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分享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呼吁:对孩子就得管严点

2015年09月14日 SK英国皇家少儿英语番禺校区



宽松不是为所欲为

  都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美国人对孩子的宽容,似乎也很出名。同事中曾有携幼子来美上学前班的,行前有邻居对孩子说:这下你舒服了,美国学校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上学没两天,被老师请了家长,告状说该小子上课不听话。老师还说,几乎每个外国孩子对美国都有同样的误解。不错,美国教育是主张宽松,但我们并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只是希望培养他们的自律。
  话虽如此,但小小年纪让他们自律,哪里能一蹴而就。据美国教育专家的调查,近年来美国孩子的“不当行为”日益增多,具体表现为孩子对成人世界的纪律、奖惩全无概念,任何时候都如入无人之境,惟我独尊。于是在公共场合也是一副旁若无人的架式,大声尖叫、笑闹、乱跑,拉拉扯扯。  
这还罢了,有个年轻母亲如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日带5岁儿子去逛运动商店,儿子突然盯着一个中年胖妇人大声说:“妈妈,你看那人怎么那么胖,她肯定不锻炼,来逛运动商店干吗?”可以想像,这位母亲当时的尴尬,已远非笔墨可形容。
  这一问题已引起家长和儿童教育专家的共同重视。2001年,膝下有三个女儿的格里高利太太发起成立了“礼貌儿童基金会“,其宗旨是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礼貌待人的好习惯。不过两年时间,该基金会旗下已汇集了不少美国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
  过分强调自我,造成孩子举止粗野
  根据“礼貌儿童基金会”的研究报告,造成孩子们缺乏教养、举止越来越粗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会风气使然。报告说,彬彬有礼的习惯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素质———自我控制和为他人着想。而美国社会多年来强调自我价值,过分提倡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结果是造成他们的自负,同时根本不会为他人着想。
  其次是缘于为人父母者力不从心。在美国人的
  观念里,学校老师是不管学生的行为举止的,通常教育局招生办的墙上都贴着一排大字———“孩子的举止是父母的责任”。以前美国家庭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赚钱养家,母亲相夫教子。但近几十年来,女权运动长盛不衰,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即使在结婚生子后也不愿放弃大好前程。多数为人父母者都忙碌而疲惫,他们自然少有时间和耐心关心子女的行为举止,
  这种父母心中充满负疚感,对孩子的宠爱多于管教。
  对传媒的负面影响,报告最有微词。报告指出,孩子们对电视节目的信赖和模仿超过成人的想像,特别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节目。而在这些节目中,举止粗鲁的儿童形象随处可见。在很多儿童影视剧中,成年人被描绘得慵懒、愚笨、百无一用,而儿童却无比“英明”,无论何时何地孩子与父母发生纠纷,最后证明孩子总是正确的。从《小鬼当家》中那粗心的父母、蠢笨的窃贼,和聪明、勇敢的孩子的对比就可见一斑。而这种模式的影视剧在美国俯拾皆是。
  对父母不能直呼其名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朱迪·曼德尔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专文,强调对孩子的行为举止要“从婴幼儿抓起”,并开出如下“药方”:孩子一出生,就要言传身教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父母也要用“请”、“谢谢”之类的字眼与他们交谈。如果小宝宝打个喷嚏,千万不要觉得好玩而去逗他,否则只会助长他的恶作剧心理。
  及时对孩子提出表扬表扬不能空泛,要“就事论事”,比如不要说“宝宝今天表现不错”,而要说“宝宝今天帮小朋友搬椅子,真不错”。对孩子的不当举止,也要及时、明确地指出来。
  教会孩子尊重长辈有段时间,美国孩子以直呼父母或亲朋的名字为时髦,
用以强调自由平等,并一度被广为传诵———似乎我们国内也曾夸赞过一阵子。
曼德尔说,这容易使孩子缺乏对年长者和权威的尊重,导致莫名其妙的叛逆心理。建议在家庭内还是要使用传统称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对父母的朋友,应加上尊称:先生、夫人、小姐或女士。如果为了表示亲密,可以沿用殖民地时代美国南方的传统,在尊称后直接加上他们的名字,而不是姓。比如杰克先生,南希小姐之类。要手把手地教孩子举止得当曼德尔认为,在一家人参加大型活动,如婚礼、聚会之前,是培养孩子举止的最佳时机。可以设想一下其中的场景,引导孩子预演一遍。要尽可能教他们细节,比如怎样跟长辈打招呼,如何坐位子,如何喝汤不出声,教堂音乐响起时要保持安静等等。不要只是泛泛地要求孩子“表现得好一点”,因为孩子心中的“表现好一点”,可能会跟父母的要求相距甚远。
  为了使父母们确信上述建议的重要性,曼德尔还拿出一项最具说服力的数据,即根据统计结果,成功因素的85%来自良好的社交能力,而不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教育水平或聪明才智。做一个绅士或淑女,对孩子的成功格外重要。

SK英国皇家少儿英语

小贴士


SK官方微信号每天为您推送精英家庭活动教育亲子生活类文章,新朋友可搜索“pyskedu”进行关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