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没有3.15?

2016年03月16日 太和美国移民法律资讯




美法纵横 王太和主持



每年3.15都能揭露一大批黑心商家,从冒充“意大利原产”的家具,到忽悠疗效的“藏秘排油”,甚至是引起举国震惊的苏丹红、毒奶粉、塑化剂,都是国人心头抹不去的阴影。反观美国,并没有官方制定的“打假日”,却鲜闻类似消息,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杯咖啡引发的血案

1992年,79岁的里贝克女士在饮用麦当劳外卖咖啡时不慎将咖啡洒出,造成大腿、胯部等处三度烧伤。里贝克起诉麦当劳的咖啡过热,新墨西哥州民事法院陪审团一审表决麦当劳赔偿里贝克287万美元,此后麦当劳提出上诉,但双方最终在二审开庭前达成庭外和解,据知情人透露,最终赔偿可能在60万左右此案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


虽然当时麦当劳纸杯上已引有热饮烫口的提醒,里贝克的律师称麦当劳外卖咖啡温度过高(82-88摄氏度),容易造成烫伤,属产品缺陷,且饮料杯上的提示语还不足以引起消费者注意。这一诉讼对麦当劳的品牌形象有不小的冲击,而全球麦当劳也因此全线调低咖啡温度




麦当劳咖啡天价索赔案看似“荒唐”,却体现出美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在美国,大部分商品都享受一定时间内的免费退货,只要商品没有明显老旧或坏损,哪怕包装已拆开也没关系。




特别是以无条件免费退换货为服务特色的大型连锁超市Costco,对消费者退货的包容度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哪怕是买了食品,尝过后觉得味道不好,也可以拿着半袋零食、半瓶饮料要求退款,营业员永远笑脸相迎。


在网络购物无比发达的现在,像Amazon.com、Nike官方网站等大型电商,都会在寄出货品的同时附上一张退货邮寄单,试穿试用后不喜欢、不合适,只要装箱贴好邮寄单,就可以交给快递员免费退掉,并不比在店里买东西麻烦。




在中高档西餐馆,服务生都会在客人就餐时多次询问客人是否满意,如果客人对某一菜品不满意,向服务生抱怨,餐厅可能会将菜品拿去重做、退菜或免掉这道菜的费用


尽管美国商业环境良好,商家售后服务好,也难免出现一些与商家沟通无法解决的问题。像贝克案这样对簿公堂的极端情况比较少见,一般的投诉可以通过Better Business Bureau (BBB)进行。



BBB中文译名为“商业改进会”,是一个职能类似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非营利性组织。BBB无权处理被投诉的公司,但它会发布公司资信报告和欺诈警示,是美国民众在做消费选择时的重要参考,因此企业对BBB接到的投诉都会给予积极回应。


除了各种民间组织外,健全的法律制度更是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保障,美国大名鼎鼎的《柠檬法》就是一例。


《柠檬法》(Lemon Laws)

柠檬法的名称由来,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乔治•阿克罗夫教授在1970年时发表的论文《柠檬市场:质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论文中用不同水果代表质量参差不齐的新车和二手车,主要讨论了汽车交易中消费者与商家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所处的劣势地位。“柠檬车”也成为问题较多的新车的代称。


《柠檬法》规定,汽车买主在出现一些严重质量问题时,可要求厂商无条件退款或换车,相关规定逐步从汽车销售领域延伸至各类消费品。同时,美国联邦以及州政府也设立了各级消费者权利保护机构,使得相关法规能够有效贯彻实施。




市场的竞争使得商户为争夺客户,对消费者的权益做出了很大让步,而美国消费者的成熟理智也是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像免费退货、退菜等一旦被消费者当成“策略”,东西用过就退,那还有谁会花钱购买呢?只有在消费者与商家的良性互动中,消费者群体的权益才能得到最大化。


健全的法律体系,活跃的民间维权组织,成熟的消费群体——有了这三点,消费者已不需要盯着一个一年一度的打假日,小问题协商,大问题投诉,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圆满解决。美国市场的先进经验,希望能给国人一点有益的启示!



往期精选


根本不是作废!解读美国十年签证新规

科谱:正确打开报税的三种方式

3年OPT终到手,H1抽签不用愁

美国购房大起底!

要有效不要喧闹,拿什么拯救梁警官?

美国投资移民仍是50万美元

苦等绿卡的中国留学生们的好消息!

没有黄牛党,排队有可能——美国就医的基本程序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