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观 陈冠希,商业成为了他的救赎

2015年12月03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文/韩松落)


专做青年文化的VICE拍摄的《触手可及:一部关于陈冠希的纪录片》刚刚上线,就空降热搜,该片首日点击次数破900万。制作组在三个月时间里,对陈冠希进行了19天跟拍,辗转洛杉矶、香港、天津、北京、上海、东京和温州等地,着重记录了陈冠希的各种工作状态。




11年前,陈冠希投资250万港币开了一间专营潮牌服饰的公司,如今,这家公司每年大约有一千万美金的营收。“隐私照”(我倾向于将爆发于2008年的那件事称为“隐私照事件”,而不是“艳照门”)事件爆发后,他宣布“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此后,这家公司几乎支撑了他的大部分生活来源。所以,他在采访中说,如果没有这间公司,“我会很瞎”。他对这间公司是全情投入。整个纪录片中,他都在谈生意,每到一个地方,不是在找面料商,就是在找设计师。片子记录了一段他和顾客见面的情形:在去自己的服饰店之前,他发了一条微博(他的微博有2300万粉丝),闻讯赶来的年轻顾客,在门前排起长队,有个女孩用非常夸张的语气说:“他是我的男神!”


这好像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陈冠希——道德败坏,人人喊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个陈冠希,不仅做事靠谱,而且甚有成效,在商业世界里有数量巨大的拥趸。的确,在“潮流盛世”中,陈冠希从来都不是“过街老鼠”,反而被外界贴着“时尚风向标”的标签。他热爱嘻哈文化,希望成为嘻哈文化本土化过程中的媒介,他能接受许多前卫的创意和设想,并且身体力行。当初,他的歌《谣言》录好后,准备拍摄MV,导演提出创意,希望拍摄他吃苹果的情景,然后倒放,最后呈现的效果是一个苹果核在他口中,逐渐从残缺变为完整的苹果。他欣然接受了这个在当时看来有些另类的创作,毫不犹豫。换做别的明星,这个创意得到认可的可能性非常低。



这是青年文化的生产者该具有的品质:我行我素,有想法,有鉴赏能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至于他私下里干过什么,似乎很重要,却也不重要。如创作人张贼贼所说:“每一时间段的八卦新闻,最后都会变成增高的尸骨”。人们感兴趣的只是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在网上购衣时,我无数次地遇到“陈冠希同款格子衬衣”“陈冠希同款鞋子”“陈冠希同款T恤”,更离谱的还有“陈冠希挨打时穿的蓝外套”,并一律辅以照片为证。他的美誉度可能低于别的明星,但他的“淘宝指数”恐怕要排在众多明星的前列。


所以,真相大抵如此:一边是人们在某种道德标准的约束下,常常对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达出异常愤怒;另一边,人们却在某种欲望的驱使下,用消费行动表示着自己的喜爱。网络上流行的“口嫌体正直”可以准确地概括这种情形。


“隐私照”事件在当时引起的轰动,远远超过我们所知所感。陈冠希接受《TimeOut》采访时说的话,应该可以最恰当地描述他当时的狼狈:“我曾经像个非法移民一样,藏身于汽车行李厢里几个小时。我不得不随时躲开记者们。曾经有一次,500个警察包围了我的汽车。我曾试过被警察告知即将被捕。我曾经在警察局里5—6天没有合眼……”即便这样,这些关注,最后还是被引流到他的品牌上。他曾坦言:“这件事情(隐私照事件)之后,反而更多人来看我的店。”并声称,“商业是我的救赎。”


▲视频:陈冠希纪录片《触手可及》——回到原点,时长22分05秒,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所以,许多明星在不光彩的新闻被曝出,并且遭到万众讨伐之后,还是悄悄复出了,只是方式不同。因为,娱乐资本需要他们,娱乐消费者也需要他们,人们对他们的“娱乐需求”,大过“道德评判需求”——明星的私生活是私生活,终与己无关。人们清楚地知晓这些道理,只是在某种舆论形势的推动下,还是会在理性的道德和感性的需求间摇摆一段时间,直到风头过去,再重新选择。


商业世界有自己的标准,也有自身的清洁机制和治愈机制。它在情感和道德之外,在主流倡导的审美和爱恨之外,对“孽子孽女”一视同仁,也会给那些适应复杂世界的人留下一条生路,用世俗生活,弥合许多裂痕。对于陈冠希来说,或许做个商业上有用的人,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打量。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视频:陈冠希纪录片《触手可及》——成为陈冠希,时长21分51秒,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陈冠希2004年主演电影《新扎师兄》。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