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真的生活荒淫十恶不赦吗?丨禁区年谱

2016年07月08日 生命真谛


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女人,慈禧的民间评价有严重两极分化的倾向。在有些人眼里,大清朝没有她会早很多年灭亡;而在有些人眼里,她是一手导演了封建王朝覆灭的妖婆。



如果历数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女性,慈禧一定会排在前三位。而在权力最大的这些女人中,慈禧又是最有名的。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学龄儿童,提起慈禧太后四个字,恐怕谁也不会说没听说过。


而即使这么有名的慈禧,我们对她的评价却一直在变。早年教科书上,这个人可谓十恶不赦,只顾自己享乐不管国家死活,私生活还不检点;


后来随着《走向共和》等剧的播出,慈禧形象发生了反转,很多人又把她和励精图治、救国救民、壮志未酬等好词联系在一起。关于慈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呢?


《走向共和》剧照,吕中饰慈禧


21世纪以前
抹黑阶段:荒淫无度的卖国贼


“真是没想到啊,您穿上这身衣裳,简直就是那慈禧再世……”


“慈禧?就是一顿饭吃二百多道菜的那个皇太后?”


以上对话来自1996年的春晚小品《打工奇遇》。赵丽蓉、巩汉林主演的这个小品主旨是抨击餐饮业的高价、无序。然而赵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还是暴露了中国老百姓眼中那个慈禧太后:特别有名,没文化的老太太都认识;生活特别奢华,奢到你难以想象。

春晚舞台上,赵丽蓉被扮成慈禧太后为饭店招揽生意

虽然慈禧去世时,离大清朝灭亡还有三年,但谁都知道,“亡国之君”的称号不能加在6岁的溥仪头上,也不能加在被囚禁多年的傀儡光绪头上,而只能送给慈禧。


从25岁守寡并成为太后,到73岁病逝,中间的48年里,她一直是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而这48年又是中国人每每提起就捶胸顿足扼腕叹息的48年,归结起来就俩字:窝囊。圆明园被烧、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赔了好多亿两白银、割让了大片土地,遍览中国历史也很少这么窝囊。这份仇恨,国人当然记在了慈禧身上。


于是在清末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慈禧太后基本是以纯负面的形象出现在后人的记载中的。这些负面归结起来,从弱到强大概是这么几类:生活奢侈、不守妇道、残害忠良、卖国求荣。


生活奢侈


这点是老百姓最熟悉的。赵丽蓉老师在小品中提的那个“每顿饭二百多道菜”的梗,非常符合普通人对奢侈的想象。无论是在普通人吃不饱饭的时代,还是“四菜一汤”被定为国宴标准的1980年代,一顿饭上百道菜都是难以想象的奢侈。


另一个奢侈的点是修建颐和园。本来皇室建园子也不是太大的事,但甲午海战的惨败,让国人很容易形成一个推导链条:修颐和园花钱太多,导致没钱买军舰,军舰差导致打不过日本人。



不守妇道


关于这点,老百姓兴趣特别大。在搜索引擎以“慈禧”为关键词,联想搜索第一条是“慈禧秘密生活”。这是一部距今已经超过20年的电影,从名字你也大概能猜出来讲的是什么事了,直接看图吧——


在百度上搜索慈禧,相关联想最多的是《慈禧秘密生活》这部电影,排前面的也多是情色方面的答案



电影《慈禧秘密生活》截图。从内容看,这是一部典型的港产三级片


关于慈禧生活作风上的问题,很多外国人也津津乐道,这主要是源于一本书——《太后与我》。在这本由英国人埃蒙德·巴恪思(有的书译为白克好司)的书里,慈禧基本被描写成一个色情狂。例如写她观看男同性恋者做爱,只是为了开开眼,知道“你们这同性调情是如何做法”①。



残害忠良


这一点影响最广的当属“戊戌六君子”。谭嗣同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让六君子的形象特别高大,而杀害他们的慈禧就显得很龌龊。特别是中断了康有为、梁启超主导,光绪皇帝做后盾的戊戌变法,更令慈禧成为罪人。至今在通行的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慈禧在戊戌变法的行为依然持负面态度。


画家王西京创作的画作《远去的足音》,画的是“戊戌六君子”就义的场面


卖国求荣


说慈禧卖国,主要证据是她自己说的话,尤以两句最为著名。一句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另一句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两句分别是签订《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时说的,而这两个条约又是割地赔款数额最大,令中国损失最严重的两个。慈禧卖国的说法也由此被很多人认定。


以上四点,基本塑造了慈禧十恶不赦的嘴脸。中国俗语里无论是贬损女性的词(败家娘们、淫妇),还是贬损男性的词(死变态、嫉贤妒能),或是贬损帝王的词(卖国贼、亡国之君),用到她身上好像都合适,又都不足以概括她的恶。


按照一般的故事发展方式,跌到谷底的人,应该反弹了。只是这样恶贯满盈的人,真的能反弹得起来吗?

2000-2010  
翻案阶段:扛着大清帝国披荆斩棘的形象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互联网的到来给所有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视野。而人们接受互联网的时间先后差异,带来了一段时间内的信息不对等。


简单说,有部分先接触互联网的人,他们看到了大量与书本中不同的知识,尤其是与教科书里的结论迥然不同的知识。震惊之余,又把这些知识传播开来,让更多人知道。


在文史领域,这种知识差异形成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历史人物翻案风,慈禧就是首当其冲的一位。几乎以前所有对她盖棺论定的结论,都有了可以反驳的史料。


其实所谓新知识、新史料,在学界不是新鲜事,但扩散到大众层面,其意义就不同了。老百姓眼里的是每顿饭二百多道菜,没事就跟假太监搞一搞,只为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危难,割地赔款丧尽天良的傻x败家娘们。


不要说慈禧有点好,就是说说她没有那么坏,好像都是立场不坚定的。因此可想而知,21世纪初这场为慈禧翻案的网络潮流,对大众思想层面有多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上一节中谈到的慈禧几大黑点,都有一定可反驳的空间。在此需要说明,以下反驳大部分基于21世纪以来的大陆出版物,此处只是归纳陈列一些反驳理由:


所谓生活奢侈


很多人把甲午海战的落败归咎于慈禧花了太多钱修颐和园,造成没钱买军舰了。客观上讲,修建颐和园确实占用了军费,但修颐和园这个黑锅全让慈禧背却不太合适。慈禧的确主张过修颐和园,但热衷于修颐和园的却不止慈禧一人,光绪也很热衷。



关于修建颐和园,光绪皇帝的热情不比慈禧低

张鸣先生在《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一书中如是说:“后人都骂西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颐养天年,其实真正热衷于为西太后修园子的是光绪,修好了颐和园,好让母后把权让出来,至少别成天呆在皇宫里指手画脚。”②


光绪急于给慈禧找个地方养老去,自己当真正的一把手,这一方面是成年男人的事业心驱使,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是康、梁等人的撺掇。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说,“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③,大概意思就是“只有老大您亲自出马搞独裁,我们国家才有希望啊”。


康有为

都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哪个男人受得了这个?


至于每顿饭二百多道菜,这是皇室惯有的排场。清朝皇室有专门的御膳房,纯为皇帝吃饭服务,历史上哪个皇帝都是这个排场。按照清代制度的规定,皇帝膳食每日用度为白银五十两(相当人民币30000元)。这个预算准备上百道菜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这些也不光皇帝或太后一人吃,他们用膳完毕,会将吃不完的饭菜赐予臣下,一般不会浪费。晚清侍卫的回忆录中曾提到:“皇家比谁都更会算细账。不仅各类厨子有人督管,连帮厨的、采买的都有。倒的泔水、拉出去的大粪也要卖出银子来,光禄寺那不是白吃饭的。从来也没听说过谁胆敢随意糟践东西。”④


总之,吃菜太多就说她奢侈,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所谓不守妇道


在中国,几乎所有出名的女人都有桃色绯闻傍身,慈禧那么大名气自然更有。年轻轻守寡,就传她跟太监有染,安德海、李莲英都被传过。事实怎样呢?


曾伺候过慈禧的宫女可能对这事最有发言权。1940年代,北京二中教师金易与曾在储秀宫伺候过慈禧八年的一位宫女做了邻居,老宫女常给他们讲些宫中旧事。后来这些谈话被编成了《宫女谈往录》一书,被公认是关于晚清皇宫生活的一份真实、可信的记录。


其中对于慈禧的绯闻,有如下对话——


“‘外头传说小安子最得脸……咸丰死的时候,太后才28岁⑤,小安子就更得宠了。那时同治帝还小,不明白事儿,等大一点懂事了,就下定狠心,非宰了小安子不可。……人们撕开他的裤子一看,却是个缺嘴的茶壶,原来他是个假老公(太监),所以慈禧特别喜欢他。您听说过这件事没有?’


她笑了,从来也没有这样张嘴大笑过。她反过来问我:‘您信吗?皇帝并不傻,给皇帝出谋划策的人更不傻。……清代的内务府就一年春秋两季检查太监,二次净身、三次净身的都有,通过贿赂漏检的,当官的要掉脑袋,谁敢担那个不是?……净身不干净,谁敢给引进啊!没事拿脑袋耍着玩,在制度上,在情理上,都是没影的事。’”⑥

历史上的小安子(安德海)长左边这样,但因为民间传说与慈禧的绯闻,因此影视剧中往往给他美化成右边这样

在中国的通俗文学中,“假太监”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存在。金庸大师在《鹿鼎记》中让韦小宝装成假太监搞大了建宁公主的肚子,也为这类宫廷意淫故事提供了“理论基础”:金庸都那么写了,咱就随便编吧。而上述宫女的话则为大家解开了疑惑:咱能想到的事,人家宫里人更想得到,早就把假太监的可能性从根上断掉了。


 所谓残害忠良


在人们的印象中,慈禧好像是从头到尾都不支持戊戌变法的。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变法会开始。以她将变法叫停,囚禁光绪,处死六君子的手腕来讲,只要她不点头,变法是不会开始的。


而且戊戌变法两年后的1900年,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了《变法诏书》:“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这份诏书比1898年的《定国是诏》步子迈得更大,改革决心更甚,可见她确有变法之心。当然,慈禧变法这段,教科书一般不提。


那她为什么在1898年非要叫停变法,杀害六君子呢?很简单,因为六君子要杀她,她要保命啊!


你说这是对六君子的诬陷?来来,看看中学教科书。谭嗣同在即将被问斩前,继“我自横刀向天笑”之后又喊了一句流芳百世的口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中学历史课本中有关戊戌变法的段落

这段常年收录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标准答案上写着:“这段表达了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勇于献身而唤起民族觉醒的精神。”但我们好像没注意过他第一句:“有心杀贼”。贼是谁?当然就是慈禧太后。他在死前的心声就是:“我们想杀慈禧,没杀成啊!”


教科书上另一个被谴责的人是袁世凯。谭嗣同找他密谋兵变,除掉清政府中的顽固派(想想顽固派的老大是谁呢?)。袁世凯转头向慈禧告密,把谭嗣同卖了。


后世主流观点都骂袁世凯破坏变法进程,但他身为清政府官员,最终的决断并不令人意外。反倒是谭嗣同等人的“谋反”罪名被坐实,怕也只能愿赌服输。


那整个故事链就清楚了:由光绪主导,康梁及六君子主事,慈禧在幕后支持(起码是默许)的戊戌变法,以“帝党”准备杀慈禧,慈禧反杀六君子并囚禁光绪而告终。这种宫廷政变,谈不上谁正义谁反动,光绪及六君子的光辉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逃脱了的康、梁在海外宣传的结果。


经过上述反驳不难发现,慈禧生活奢侈、不守妇道、残害忠良三点,在之前都被人们夸大甚至是歪曲了。


事实上,在她主政期间,中国第一所大学、第一条铁路、第一支现代海军、第一艘万吨巨轮相继诞生。同时,科举考试八股文、凌迟处死方式等陈规陋习,也是她同意才废除的。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北京人艺“老戏骨”吕中饰演慈禧,将慈禧塑造得很有霸气。


在2000-2010这十年间,慈禧的形象经由互联网的一波翻案风而有了极大改观。另外,这一时期的影视剧(如《走向共和》)也将慈禧的形象塑造得很丰满立体,不是一味的坏。这些都有助于她形象的改善。


2010年后
回归阶段:并非主观卖国,但因逼格太低导致了误国


费正清在《剑桥晚清中国史》中提到:清朝的根本弱点在思想和体制方面。这个观点套在慈禧身上再合适不过。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第一节我们谈到了慈禧的四大黑点,第二节只反驳了三点。为什么呢?因为第四点“卖国求荣”不太好反驳,连最为慈禧洗地的人都不好开口……


先说一个大前提,即慈禧并没有主观上的卖国之心。这点从常理不难推断:她都是一国之主了,普天之下莫非她土,卖国对她有啥好处呢?谁卖国她也不会卖。


不过遗憾的是,她在客观上真的让大清损失了大量的国土和钱财,可谓无卖国之心而有误国之实。


在2010年后,互联网普及面更大,很多以前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史料已不难在网上查到。随着史料的获取更为便捷,很多以前翻案的人物也在面临着新的问题:“反翻案”。


具体到慈禧,就是她在上一个十年被部分历史爱好者塑造的“扛着大清帝国披荆斩棘”的形象受到了挑战。慈禧误国,最大原因是自身素质的缺陷。用老话讲,叫做没文化真可怕;用新话讲,叫逼格太低。


慈禧因为逼格低,干了很多丢人现眼的事。比如坐汽车上嫌人家司机坐她前边,觉得人家不尊重她,非常不爽等等。这还算无关紧要,但如果在国家重大问题上逼格太低,那就不是丢人的事了。


慈禧作为老派人,一直不太喜欢洋人。尤其戊戌变法过程中,英美日等国都支持光绪,就更令她不满。戊戌变法后不久,有一伙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人逐渐兴起,自然吸引了慈禧的注意。这伙人就是义和团。


一开始,清政府把他们当匪徒,欲剿灭之。打了一阵发现还挺难打。再加上他们主打灭洋旗号,慈禧觉得正可为自己所用,就改剿灭为招抚。


义和团推出的钱币,上面有“替天行道、保清灭洋”字样。


而义和团为了显示自己的勇猛,以及团结队伍的需要,就跟慈禧及清政府的人使劲吹了吹牛,说自己的队伍练过神功,可以刀枪不入。这时候,慈禧的没文化害了自己,因为她真的信了义和团这套说辞。


等真打起仗来,义和团那帮人自信能刀枪不入,勇猛地用肉体跟洋人的洋枪洋炮硬碰,自然死得很惨。但他们还嘴硬,辩解说小孩法力小,死得多;青壮年法力强点,所以有的死有的不死;老师法力强,真能刀枪不入,所以老师就没有伤的。(其实是老师让人家小孩冲在最前边,青壮年在中间,碰到有危险拿小孩当肉盾,自己赶紧跑。所以小孩基本全死,青壮年死一半,老师没人死……)


但慈禧的低逼格让她真信了这些,觉得义和团可以倚靠,心里有了底,每天“必将神团咒语诵七十次,诵毕由李总管言以又亡洋夷一名等语”⑦。再加上以前被洋人欺负得很惨,于是在义和团杀了洋人后,不仅不做外交上的弥补,反而干了件大事:向世界宣战,对内下达了战争动员令:我们是杀了他们洋人了,怎么地?他们还杀我们了呢!


他们有蛮力了不起啊,我有民心啊,我就是要跟他们干,哼!


(原文: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彼凭悍力,我恃人心。)


这样一种与十一国决裂的态度(八国联军中的八国,外加被义和团烧了使馆和教堂的荷兰、西班牙、比利时三国),基本把大清国玩死了。之后的事大家都清楚了,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尸横遍野,慈禧、光绪逃出京城,回来后签下《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算上利息的话是9.8亿两),大清从此一蹶不振。


也就是说,慈禧怀着一腔悲愤准备与列强大战三百回合,结果第一回合就被干趴下了。虽说她并无卖国之心,但从结果看,比任何一个卖国者玩得都大。八国联军统共派出两万左右的兵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能换回将近十亿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笔钱多到列强都有点不好意思拿,于是后来有些国家把其中一部分退回来了。其中美国与清政府商定,用他们退回来的钱在京城建一所留美预科学校。后来这所学校逐渐发展壮大,成了如今我国第一学府,这就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创始资金就来自庚子赔款。


所以说,有文化对于统治者还是非常重要的。慈禧眼界窄、见识短、逼格低,决定了她的上限不会太高。尽管在生活作风上无大碍,权术手腕上能镇得住大臣,但对清政府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流离失所。


从这点来说,说她是误国之君不为过。经历了21世纪初那几年为慈禧翻案的浪潮后,如今对慈禧的评价更为理性,功过也能分开来说了。


结语

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女人,慈禧的民间评价有严重两极分化的倾向。在有些人眼里,大清朝没有她会早很多年灭亡;而在有些人眼里,她是一手导演了封建王朝覆灭的妖婆。在评价慈禧时,有一点很难绕开:她是个女人。因此她会遭遇更多非议,更多轻慢,更多敌视。这种对女性的不宽容,至今依然存在。

注释:

① [英]埃蒙德·巴恪思:《太后与我》,第147页,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

② 张鸣:《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2011年6月版。

③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④ 富察·建功:《晚清侍卫追忆录》,第127页,故宫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⑤ 编者注:此处原文为28岁,实际上慈禧当年应该是25岁,可能是提问者记错了。

⑥ 金易、沈义玲:《宫女谈往录:储秀宫里随侍慈禧八年》,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7月版。

⑦ 景善:《景善日记》。



本文系腾讯文化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后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