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小学那些事:睡衣派对

2016年07月06日 NAA新西兰澳大利亚留学申请


我希望我的女儿每天都快乐,每时每刻都快乐。每天她的眼睛里都要有神采,嘴角有微笑,轻声哼着歌,身心轻松愉悦,自得其乐。

作者:新西兰华裔妈妈李军
《我送女儿进常春藤》

夏天到来的时候,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来临了。这个学期学校会举办"PJ Party (睡衣派对)",整个派对的意义在于模拟睡前的状态。个人认为它有一种隐含的示范作用在里面,有可能是不好意思直接“告诉”家长应该怎么做,所以就通过这样一个形式,让孩子和家长都参与其中,回家后可以仿效。果真如此也算用心良苦。不管如何,我和女儿对此是翘首盼望,尤其是女儿,很早就在为自己穿什么睡衣考虑了。


女儿对睡衣的选择很在意,我奇怪她小小的年龄,怎么会有如此的想法。现在想来,女儿是一个快乐的孩子(至少我这样认为),那么她也一定很喜欢睡觉前的温馨时刻,而一件好的睡衣会让她更快乐。为什么不呢?女儿这时才七八岁啊。当大多数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做决定的时候,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则己经开始倾听女儿的意见了。


女儿在睡衣和睡袍之间有点举棋不定,问我的建议。我根据气温和晚上的特点,认为她穿睡衣要好过睡袍,睡衣分上衣和裤子,活动方便,又能保暖,因为奥克兰夏天的晚上还是挺凉的;再者睡裤能挡住腿,脚上再穿双袜子,就不怕蚊虫叮咬了。女儿最怕蚊虫叮咬了。女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是鼓励她再去打听一下朋友们都穿什么,因为我知道她不想太与众不同。女儿问过了朋友们,好像穿什么的都有,一时也很难分出高低,最后我让她自己拿主意。到了最后时刻,她还是选择了穿睡衣。我们俩参加活动通常都会稍早一点到达。所以我们到达时,看到的孩子不算太多。又过了一会儿,大批的孩子和家长才纷纷到来。我一看他们的穿戴立刻为自己感到难为情了,因为人家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穿的睡衣裤或是睡袍,而我则是上班的衣服,还背着一个正式的手袋,太有点格格不入了吧,可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PJ Party”,我也不清楚要穿什么来啊,我以为就孩子们穿睡衣就可以了,看来我想得太简单了。既来之则安之。我跟女儿解释了一下,女儿并不在意我的穿着,看到这么多好玩的事儿玩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想这么多啊。


“PJ Party”的环节很多,有读故事,有全家欢,就是一起做游戏,还有真人演绎的故事片段,孩子们穿着书里人物的衣服在表演,有的还在夸张地表演刷牙、换衣服什么的。学校的老师也穿着睡衣,和学生们一起做活动。因为是晚上,所以我尽量跟着女儿一起行动。到了一个教室改成的很大的“睡房”,地上铺着垫子,估计是老师们自备的道具。老师在中间,正绘声绘色地读一篇故事,学生们自自然然地或趴在地上,或围在他身旁,或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听着他的讲述。女儿自然地走过去、坐下,也跟着听了起来。


我在靠近门口的那边站着,后来也坐在地上,看孩子们听故事。有多少年没这样听过故事了。有人声情并茂地给你讲一个有趣故事的那种轻松的、自如的感觉,真的是久违了。我总是太忙,在国内忙于上学、考试、工作、生孩子、考雅思、出国;出了国还是忙,忙上学、忙工作、忙这忙那,最后把自己这颗心给忙忽略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从容”的力量。是的,从容!女儿是从容的、自然而愉悦的,而我不是。我没有女儿那种自自然然、浑然天成的心态。她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每天沐浴着阳光,唱着歌。


这次"PJ Party”对我和女儿睡前的活动显然有着很大的指导性意义,因为女儿L动辄就说“PJ party上做过的”。她也希望我给她念故事书,开始我读得并不好,有时候是忙,她要等;有时候是有不认识的单词,反过来还要问她。时间长了,女儿就说:“算了,我读给你听吧。于是,我就有福了:听着她清脆美妙的童音给我读故事。女儿读书有个特点,就是声情并茂,仿佛在现场表演一样,真实感颇强。女儿在给我读书之后,对书的记忆力令人称赞,不敢说“过目不忘”,但至少是记得非常牢固。多年之后,当我学了“全脑思维”才明白,这种就是“全脑学习法”。女儿在读的时候,用左脑的逻辑、条理,加上右脑的情感和目标(读书给妈妈听),形成了全脑发展。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女儿给我读完书,很开心的样子,而我的目的就是要女儿快乐。只要女儿快乐,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