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狂赞“中国创造”,有些你可能从未听说……

2016年07月06日 加拿大留学生会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你还记得BBC记者砸张家界玻璃大桥的新闻吗?



 

这是BBC三集纪录片《中国创造》(Design in China)中的一幕。最近BBC公布了第一集视频,其中介绍的中国创造,有些已经家喻户晓,但有些仍能让人惊叹不已。

 

视频开始,是一股浓浓的传统中国画风,从太极,到自行车,到古建筑、到中午的火锅。




随后,整个故事画风一转:除了吃一顿火锅,你还可以用手机点外卖。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网上叫外卖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方式,但对于BBC的记者来说,却惊叹于一款手机软件有如此多的功能(整合了吃喝玩乐等诸多功能),相当于Facebook+WhatsApp+Twitter的集合,当然还有如此众多且整齐划一的 “送餐小天使”。




这位记者亲身体验了便捷的手机订餐服务。




BBC报道,中国在下一盘有关创新产业的大棋,在中国,有1600处创新孵化器。BBC记者还来到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参观了他们的投资的产品,并且使用了其中一款软件——美图软件,据称这款软件全球每个月有27亿人使用,其市场估值高达30亿美元。




在中关村大街上,数量众多的咖啡厅,几乎每个咖啡厅都是一个创业项目孵化器,楼上还有给创业团队提供的办公区,前三个月免费。




接下来是见证炫酷技术的时候。BBC记者来到了一家名为“格林深瞳”的公司,这家公司的领导者是谷歌眼镜的合伙人。

 

这家公司擅长3D电脑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依靠一整套视觉识别系统,其设备能够识别特定区域人们的动作状态,这类产品最适合银行。比如,这套系统可以提示:这个人是在奔跑(这可能意味着危险)还是正常行走,是否位于敏感区域,是否有人倒地等等。




这位BBC记者笑称:如果要抢劫这家银行,动作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还不能让人倒地。




除了应用于银行,这家公司的识别系统还能找到被盗车辆——不是通过车牌,因为车牌会被更换——而是通过车上的标记、划痕、贴纸之类的细节。




除了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和大学重地,远在西部的城市,也在努力创新。

 

另一位BBC记者来到了位于四川成都市的电子科技大学,这所大学的机器人技术在全国处于一流位置。其开发的一款配备人脸识别的警车,未来甚至可以在120公里的时速识别60米范围内的嫌疑犯。




BBC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她最感兴趣的是这位:




对,这就是曾经和李克强总理打过羽毛球的创品机器人。




BBC记者也与之展开了对战,但没有悬念,她败了。



这款机器人的眼睛是位于球场后面的高清摄像头,电脑会根据眼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以确定球会落到哪里,然后再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给机器人,它的手就是羽毛球拍,收到的信息要精确到毫米,才能让机器人回击。

 

随后镜头又拉回北京,BBC记者体验了中国人的无人驾驶汽车,但他也不忘吐槽无人驾驶在中国遭遇的困难:堵车以及行人的过街习惯。




最后的一个故事,也是最有趣的一个,张家界玻璃大桥,这座桥长达430米,跨越整个张家界大峡谷。

 

桥梁通常都是平行设计,但这座桥不同。如此长的一座桥,步道厚度仅60厘米。为了保持桥身平衡,70个玻璃球沿步道被放置在弹簧绳上,以抵消桥的摇晃。曲线形的栏杆能够容纳800人不断改变方向,并抵消数百人以匀速行走而产生的共振。

 

此外,桥还配有水箱。




最后就是验证玻璃桥的坚固程度,BBC记者拿到了一把大锤,在狠狠敲击后,玻璃有碎纹,但并未破碎。




中国为什么会诞生这样的中国创造,一位创业者给出了他的理解。



从手机软件,到人脸识别,再到无人驾驶、现代桥梁,或许你觉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或许你认为这足够让人惊喜。不管怎样,积极的变化总在发生,尽管其间会有波折,但创新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完整视频↓(视频时间较长,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最近热门文章  


留学在外,圈子不同别硬融丨我与外国友人们的相爱相杀

很多人留学后回国,发现自己突然不认识这个国家了

孩子,你要知道,出国从来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想要获取留学、移民、签证等各类信息请添加微信号askccss,咨询我们的线上顾问吧!

如需电话咨询,加拿大境内请拨打:1-800-916-5856  中国境内请拨打:400-611-9322


渠道资源或代理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加拿大留学生会会员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