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行政区划为几级的?州以下有哪些行政区划?

2015年09月01日 美国留学那点事


点击上方“美国留学那点事”关注我 探寻大洋彼岸的点滴


硝酸铵/知乎


美国行政区划极其复杂,简单总结一下要点吧。

首先要声明,美国几乎是一张白纸上开始建立的,和中国、欧洲等故老相传的区划体系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存在两个核心概念:一、州权;二、分权/自治。可以说所有政府权力都源自于州,联邦政府是各州联合后立宪的权力让渡,州以下区划都是从州获得授权。另一个角度又可以说所有权力源自于居民,各级政府都是这一权利的横向切割,三权分立等则是纵向切割;所以局部地方的区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意见。——以上均为理论,实际上现代以来越高层的政府权力越膨胀,美国联邦政府尤甚。

衍生出的结果一是“交错”,并不像中国、法国等单一制国家一样,所有权力从国家一层层分下来,而不是不同权力有不同的源头,落实在地理区域上有重叠也有偏差;结果二是“例外”,没有一套全国统一的体系,不同州情况差很远,也可能具体到一个小市镇,居民们决定出来的行政或区划形式非常特殊。这里只能总结这些结果的大致情况。


具体来说美国行政区划,在州以下主要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套体系并行。

前一套自上而下的体系是:(State)——(County,另有些等同于县的单位如全国41个独立市或“州辖市”,及路易斯安娜的堂区Parish,阿拉斯加的自治市镇Borough)——个别州的“”(Township;不过另一些州Township不是这个意思而等同于Town)。这一体系基本覆盖所有土地没有遗漏(阿拉斯加另论)。后两级区划的权力都来自于州的让渡或分割。

后一套自下而上的体系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投票同意建制(incorporate),然后州授权成立“建制地区”,称呼则不一定,根据州法律和居民意愿综合而定,包括(City)、(Town,也有用Township的)、个别州的(Village)和“”(也用Borough这个词)等。这一体系的权力理论上来自居民联合和州特许授予(例如选市长、管理市政、以及最重要的税收!),但另一部分权力可能仍由县负责(例如人口登记、土地测量);还有可能两者合作的(例如警察、消防);此外还有些权力体系,独立于县-乡或市-镇体系但可能与之均存在合作(例如教育有校区区划体系;交通常归联合成立的交通局管——有时这些独立体系还能跨州,例如著名的纽(约)新(泽西)港务局负责大纽约地区的机场、多条桥隧、一条跨州通勤铁路和很多条公交线路)。

第二套体系没有覆盖全部土地,没有设立市镇村区政府的地方就叫非建制地区,各种事务由州、县或其他机构直接管理,也可能会由居民自发组织形成一些机构(但不是正式政府)管理。很多非建制地区是乡村偏远之处;但也存在不少非建制地区人口非常密集、城市化程度很高、也有了正式公认的名字,只是没有政府而已。一个国内可能比较熟悉的非建制地区的例子是拉斯维加斯大部分赌场所在的天堂“市”(Paradise)——其实它没有建制,紧贴但不属于拉斯维加斯市,而且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市”,不过名字得到了州政府正式认可。另一个估计也有很多人听过的是斯坦福,大学承担了不少政府的权力,没有正式名字(但大家自然就用大学名称呼了)。至于黄石国家公园之类当然也没有建制,少量居民事务也由州、县政府授权给联邦政府公园管理处了。美国人口调查局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方案划分和命名全国的非建制地区(人口调查局指定地点,Census Designated Place, CDP);通常会被大家沿用,仿佛形成了一套准“区划”体系。

两套行政区划体系是并行交错关系,并非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说,市大于县或者县大于市的说法都不对。题主问美国行政区划是几级的,答案是真没法说;再问美国的县相当于我国的哪一级行政单位,答案还是没法说可能相当于县级吧……


具体讨论下体系交错性在地理区域上的体现:

不少建制市太大了,部分边角蔓延到原本的县外,但依然是多方分享权力或者合作:市政都归市政府管,人口登记什么的住在哪个县就归哪个县政府管。有时候大市占据了县的全部面积,依然同时存在市政府和县政府,各管各的事;不过此时通常会有市县融合的情况(例如旧金山、费城),同一政府肩负双重责任。还有更诡异的情形:某占据全县95%面积和人口的大市和县政府融合了,但剩下几个完全是嵌在大市里的小市拒绝融合,那么那个融合政府负责95%地方的市权力和100%地方的县权力,但剩下5%地方的市权力是小市保留的(但很可能会向县-大市融合政府付费租用市政服务)。

(新英格兰地区的县权力弱化,部分县甚至只是地理概念没有政府,而镇政府权力增强取代了很多县权并几乎覆盖了全部土地。镇之下镇中心等处往往还可能会设置建制镇中的双重建制村,所以也可以视为州划分为镇,大镇重组为市、小镇可能内部再设村。——如果你被搞晕了,那么请无视这些细节,记住本文反复强调的美国区划中出现的两字就对了:“例外”。)

市划分为区或是社区(Neighborhood)那是各建制市自己的事了,不算在区划体系里。

州县(乡)体系和市镇(村区)体系之外的其它各种体系中,最重要的之一是12年义务教育相关的学区区划体系,因为它切实和居住点相关(同时也和房价极其相关),而且教育也可以算成行政的一种了。大致上,学区区划和县的区划会有很强的关联,大县通常不重叠不遗漏地划分为多个学区,小县可能组成联合学区;但同样的,充满着各种例外。

除此之外,还有联邦选区、州选区、司法区等等区划体系(不能叫行政区划体系),另外美国邮政设置的邮编区也很重要。这几套区划体系源头上都是彼此独立的,不过会相互借鉴、常常重合;其中县这一行政区划往往对其它区划起到引导性作用。中国也有些类似情况,例如海关关区、审计署审计区就和行政区划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显著受到行政区划的引导性影响;另外中国正在初步尝试司法区划和行政区划独立,不过未来会如何发展暂时还看不太出。


再说说城市的发展。

县是州的分割产物,只会有重新划分调整,不会有扩张的概念。但建制市镇则不一样,源自于人口聚集,有扩张或衰落的变化。

美国大城市多半都经历过一个 人口聚集——建制——人口继续聚集超过市域——扩张合并周边非建制区或者小建制市镇——后两步反复进行 的过程。扩张过程通常充满了各种游说扯皮冲突妥协。上面所说的担负95%市政府和100%县政府职能的融合体就是妥协产物之一。一般来说,合并的主要好处是能统一规划,享受更便利的市政条件(道路规划、垃圾处理等等);这也是大城市吸引鼓动周边地区合并的主要动力和手段。但不好或者难以合并之处也有,最要命的往往是税收问题无法令所有人满意;此外还有某些政客煽风点火搅和流产的可能(例如某大市和小市合并本来会是共赢,一帮黑哥们上街抗议这稀释了小市的非裔人口比例……);以及还有更多可能:据说天堂“市”不肯合并到拉斯维加斯市除了首要的交税问题之外的另一个原因是虽然内华达州允许但拉斯维加斯市禁止OOXX有偿交易……

这样的城市发展过程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市界犬牙交错,下面贴个洛杉矶县的地图。红色部分是洛杉矶市,灰色小块是其它建制市或建制镇,白色部分是无建制地区(但城市化程度可能一点也不差,特别是嵌在洛杉矶市和一群小城市里那几块)。一般如果有人说住在洛杉矶通常是指住在大洛杉矶地区,未必是洛杉矶市。这个例子中的市镇没有超过县域的,但其它大城市以一县为主、跨越多县很常见。(再次强调:县并不是高于市的区划层级!两者是州权的不同授权方式。)

(来自英文维基条目:Los Angeles

非建制地区一旦合并到建制城市之后之后重新分离很罕见,小城市合并到大城市之后再度分离偶有发生。易合难分的原因一是市政管理是非常细致的,一入都市深似海,融合之后再要切割开真的不太容易通过;二是有时有州级法律问题(弗吉尼亚先搞过“切块设市”后来又搞“母县合并”,惹出不少麻烦,现在的38个“州辖市”中有三个比全国很多县还大、到处都是乡村甚至无常住居民地带;相对的,又有个阿灵顿县比全国很多镇还小、100%城市化)。——这一点上,我觉得权力集中是一种大趋势,毕竟已是现代城市文明阶段,不是上古乡老自治社会了;就像美国联邦政府权力也显著压过传统州权好多年。

相对的,市、镇政府也可能破产,此时有可能撤销建制,回归只有县管的状态;县政府也有破产的先例,州政府会包场或者提供援助;但这些情况下很多政府服务都会大幅度削减伴随各种额外要求。州政府目前没有破产过,要发生美国就大事不妙了;联邦政府应该也不会,不然大事不妙的是整个世界……


基本就这个样子吧,略掉了很多细节;也主要只讨论美国本土,那些美国联邦政府操心层级的外岛和太平洋岛国暂时不管了,阿拉斯加、夏威夷和“准州”波多黎各的各种特殊之处也没提。总之要留意一件事:美国的区划最大特点就是“存在例外”。


P.S. 美国按人口的前三大城市无论何种标准都是一样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但第四大城市按不同标准有不同结果:按建制市严格界限是休斯顿、按连绵建成区是迈阿密(大迈阿密)、按大都会统计区是达拉斯(达拉斯-沃斯堡大都会统计区)、按首级统计区是华盛顿(华盛顿-巴尔的摩-北弗吉尼亚联合都会统计区)。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美国行政区划的复杂性。——话说我个人真的很佩服美国人口调查局,以及非常理解手工年代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要花八年完成最后间接逼出了IBM成立这事。


最后,纽约市是个大奇葩,本文刻意没有涉及,考察美国市镇行政区划体系请尽量不要拿它作为参考。

最后的最后,弗吉尼亚也是个奇葩,考察美国州县行政区划体系也最好不要将它当典型(我会透露黑哥们上街那事当年就发生在里士满旁边么……)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从全世界角度看,美国行政区划是奇葩中的奇葩(原因参见第二段),千万不要随便说什么“国外都是县高于市”、“外国的市都不管乡村”。外国≠美国。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来说出你的故事,有意外惊喜:

[email protected]

合作请直接回复,我们会尽快联系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