吁。中港矛盾甚嚣尘上。

撰稿:

今年1月2日来到香港,1月30日返回墨尔本,在那里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课程设置与不懂粤语的原因,放弃了在香港一个学期的交换,提前回来了。这次香港之行也是预设了目的的,根据自身经历,在下认为很多矛盾都是沟通的问题,只要话说开了都不是事儿。本科期间的台湾交换经历,以及在澳大利亚与其他各国同学的交流深深地印证了这个道理。于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到了香港,期待着像以往的经历一样与各种人交流,解答疑惑,并让对方可以了解他人的背景和想法;或者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激起一场多元文化的头脑风暴。然而,那段时间的生活是不愉快的。

不得不承认,在香港的这段时间的确遭遇了微博上很多人抱怨过的经历。与店员说普通话,他们用粤语回复,但本人对粤语一窍不通,如同鸡对鸭语,不知所云;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也有服务人员会态度不是很好,特别是一些小店,也许进店几分钟了,也没有人前来招呼;甚至还有人会用一副很有优越感的语气说话“这里可是香港哦”。不可否认,在这些琐碎的生活场景体现了香港人难以掩饰的优越感。我甚至有段时间为此感到气愤而苦恼,并开始逐渐忧伤起来。然而,一切都是有缘由的吧。从去年的占中事件到昨晚彭浩翔的脸书伪造以至今日朋友圈一片抵制香港的转发,不得不说,这段错综纠缠的中港矛盾确是于近段时间达到了顶峰。两岸叫嚣着,一副对方欠了自己很多钱的样子。

前段时间香港大学内地生叶璐珊参选学生会,由于共青团员身份被人指责为大陆共产党渗入香港大学的势力,甚至还有香港知名博主发文说无论叶璐珊是不是真渗透,只要来自大陆就是有原罪的这类说法。最后,叶璐珊的团队败选了,这很大程度归因于共青团员的身份。前两天,与一位香港朋友聊了好久,她很认真地询问共青团员在中国究竟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共产党的间谍。当和她解释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前都是共青团员了,这与共产党的间谍毫无关系时她表示有点震惊。通过这件事我才知道香港人对大陆是有着多大的偏见与无知。那这种偏见是如何造成的呢?

首先,笔者承认大家所谈到的历史原因,政治体制差异等等,但我认为陆港双方接受的信息不同,并且都封闭在自己的信息圈子里以至于无法互相沟通理解是导致这一矛盾的另一主因。在“内地儿童便溺事件”炒得如火如荼之时,香港的很多媒体报道这一事件还是预设了立场的。其中两条有观点性的信息非常引人注目,一个说法是“大陆人说这件事情的发生是文化差异导致的”,另一说是“大陆人在网上集结说要来香港便溺”。如果在下是香港人,看了这篇报道,必然会被激怒,并且瞧不起大陆人,因为这段文字明显表明大陆人愿意随地便溺这一子虚乌有的情况,还体现了大陆人对香港人的不满与仇恨。相同的时间段内,大陆人对于儿童便溺也极尽所能地解释其合理性,并转发各类香港人敌视大陆人的文章。以至于很多大陆人都觉得不过是小孩憋不住便溺了一下,你们香港人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而公道地讲,公共场所便溺毕竟是不应该的,大陆人这种感觉自己一点也没错,都是你的错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和媒体的舆论诱导不无关系。

然而事实上,很少有大陆人会去看香港的媒体在说什么,也只有极少的香港人会来看大陆的媒体在说什么。但双方舆论场的话语权掌控者都在截取对方所说的对陆港关系有破坏作用的话,把这些话带着情绪移植到自己的舆论场上。因此,就出现了香港人认为大陆人没素质又敌视香港人;大陆人认为香港人自以为是仇视大陆人,在这样的语境下,媒体的信息传递逐渐强化着这一理念,使得误解越来越深。在占中事件中,双方也以同样的话语传递方式呈现出了对立的阵营,使得陆港矛盾不断加剧。

直到后来,在香港时间待得更久一些,笔者才逐渐发现香港人的普通话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很多人说起普通话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很多在这里生活的大陆人虽然不会说粤语,但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听得懂,难怪与店员说普通话,他们会用粤语回复;继续观察,发现大部分香港人的性格还真不是那么柔软的,在一些客人比较多的小餐厅,服务员冷漠的态度并非针对个人的。这两点也解释了另一个困扰。根据本人对台湾的了解,台湾的媒体立场对大陆的偏见报道与香港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大陆对台湾的新闻截取也是很片面的。但为什么台湾开放自由行以来两岸关系明显有所缓和,而香港开放自由行至今陆港矛盾有增无减呢?这很大程度上与刚才说到的香港人的语言和性格有关。说粤语的香港人与说国语的大陆人沟通起来的舒适度相较于都是说国语的大陆人与台湾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种障碍使得香港人与大陆人在一起沟通的意愿有所减弱。这样就算陆港同胞见面了,很多矛盾的话题因为语言障碍,大家也懒得说,没有沟通矛盾怎么解决呢?另一方面,香港人的个性相较于温和友善的台湾人还是比较强势的,更加急三火四,甚至会不耐烦。而大部分陆客只是旅游在那里稍待几日,不能发现他们性格的本质,将所有不好的服务态度延伸至“香港人瞧不起大陆人”这一有政治预设的观点下,以致矛盾越来越深。

最后,还是把中港矛盾的解决方式归在了“沟通”上。毕竟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对于自家人怀着仇视的心态没有太大的必要。刻意煽动一家人互相仇视更是不应该的。记得去年年末维州大选采访廖嫦娥女士,她作为在澳洲的政治家谈到中港矛盾的时候打了个比喻,如果一个孩子被别人领养了20多年,这段领养经历对孩子一定是有影响的。对原本的家庭产生陌生感也是正常现象,这个时候,香港和中国方面都应该做好协调工作,才能将香港对中国的感情培养出来,煽动仇恨在这个时候是万万不可的。最后,墨尔本Melmel也希望大家都秉持一个较好的心态,客观看待中港问题,最起码不要在这段本已焦灼不堪的矛盾上火上浇油了。



撰文:yyt @ Melmel

原创文章 | 严禁抄袭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