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眼中自己正在海外留学的母亲

2016年12月11日 TIMEZONE


本文转载自:张一驰

公众号ID:diaosiyichi


趁年轻,出国学习到外面闯荡一番。”这种慷慨激昂的话语很常见,但它也反应出人们心中对“留学”普遍的年龄界定。但其实,留学,是一场与年龄无关的学习之旅。



这是母亲在我们一家三口微信群里分享的一个微信截图。在这段她和一位协助她的英语留学机构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中,下面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相信她和她对面的那个老师之前在敷衍。因为女孩承认不承认我从表情上能看到。如果一个女孩子冲你大叫Shut Up,你会认为她是在向你道歉吗?我英语再不好,sorry我还是能听懂的吧…”


这句话的冲击力很大。想想我妈活了大半辈子,工作上兢兢业业,家庭上大方贤惠,从来没有人气势汹汹的对她讲让她“闭嘴”吧?脑补一个二十多岁的外国女孩儿在老师办公室里冲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国老太太喊着SHUT UP的画面,哪怕这位女性不是我妈,不是中国人,我心里依然会难受。


这是母亲出国留学后的一个小片段,也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


“为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去留学?”


2016年的10月底,马上就要过52岁生日的母亲,踏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留学的征途。她出国留学的目的很简单:学英语。母亲上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英语,前些年在国外,她每次来看我都能很快的适应身边的环境。自己去个咖啡馆看个书,和我的美国朋友们进行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交流,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母亲是个好学的人。她虽然学历不高,但是这辈子一直在学习。出国学英语,算是她给自己制定的一个新的高度。


身边的朋友说:“儿子回国了,让儿子教你英语不就成了”。也有人说:“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出去学啥,到哪个国家不能找个导游,翻译”。很多人对母亲的这个决定都很不理解。庆幸的是,我和父亲还是支持的。虽然人们嘴里常常挂着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当一个人解锁了一门语言之后,你看到的世界会与你解锁一门语言之前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学习英语的意义也远远不是说好一句:Hi How Are You;Fine,thank you那么简单。



我妈对待每次作业都很认真


作为儿子,我在走心的支持,但是却故意表现的“漫不经心”


我在国外生活了10年。回国不到半年,母亲出国留学去了。对于她的这个决定,我和父亲给予她的是最真诚的支持。但是无论是在母亲出国前,还是出国后,我表现的还算“漫不经心”。


澳大利亚我没有去过。母亲出国前,我没有帮她做任何目的地的攻略,也没有对她嘱咐任何事情。我甚至没有嘱咐她带转化插头;虽然我有考虑到转换插头的必要性,但是我还是忍住了没告诉她。10年前我出国的时候,父亲母亲也没有对我嘱咐过什么事情。这也许是我们一家三口之间的默契:长这么大也去过一些地方了,有生存的本能,有做人的原则,那么无论在什么地方,解决问题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母亲到了那边学习生活虽然过得充实,但是她还是孤独的。她的留学生活和我不一样:对我来说,无论是本科,还是游学,身边总有一群同龄人,而且是语言交流没有障碍的一群人。年轻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一起玩儿,很快就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母亲去的学校虽然环境不错,但是她在有一次和我抱怨学校组织的户外烧烤活动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在美国上大学的时一次酒会上认识的中国学者。母亲和这位中国学者是一类人,优秀,有思想,甚至在国内的时候也有自己很成熟,稳定的社交圈子;可是到了国外,酒会,户外烧烤,野餐,这些社交局的规矩,原则,调性,与国内都是截然不同。对于她这个年龄的人来说,适应起来也就更为困难。



一个人的晚餐对于母亲来说也是一种常态

当然我知道她有时候也很享受自己一个人吃饭


虽然心疼母亲在国外的孤独,但是对于她这样有经历,有阅历的人来说,这样的孤独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儿。孤独的时候人可以静下来,对待事情的观察就更敏锐,能够洞察到的事情也会更深入。



母亲在国外受到的歧视,虽然我知道了很心疼,但是我知道这对她今后的世界观盒格局观会有有很大影响。她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强大。



文章开篇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像很多留学生一样,母亲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住宿环境是Host Family(寄宿家庭)。女主人一个人住,家里便常年有留学生在这里寄宿。母亲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在刚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与女主人,以及同在这里寄宿的另外一名法国女生的关系搞的还不错。开学不久后就是母亲与父亲的结婚纪念日,以及母亲的生日,她还很慷慨的请女主人和法国女生一起吃了顿中餐。



善良的母亲一开始还给人家做推拿按摩呢


好景不长,母亲前段时间发现她的手机充电线被人换掉了。不仅如此,后来还发现200块钱也被人偷了。事情发生之后,嫌疑对象很快指向那个外国女孩。法国女孩儿一开始还不承认。后来承认了也很理直气壮,并没有一点道歉的意思。于是母亲就把事情告知了学校。可是学校在一开始的时候的处理态度却也并不积极。


其实整个事情的情况我是可以脑补的。母亲是个说话很有条理的人,而且沉得住气。只不过她在向学校陈述整个事情的时候,讲的是英语,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再加上她岁数大了,哪怕条理清晰,在和法国女孩儿当面对峙的时候,其实也并不占什么优势。这样去想这个事情的话,谁看着这个场面不去为这位妈妈感到难受。


当然,最后在国内的这家英语机构与澳大利亚那边校方的协调下,事情得到了解决。父亲调侃着说母亲是:争强好胜。我很严肃的解释其实母亲在这件事情上做的一点儿都不过分:“出门在国外,这件事情的本质牵扯的东西太多。我在这件事情里面看到的了:种族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语言歧视”。



母亲稚嫩的英语表达像个小学生

文中用到的”Bullied”一词

作为儿子的我看到后被戳到痛点


而且我觉得用“歧视”二字一点都不过分。一年前带父母在美国乘坐美联航的国内航班,我们的座位是紧急出口,但是由于父母没有听懂检票员问的那句如果有紧急情况能否配合打开舱门的问题而被冰冷的呵斥站在一边,并且附加了一句:“If you can’t speak English, wait over there.” 美联航的工作人员没有给我们任何指示,只是让我们等着。父亲母亲懵逼似的站在了一旁,疑惑的望着我。


就像文章开头母亲说的,母亲英语再烂也能听出Shut Up与Sorry之间的区别。当时,在美国生活了10年的我也能够听出这位美联航的员工话里的意思。为这件事,我叫来了他们地勤的管理人员,争执了半天,并且打了投诉电话。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知道为什么,身边的中国朋友在国外经常会让着外国人。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时母亲说我脾气太大了。可是都被人那样对待了,谁能没脾气呢?


通过这件事儿,母亲自己有了更深的体会。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英语水平大大提升的她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能够更好的掌握节奏。



/ 结 尾 /


今天母亲跟我说得定AirBnB,但是需要注册Facebook进行认证。说实话,有多少次这类的事情我真想在电脑上就马上帮她搞定。因为每次母亲在跟我分享她留学生活中的那些挑战与挫折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点儿也不像我文字写的这样“装逼”似的淡定。但是我每次还是狠下心,然后耐心的在微信上鼓舞着她。偶尔的发一句:真棒!为你骄傲!因为这样她才能通过留学认识更强大的自己,认识更年轻的自己。




她这次留学期限3个月,与美国大学生的秋季学期稍微短一些。很快就回国了,预祝她在澳大利亚最后的两周开心快乐。最后附上一篇母亲用英文写的作文。



母亲不是特别会使用电脑打字

她的作文都是手写的


- Age is just a state of mind. -


今天文中母亲的真实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想法呢?

欢迎各个年龄段的朋友都来留言区和我聊一聊。

©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一驰(ID:diaosiyic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