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不同别硬融丨我与外国友人们的相爱相杀

2016年07月04日 加拿大华伟投资移民


插画师/Mouni Feddag



在我真正出国读书前,我对“和外国人交朋友”这件事的理解是颇为肤浅的——这并非是我没接触过外国人。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在各种场合里我曾和他们过过招、交流过一二,才不免有些掉以轻心。

 

年少时期,有几次随校艺术团出国进行文艺演出的经历。走访英美等地时,必然会和一些同龄的外国友人接触,甚至短暂地居住在他们家中。其中,包括典型的欧美女生、英伦帅哥,挺着啤酒肚的大叔,还有种种在国内见识不到的行走的奇葩们。他们面露友好、怀抱惊喜,在和对方的简单交流中,我着实感受到了微笑的巨大魔力。

 

我们果然是一群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


他们为我们的表演而热烈鼓掌,会因收到中国小礼物而欣悦万分,还会在之后询问个不停。这说明,他们不仅觉得我的英文还凑活,更认为中国是个极具历史魅力的国家。


我激动地和同伴说:他们一定极为迫切地渴望与中国人交朋友!


总体而言,以上的一番交流都是官方的、纯粹出于礼仪性质的。因为这完全不存在任何的冲突、摩擦、与矛盾。代表着国家形象出去,照面上总是一团和气。

 

高一那年,英国惠灵顿公学艺术团来学校进行文化交流。为增进两校友谊,学校特意安排英国学生在中国学生家里住一夜,并且接待家庭仅限于艺术团的学生。


那一次,我被分到了接待校长的儿子,一个较为腼腆、但绅士无比的伦敦男孩。我们全家人带他吃了扬名万里的北京烤鸭,饱览了长安街的夜景,为他收拾了间温馨的卧室。这一切都是无比完满的:今夜即将过去,第二天上午他们将顺利地在学校礼堂演出,收获掌声,直至——

 

当他在次日大清早吃到猪肉馅饺子、眉头瞬间紧皱的那一刻。

 

后来他才坦白,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他是不能食用猪肉的。可怕的是,出于良好且严苛的家教,他更做不到马上吐出来,但这确实破了规矩。于是,混着尴尬到凝固的空气,我们一家三口眼睁睁地目睹着他极为痛苦地吞咽神情。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直面跨国性质的尴尬。我内心翻涌不止,其中最幼稚的忧虑莫过于:我们中英两所学校的友谊不会因为这一个猪肉馅饺子而玩儿完吧?!

 

现如今,这个意外的“外交事故”已成为了我茶余饭后的笑谈。一方面,我仍对那位英国小哥所承受的精神折磨深感歉意,幸好次日的演出大获成功,还好中英两校没有断交;但另一方面,我感谢那次不那么完美的接待经历。

 

我意识到,当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时,过于客气、客套的交往是异常紧张的,或许注定是会出错的


在以公民为个体来进行外交行为时,如此其乐融融地短暂交往也许是无效的。其中的无效性,主要提留在浅显的感知层面。最直观的接触,大概能够提高我们的口语水平、留下我们对异国文化的初印象。


而跨文化交往这件事,远比预期复杂太多。



 


成为留学生后,我抱着一种“出国了就要多和外国人混啊不然干嘛出国”的理念,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化地出入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之间。


我曾执意和三个美国人同住了两年的公寓,参加过很多节全班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的课堂,闯过美国学生的艺术团,也跟着老美游山玩水做志愿,在自己实习的地方能多认识一个是一个。抛开一些定期闲逛,各种瞎凑热闹,通过以上经历,这一路下来我也接触了不少老年,中年、青年的外国人,感触自然各不相同。

 

显然,数量代表不了质量,但量变的积累是一定能催生质变的。


我于此阐释的目的,绝非是展现自己交友的光辉和能耐,而是基于较为多面的相处经验,郑重声明几句关于“融入外国人圈子”的难处。


接触的人越多,积累的相处经验也越多,困惑也便越大——在对美国校园、社会进行相对深入的感知与观察后,我愈加认识到“遭遇文化尴尬时刻”的现实价值。无论是对初来乍到的留学小白,还是长期驻守在国外的华人群体,这都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第一,“圈子”的文化现象绝不是中国留学生独有的,这个锅我们不背。


找寻落脚点与归属感,这是背井离乡之人最自然的举动。我们在生活中互助友爱、攻克难关,这是怀乡情结的最好诠释。连国内的大学校园都有“老乡会”这种组织的存在,那么“中国圈子”在国外的形成更是理所当然。


异乡求学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社会的普遍问题不应该被片面化。“中国学生喜欢抱团,走不出自己的圈子”的社会舆论如此高涨,很大原因是国内出国人数的骤增、群体的壮大,才让这个问题格外醒目。

 

此外,当我们习惯性地把父母的成本投入和自身的收获所得联结在一起时,中国留学生在外的“相处粘度”越高,接收社会舆论的压力就会越大。


 

第二,我们难以意识到“文化相吸”在交友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曾将留学成本归结为文化成本、文化代价,这丝毫不为过。当我回忆起自己初高中班上,那些少数的来自韩国、日本、泰国等地的留学生时,他们并不是我记忆中的焦点。反之,若与普通中国学生相比,相对地“被边缘化”更是一种常态。那些与他们关系亲近的,往往是对他国的文化有着热爱之心、欣赏之情的人。

 

同理,换位思考一番,当我们出门在外成为留学生时,如果有外国人欣然愿意和我们成为朋友,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对中国的情结与憧憬。


于是,我粗略地回顾了一下和我走得近的外国人们:低龄的正在把中文当成第二语言在学习,同龄的不住地惊叹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高龄的一定是访问过中国、或者本身周围就有部分中国朋友了。不论他们认可的是中国的经济、政治、还是文化,这都体现了文化间的相吸性。只有当他们认可中国文化时,他们才会愿意花时间、精力来给予我们进一步的理解和包容。

 

刚去的时候,我常认为美国白人太以自我为中心,永远都是我行我素。现在想来,人家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公民,若对中国的事情毫无兴趣,又有什么义务要主动与我其乐融融地玩在一起呢?中国留学生总不能拿着4.0GPA到处去找朋友吧?外国人才没我们这么稀罕成绩呢。


因此,唯有当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软实力备受瞩目了,我们这群留学生的交友之路才会稍显顺畅一些。为什么留学生出国后变得更爱国?毫无疑问,中国已然成为我们最大的靠山,我们都希望中国能更强、更好,自己的生活才会更有尊严。


 

第三,要适应外国人浮夸的交往方式,脸皮不厚的一般撑不下来。


当东方文化最初撞上西方文化时,不会上演《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爱情片,而是更容易上映关于两种迥异文明的伦理剧。美国人打个招呼都能调动全身的感知器官,动不动就索抱,为一丁点儿小事就能用尖厉的声调划破天际——我如此热情洋溢的性格,均在他们面前甘拜下风。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我离美国人口中“dramatic”的评价,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如果连我都能真实感觉到这种冲击与尴尬,那么对于大部分传统且含蓄的东方人而言,这就是种文化上挑战与胁迫。我庆幸自己是开朗而真诚的:

 

初到异乡生活,与三个美国女生同住,我不得不开始学着自己做饭。与之相处的第一个月里,我接连把公寓内的警报器弄响过三次,校警大叔见我都倍感亲切。最严重的一次,隔壁屋室友听到刺耳难耐的警报,破门而出,后惊觉客厅内油烟弥散,都不带正眼瞧我,撒腿就往外冲。


一帮贪生怕死的歪果仁!我边感叹,边气定神闲地往冒烟的锅里倒了一大杯自来水。不碍事,回头给她们做点中国菜、送点小礼物赔罪。同个屋檐下,讲求个和谐。脸皮厚一点,日子照样过。

 

由于中国讲求“和为贵”,留学生常会不自觉地做一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这在美国人直爽的个性面前,明显不占上风。文化是平等的,但处理文化冲突的相关问题时,双方的地位绝不是平等的。有时我甚至在想:毕竟来到了你的地盘儿,那就勉强适应你们好了。


这难道就是专属于亚洲留学生的文化自卑感?

 

比如,我曾经号召三个美国妹子为宿舍开冷风空调的事情开个会,但我的民主表决根本是无效的,因为结果恒是三比一。美国人的皮貌似都特别厚实,不耐热、极抗寒。夏天的时候,她们把宿舍变成冰窖,我专门穿着超厚的羽绒服在宿舍里乱逛,以示无声的抗议。

 

基于种种迥异的作为,我逐渐发现了文化中的“忍”性。我与外国人交流相处的每一刻,我们的性格都在相互磨合,文化都在共存、忍让、甚至牺牲。这可以用来解释异国恋,当两种不同背景的人互结连理时,两人若是要长久和谐相处,即便彼此都在尽最大努力地宽容与理解对方,但总有一方是免不了以牺牲部分本国文化为代价的。这份爱情的承受力可想而知。

 

有退才有进,有舍才有得。

 


第四,我支持文化间的交融、互补、与影响,但我反对完全地同质化。


我认为,中国人在外“被同化”是非常可悲的,我们一定不要、也不能放弃最初的中国元素。我欣赏自我批判,赞成取长补短,但绝不苟同拿来主义。在与外国人相处时,我选择饱有中国的文化尊严,不卑不亢。

 

为了在文化上反抗妥协,我养成了吐槽美国人的习惯。在和他们玩得比较熟之后,我甚至也能把这些槽点与之分享。某次我和一位白人妹子半开玩笑地抱怨美国人,万万没想到,经过我声情并茂、笑泪齐聚地“控诉”,她竟也觉得有趣极了,笑得前仰后合、连连附和。那一刻,我们的友谊不仅得到了升华,我更领略到了文化间坦诚相待的魅力与善意。

 

中国人的面子精神、中庸态度是骨子里的,但学会更为直爽、诚实地表达自己,走点哪儿都吃亏不了。

 

可以说,在美国读书期间,除了和各国人民友爱互助,我曾无数次地尝试去传播中国文化——这确实是非常困难的。除了体面的微笑工作,我们在打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任重而道远。





以上不难看出,中国留学生与外国人的交友之路,道阻且长。


有些困难是能够自我克服的,比如语言水平、交友心态,而有些是客观存在的鸿沟,比如思维体系、文化尊严。当社会舆论一味地怂恿我们“走出去”时,大众是否也能借机反思下留学生们的难处,并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关怀呢?

 

圈子融了又如何,融不了又如何?韩寒不是接了一句,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

 


我在美国结识的一位中国学姐,尤为热衷于参与美国人的各种活动。我回国前,她曾语重心长地与我分享:

 

大部分同龄的美国人可以跟你玩儿的很high,但永远不会跟你聊他(她)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事。

 

实话说,这个话题有点伤感。似乎我们努力融入了半天,终究还是落得了个局外人的名声。但这还值不值得尝试——


当!然!


交流是有益的,能融一定是件好事。我认可一切向着文化、价值观出发的努力,理解其中所有的容忍与付出。



存在即意义,尝试的过程远大于结果。



于此:愿各位重在参与,更重在收获。


题图源自网络








接下来的留学系列


不定期放送我和歪果仁之间的爱恨情仇

 

下篇预告

 

写写毕业、写写告别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