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逾80万在澳华人严重焦虑,为“要面子”他们竟这么做...

2018年07月20日 今日墨尔本


Ella Bache Emporium 周年庆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真好,终于不用再难过了。”2个月前,UNSW中国女留学生S在微博直播自杀,并配上一张血淋淋的手腕图片。


如此绝望气息的文图,让网友直言“心疼”。


在澳华人和中国留学生121万的庞大人群里,S绝不会是仅有的一个。



《中文生命热线可行性研究》


澳洲生命热线(Lifeline)发布的一份《中文生命热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将近7成在澳华人或其亲朋,在受访前3个月曾经历严重的心理焦虑。



这一数据,远超主流社会3倍以上,且不提后者的调查期限更放宽到了过去一整年。


如此看来,在澳华人的心理问题,用“耸人听闻”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南行苦旅,步步劳心。


“两个孩子负担太重,只能送一个回国”


“大的要考精英中学,根本没时间照顾小的。”陈女士有2个孩子,夫妇俩在悉尼各有工作,但自从二宝出生后,两人愈显焦虑。


虽然曾考虑辞职专心照顾孩子,但陈女士说,除了时间与精力问题,家庭经济负担也不小,因此辞职一事只能作罢。


(来源:网络)


2年前,面对抚养孩子的压力,夫妻俩作出了一个不舍的决定:将仅有2岁的二宝送回国内让老人照顾,等孩子5岁了再接回来。


“也许只有等孩子都成年了,才会不担忧吧。”陈女士接受今日澳洲采访时,略显疲惫地说。


与陈女士夫妇相反,为了减轻压力,不少华人把父母接到澳洲,乐享天伦。但育儿理念差异、居住空间逼仄、生活习惯不同等诸多原因,反而可能会产生诸多摩擦。


澳中特别是隔代教育理念差异巨大(来源:网络)


“隔代带孙,同一屋檐下居住肯定有矛盾。”另一位华人妈妈何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孩子的养育方式,她与公婆产生了不少矛盾而深感头疼,但也无可奈何。


抚养孩子是在澳华人最普遍的焦虑来源(图片来源:《报告》)


报告指出,抚养孩子是在澳华人最普遍的焦虑来源(34%)。除了投入金钱,还要给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121万在澳华人计算,逾40万人正因抚养孩子而焦虑不安。


“朋友问我在澳洲做什么,都不好意思说”


“以前工作的时候很自豪,现在只是在谋生。”嫁到澳洲前,Kathy在国内是董事长助理,在公司“位高权重”。可3年前随丈夫来到悉尼时,她的职业生涯就此戛然而止。


因为语言水平、文化差异,她始终无法在悉尼找到一份与国内相当的工作,最终任职前台文员。


“每次朋友问我在澳洲做什么工作,我都不好意思说。”Kathy说。


因工作产生的焦虑中,社会地位的危机感被认为是一个关键来源。


(图片来源:网络)


《报告》显示,许多华人曾在国内担任备受尊敬的职位,例如工程师、经理。可移民澳洲后,由于相关资质不被承认、英语能够不够等原因,不少人只能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职位级别一落千丈,心理落差由此而生。


从事普通体力工作的华人中,高学历更比比皆是。


打工度假者Jerry(图片来源:受访人供图)


Jerry是一名打工度假者,他并不介意在咖啡店、餐厅、农场从事体力工作,可和Kathy一样,他也因为工作感到苦闷,只是焦虑来源有所不同。


“以为大家都是同胞会多加照顾,没想到那么坑。”Jerry苦笑着告诉记者,低至8元的时薪、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连轴工作,让他苦不堪言却无可奈何。


像他这样来自中国大陆的打工度假者,每年在澳洲有5000至10000人,加上港台地区则更多。


在澳华人工作压力仅次于抚养孩子(图片来源:《报告》)



调查显示,工作压力是在澳华人第二大焦虑来源,每100人就有33人承受此焦虑,仅次于抚养孩子。


“无奈父母催婚,寻一靠谱男青年”


 “孤身一人异国他乡,无奈父母催婚。本人未婚,92年出生,寻觅25-38岁男士,希望有稳定收入,人品佳。”


2个月前,女网友Joyce在澳洲某中文网站发出邀请,希望牵手一名“悉尼靠谱男青年”。言语间,不免透露出丝丝惆怅。


(图片来源:网络)


澳洲各大交友网站都不乏华人青年,Joyce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单”在澳洲的苦不堪言,很多人正在咀嚼。


对比起Joyce,从小在悉尼长大的“晴晴”已经放弃了澳洲“市场”,将目光瞄向国内。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经常参加单身聚会,可每次男生都不多,很失望。”“晴晴”说,为了尽快找到真命天子,她和身边越来越多的单身朋友都选择回中国寻觅佳偶。


调查显示,虽然离故乡远隔万里,但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华人单身男女同样躲不过长辈的催婚,这对在澳单身女性而言,是一段集中且突出的“焦虑期”。


春节时单身女性婚姻压力更大(图片来源:《报告》)


每100个受访者中,就有25人因找不到“另一半”而倍感困扰。


事实上,因为语言、文化差异以及人口比例、生活压力等问题,比起国内,异国他乡的择偶难度,会远超国内。


一个人住、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打游戏、一个人喝茶


“每次搞活动时,这些老人因为要照顾孙辈不能参加,很多老人在澳洲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孩子。”一位《报告》的受访者如是说。与同龄人的隔离,让老人深感孤独。


受访者表示,照顾孙辈切断了老人的社交活动(图片来源:《报告》)


“孤独”这个词语在《报告》中频频出现,老人是最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随着越来越多华人移民来澳,专程前来协助照顾孙辈的老人也逐年增加。


调查显示,这些老人多数在60岁上下,部分超过了70岁。为了含饴弄孙,他们中很多人不惜卖了国内的房子、放下一切来澳洲投奔子女。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澳洲的生活并不如想象般美好。他们极易受到心理问题困扰,是一个特别脆弱的群体。


随着孙辈的渐渐长大,老人逐渐感觉到“不被需要”,焦虑情绪更为严重。再加上与熟悉人群的疏远,跟西方社会环境的隔离,孤独汹涌而来。


除了老人,餐馆工人和留学生也是因孤独而焦虑的主要群体。


《报告》指出,因为几乎零门槛、需求大,不少华人初到澳洲时都选择在餐馆打工。但是,工作时间过长导致他们社交和与家人交流受限。


(图片来源:网络)


“每天上班到晚上10点,根本没时间给家人打电话。”小江是悉尼一家中餐馆的服务员,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她说,下班回到家后已经疲惫不堪,连与爸妈沟通的时间都不多,更谈不上社交生活。洗澡睡觉,接下来又是一天的忙累,“我的圈子,基本上就是工友了”。


《报告》指出,餐馆工人的孤独感,还会衍生出赌博问题,这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行业现象,而非个例。


“每天午饭后餐馆停业几个小时,既不用工作,也没有薪水领,不少人去赌场或Club玩,老一辈的就研究马经。”曾经在餐馆打工的M先生说。


(图片来源:网络)


即使不存在上述问题,但孤独感同样存在于留学生Hill的身上。仅有的几个华人朋友因生活节奏不同渐行渐远,自己也难以融入当地青年的圈子。


于是,Hill总是一个人住、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打游戏、一个人喝茶。


留学生Hill(图片来源:受访人供图)


“现在都变成一个肥宅啦!”虽然笑着接受采访,可Hill的言语中却夹杂着些许无奈。


对留学生群体而言,签证和学业是最主要的焦虑来源。



今天你焦虑了吗?仅9%得以幸免


澳洲最大保险公司Medibank调查发现,去年每10个澳人中,就有2人曾受焦虑影响(20.4%)。相比华人社区,这个数据可谓“不足挂齿”。


《报告》收回的208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受访前3个月,68%在澳华人或其亲朋曾经历严重的心理焦虑,27%知道社区内有自杀事件发生。


68%在澳华人或亲朋,受访前3个月曾经历严重焦虑(图片来源:《报告》)



这是一份覆盖全澳各地华人的调查。受访者大部分来自新州(58%),维州次之(34%),其他各州均有样本。


受访者中绝大部分为澳洲公民或持有永居签证者(87%),学生、监护人及临时毕业生签证次之(4%)。为了数据的准确,持有配偶、工作、旅游、难民、打工度假签证及无签证者均纳入调查范围。


澳洲公民或永居占受访者的绝大多数(图片来源:《报告》)


调查显示,在澳华人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家庭与经济问题,其中育儿(34%)排第一,工作(33%)、经济(33%)和婚姻(25%)压力也是极其普遍的焦虑来源。


然而,仅有9%的受访者认为未曾感到焦虑,或遇到焦虑时可以很好地排解。


大部分华人默默承受,只因“要面子”


让人担忧的是,数据显示,对于经历过一段时间焦虑的在澳华人来说,63%在此期间并没有寻求任何帮助。



“遇到危机时,中国人更不愿意得到帮助。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弱点和遇到的麻烦,害怕别人会消极地看待自己,尤其是精神健康问题。”一位受访者说。


受访者表示,“要面子”是华人不愿寻求心理帮助的一大原因(图片来源:《报告》)


“因为‘要面子’,人们不会去谈这些。”Mary Li在澳洲长期从事公共健康和华人社区精神健康工作,也在悉尼西北山区生活了21年,她说,华人社区存在心理问题的最大一个因素就是“面子”问题。


Mary Li(图片来源:《澳大利亚人报》)


另外,因为社区圈子小,与心理咨询师有交集而产生的尴尬,以及担心个人私隐被流出,也是华人对自己心底压力三缄其口的原因。


调查显示,即使寻求帮助,朋友、家人和宗教是主要的途径。其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寻找朋友帮助(57%),家人(40%)、教会(33%)则相对较少。


受访者中,求助专业心理支援服务的少之又少,而一些经由医院转介至心理热线的华人案例,大部分已经处于较严重的状态。


澳洲华人寻求心理帮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朋友、家人和宗教(图片来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群体中,中年女性和照顾子女的妈妈们最有可能寻求心理帮助。


《报告》指出,与全职工作者相比,这些女性拥有较充裕的时间。而且因为忙于孩子与家庭事务,不少人将此看作是远离家庭、摆脱孤独的一次社交机会。因为英语水平低,一些女性也希望通过类似活动与他人交流。



(图片来源:网络)


相反,在生命热线的过往历史中,男性寻求心理帮助的几率非常低。除了缺少时间,他们寻求帮助的倾向也很小。



如何克服心理焦虑?


澳洲抑郁症协会Beyond Blue建议,可以先尝试以下一系列方法来自我控制焦虑。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致,找到最适合的方法需要时间。


1、深呼吸。当你焦虑时,呼吸会变得更快、更浅。尝试故意减慢呼吸,慢慢吸气再呼气,并且分别在内心从一数到三。


(图片来源:网络)


2、渐进式放松肌肉。找一个安静的位置,闭上眼睛,从脚趾到头部慢慢放松。保持张力3秒,然后快速释放,可以帮助减少伴随焦虑产生的肌肉紧张感。


3、停留在此刻。焦虑可以使你的思想处于一个尚未发生的可怕未来,通过联系冥想,可以让自己回到原点、停留在此刻。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身心活跃,健康饮食,亲近大自然,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减轻压力和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助于减少焦虑。   


(图片来源:网络)


5、接近让你焦虑的事情。躲避或者会让你短期缓解焦虑,但从长远来看只会更加严重。尝试接近让你焦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很小的方面。了解更多之后,也许你能克服它。


6、多想另一种可能。焦虑会让你高估危险并低估自己的处理能力。面对焦虑时,多想想另一种可能,而不是直接想到最糟糕的情况。


7、专门腾出时间焦虑。每天晚上花费10分钟,将让你担心的事情写下来,或在头脑过一遍。专门腾出时间来焦虑,其他时候你就可以不再忧心忡忡了。


(图片来源:网络)


8、了解你的焦虑。把一天中最好、最坏的时刻及原因记录下来,找到焦虑的特点并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


9、向他人学习。 与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焦虑的人交谈,这可以减少孤独感。


10、善待自己。 请记住,即使感到焦虑,并不代表你脆弱、你逊色,这个时候更要善待自己。


如果焦虑难以自我控制,则需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 下面这些方法或者可以帮到你:



(图片来源:网络)


澳洲生命热线Lifeline:可拨打131114(24小时*7天);也可登录网站www.lifetime.org.au寻求在线帮助。


澳洲抑郁症协会Beyond Blue:可拨打热线1300224636(24小时*7天);登录网站www.beyondblue.org.au可选择在线聊天(3pm-12am*7天);也可在网站中向工作人员发送邮件,将在24小时得到回复。在网站中选择加入论坛,也是缓解焦虑的好办法。


如果生命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应立即致电000。


编者后记


还有个简短的小故事。


3个华人家庭“老友记”,海边度假。


酒后微醺,3名丈夫拎着酒瓶避开妻儿,月下坐海滩一角各诉愁肠。


没多久,便抱头哭成泪人。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南行万里,异国他乡,华人在澳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本在预期之中。


但数据的触目惊心,却让人始料不及。


如何才能真正“融入”,放缓脚步,感受澳洲生活的轻松惬意?


没有标准答案,唯各自修行。


扛不住了,就大哭一场罢。



yy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