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发展简史

2016年12月15日 澳洲若晨集团



摩天大楼是现代的象征。它们修长的外形和通透的玻璃幕墙不仅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符号,也为城市和街道投下了一道又一道的阴影。在阻挡阳光之外,这些庞然大物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们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贯穿楼体的玻璃外墙会让建筑内部在夏天吸收大量的热量,也会在冬天快速损耗掉来自建筑内部的热量。空调也因此成为了摩天大楼内部几乎一秒也不能关闭的必备品。另外,建筑内部几乎不断电的灯光和电脑也让大楼们的电能消耗直接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打造“绿色城市”已经成为全球主题的现代社会来说,这些玻璃巨人是怎样成为城市的主人,也成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则能透过这个现象改进对未来城市的建设方式。




真正可以算作摩天大楼的建筑诞生于1880年的美国。在19世纪的纽约和芝加哥,第一批摩天大楼首次与世界见面,而在当时急速发展的保险业,则诞生了第一批进驻摩天大楼办公的企业。





50年后,可以被归为现代摩天大楼的建筑出现了。这些建筑的设计具备“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几乎整个楼体都被炫目的玻璃幕墙包裹。这种设计风格也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内成为了摩天大楼的主流设计,拥有无数”国际风格“大楼的纽约也慢慢成为无可厚非的全球第一都市。




在进入21世纪后,城市开始意识到摩天大楼们在耀眼的外形之外所拥有的属性。摩天大楼所消耗的巨额电量让它们成为了现代城市的一大污染源,“水泥森林“称呼的不胫而走也让摩天大楼的用户体验直线下降。



对于21世纪的摩天大楼来说,从各个方面增强用户体验成为了它们的首要任务。



绿色元素现在已经成为了摩天大楼的必备特征。除了包括太阳能板和节能灯在内的节能设施,绿色植物也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摩天大楼里。室内空间和屋顶花园的植物直接被大楼回收的雨水灌溉,因此大楼的用水量也并没有因为种植大量植物而增加。



双层玻璃幕墙也成为了更主流的设计。双层幕墙不同于传统的单层幕墙,它由内外两层幕墙组成,不仅隔声性能强大,还可以防尘通风,节能性能更是比传统幕墙强大50%。




如今,混合用途建筑远比单一用途建筑要常见。办公、娱乐、居住、教育等五花八门的功能都开始被聚拢到同一栋建筑中,大楼的使用者们对建筑的使用方式不再被局限为1种或者2种。




当我们回头看20年前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我们也会看到和现在相比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美国代表了城市化的进程:最核心位置的CBD作为单一中心,城市密度则随着向城郊住宅区扩散而逐渐降低,重要的交通干道和购物中心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城市各处。而对于如今的城市来说,这种发展模式早已被社会对能源、人口、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所彻底改变。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