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专家"郭敬明,靠《爵迹》很难变身技术派

2016年07月01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文/骁遥)


20天以前(6月11日),郭敬明新电影《爵迹》在它上映前100天刚刚推出了2分40秒的预告片,一时成为文娱焦点;17天以后(6月28日),疑似《爵迹2》剧组的片场合影就已经po出。——请不要对以上稍嫌复杂的时间描述感到蒙圈,因为这反映了郭敬明式信息曝光在时间流当中的真实节奏。


《爵迹》首支预告片,时长2分43秒 ☟



和他之前的作品一样,这部号称“首部华语全真人CG电影”,依然被两极分化的评价淹没:粉丝热烈追捧,路人失望透顶。粉丝们为小四技术含量超高的新作品疯狂,而批评的声音则集中在预告片画面质感上:“五毛钱特效”的山寨感,让网民陷入吐槽狂欢,甚至有人将预告片素材基础上加上诱导注册等元素,竟成了高仿网友页面,毫不违和。现在,新的调侃出现了:页游电影竟然还有续集?


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如此激烈的争议以及带来的强曝光量,都是宣传推广层面上的大好事。长于营销的郭敬明显然深谙此道。自《小时代》系列开始,原IP小说作者兼导演郭敬明便一直清楚,开发自己的IP作品、激发粉丝热情和购买力需要保持怎样一种姿态:预告片的精心剪辑、雕琢,上映之后的大规模推广,微博等媒体平台长时间、多层次的轰炸,都让其每一部作品处于高曝光状态下。尤其是有意识的话题设置,更让媒体趋之若鹜:比如这一次“首部华语全真人CG电影”概念的抛出,以及关于华语电影工业特效水平的思考和讨论,让这部电影迅速进入技术而非故事、艺术的讨论层面。


置换作品的讨论语境,这是郭敬明去标签化的重要尝试,尤其是对于曾经的作品抄袭、ppt电影这类标签的洗刷,是郭敬明急需完成的一次形象重构。面对媒体时,他也丝毫不否认自己去除负面标签的努力。




这一次《爵迹》预告片的推出,真人CG电影噱头包装下宣传策略的使用,试图加诸公众以一种“有行业追求和行业担当的新锐导演”印象。在他向媒体讲述的故事中,有数百人特效团队通宵达旦做渲染的努力,有与正面迎击好莱坞电影工业时遭遇的歧视和突围。这些励志故事怒扛华语电影技术大旗、输出自我突破创新的价值观,瞄准的既是对作品并不具备专业鉴别力的粉丝,也是对其以往作品有负面印象的业界和公众:郭敬明试图告诉大家,这一次,我在变;这一次,我不一样了。


然而需要指出,无论是技术界还是电影圈,他的这种故事讲述的效果不算成功。在粉丝群体这个舆论场上,郭敬明轻松获胜;而基于电影创作规律进行判断的第二个舆论场上,他的宣传策略是失败的。


行业和市场对于郭敬明本身的期待,其实并不是他在类型题材上的转型能否成功,也不是在他是否具备驾驭特效、创新概念、开拓行业领地这样的能力。在热钱涌入、市场畸形膨胀的中国电影圈,导演郭敬明耀眼的成功案例让资本热切追捧,但他在类型和技术上的突破并不那么重要。人们真正在甄别的是,打造过烂片票房神话的郭敬明团队,电影艺术品质本身是否发生蜕变,进入优质哪怕只是合格的档次。而即使最终这部《爵迹》在技术上达到行业水准以上,郭敬明收获的依然还是对电影品质的广泛质疑和担忧。


从这个角度说,郭敬明关于创业故事的动情讲述、特效技术开拓的自我标榜,这种重贴标签的努力效果不佳。




尽管预告片被嘲讽,我们依然可以预料影片上映后又一次的票房成功,因为他早早收获了粉丝群体的肯定和掌声。但这依然只是既有的郭氏成功学的胜利,不是他创新的胜利,更不是电影艺术本身的胜利。


这样的结果可能有些令人尴尬,但却是个真切的事实:只有更符合常规电影市场生产规律、更符合艺术标准的作品推出,完成好故事的讲述、常规的情感呈现和正常价值观表达,才是与业界、与公众重新对话的最佳策略,才是洗刷固有负面标签、真正收获行业尊敬的不二法门。


而现在所有人看到的,依然是原来那个郭敬明,一个精明抓住粉丝需求、文艺大潮和时代节拍的郭敬明,一个制造新噱头、吸引关注、推销产品的优质推销者,一个被两个舆论场两极分化口碑拉锯的文化怪物:技术标签根本无法让两个群体就此达成共识,反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割裂与分歧。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郭敬明导演处女作《小时代》。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