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过盘子卖过铁板烧,唐山小伙怎样移民美国的?

2017年07月26日 走遍美国



关于作者

林世钰(采访者)  从事过公务员、记者、教师等职业,2013年起旅居美国,为中文媒体撰写专栏,同时在新泽西州某中文学校教授中文。2016年起加盟美国GCTV全球华视,任执行总监。2016年11月出版美国华裔移民口述实录《美国岁月》,下文摘自此书。

刘强(被采访者)  1978年出生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1991 年至1997 年在河北省艺术学校学习。1999年11月赴美。2003年1月在美国林肯中心参加《牡丹亭》演出,一人饰演28个大小角色。2010年成为美国公民。育有一儿一女,现居住在新泽西州Teaneck市。


出国时,只会说“banana”和“water”


前不久,我又回了一趟纽约法拉盛“朱记锅贴”,要了一碗豆浆,两个包子,一个人吃起来了。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觉很恍惚。我还是那个河北唐山来的小伙子,包子差不多还是那个味道,可是十几年前我在这里吃东西的时候,心情完全不一样。


我是1999年11月来美国的,那年21岁,一晃快16年了。当时我从河北省艺术学校毕业不久,在河北省京剧院工作。一开始只能跑跑龙套,后来慢慢有机会演些诸如小鬼、大兵之类的小角色了。


当时有个老师告诉我一句话:前辈就是前途。我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前辈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他们辛辛苦苦工作,却到老了也未必能买得起一套房子,而且经常为评职称的事打得鸡飞狗跳,非常可怜。我当时去新加坡香港等地演出,也算开了点眼界,总觉得这样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


1999年,一个非官方的组织邀请我和几个同事去美国演出,但必须自费。我心动了,说服父母,咬咬牙借了6500美元。我原来和爸妈说过,毕业后就不要他们掏钱了,但是出国就花了他们这么一大笔钱,心里感觉非常愧疚。


美国街头


就这样,我和另外6个演员一起,两眼一抹黑地来到了美国。因为我在艺校几乎没学过英文,所以英文基础极差,只会说“banana”和“water”两个单词,因此在飞机上我一个劲地向服务员要这两样东西,别的我不知道用英文怎么说。这件糗事,至今还有朋友提起呢。


到美国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被安顿在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华人聚集地),当时我们一拨来了7个人,全是演员,其中一个是拉京胡的。对方负责接待的人给我们接风,在缅街的一个广东餐馆叫了一桌子饭菜,吃得还不错。第二天,接待我们的一个姓杨的男人说,对不起,暂时没有演出,为了生存,你们先去找工作吧。我当时傻眼了,说好过来演出的,怎么还要自己找工作呢,人生地不熟,英文又不好,咋找呢?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姓杨的名义上挂个剧社的牌子,实际上是把国内演员办出国,然后赚取手续费,后续的就不管了。可是,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


纽约法拉盛


每次累得不行,把美元乘以八立刻就来劲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美国一边打工、一边偶尔参加演出的生活。


到美国一个月后,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新泽西一家华人餐馆洗碗。当时一连赶上圣诞节、新年和春节几个重要节日,餐馆生意很火,每天碗都堆成山,我从早上10点就开始洗碗,一直忙到晚上10点,忙的时候十一二点才回宿舍。可以说,我那时把一辈子的碗都洗了,现在看到脏碗仍然害怕。头一周真是痛苦,起床时都感觉手的关节合不上了。


最可怕的还不是洗碗,而是倒垃圾。垃圾桶和我等高,每次我都要爬上去再倒,人恨不得都快掉进去了,非常费劲。当时我一个月薪水是11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8000多元,很可观的!所以,每次累得不行,觉得爬不起来时,把美元乘以八,立刻就来劲了。你知道吗,当时我在团里一个月的工资才178元人民币,8000元人民币简直就是一个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一年多的时间,我省吃俭用,把出国时借的6500美元给还上了。


洗了三个月碗,春节也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经常问自己:你来美国只是为了洗碗吗?你是来搞艺术的,你的梦想不能丢!我知道,要在美国立足,第一件事是学好英文。于是我向老板提出不干了,想去学英文。老板大力挽留我,因为当时洗碗的基本全是上了年纪的,象我这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多。可是,我还是走了。


不久,法拉盛的职业介绍所帮我找了一份工作,在法拉盛国宾花园大酒楼(现在叫明都酒店)打杂,就是负责给客人端茶送水、收拾桌子等。白天我上班,晚上我就猛啃《餐馆用语大全》,学会了“芥兰牛肉”、“少糖”等单词。第二天上班,我就特别希望有机会操练一下。


纽约法拉盛


酒楼来的客人一般都是中国人,一天,好不容易来了几个外国客人,他们挥手示意服务员过去,似乎想要什么。于是我主动走过去,问了一句:Can I help you?他回答:Can I have a fork?天哪,我居然听懂了!当时我无比激动,转身就去拿刀叉,因为太激动,手还被刀子划破了。正当我往回走时,一个服务员拦住我,问:“你干什么呢?”我说帮客人拿刀叉。他冷冷地看我一眼,说:“这是你干的活吗?”然后一把抢过我手里的叉子,自己送过去了。我站在原地,心里想:你欺负我,不就是因为我英文不好吗,我一定要学好英语!


带着这股劲,我开始猛学英文。我去世界书局买了英语磁带,天天听,从来没有在两点之前睡过觉,后来买了一部收音机,收听侨声电台的英语节目,英文慢慢进步了一点。从开始学习到开口说话,我整整花了两年时间。


身份“黑”了,6年没回国


当时我的签证是P3,这是专门给一般演出人才的签证,时间是半年 。半年到期后,我又延了一年。眼看一年又快到期了,我赶紧给了当初把我们办过来的杨先生一笔钱,让他帮我办。谁知道他所在的剧社涉及给非演员办理p3签证,被美国移民局查了,他没法去帮我们延长签证。于是,我们就逾期滞留在美国了,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那就是身份“黑”了。我们后来找了别的剧社,也办不了。这样,我就没法回国了,因为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如果出境,十年内不准入境。接下来,足足有6年时间,我都没法回国。


受访者与其妻子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贵人,他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至今都很感激他们。我在美国演出时,认识了北京京剧院鼓师张立平老师和京胡琴师刘振国老师。他们和我很聊得来,彼此很投缘。2003年1月,正值中国春节,美国林肯中心要排练中国经典戏剧《牡丹亭》,导演是旅美华裔陈士争导演,张立平老师认识他并且在这个剧目担任鼓师。因为戏里需要一个老丑,而我以前在国内时学过老丑,还演过《苏三起解》里的“崇公道”、《乌盆记》里的张别古,所以张立平老师就推荐了我。


当时时间很紧张,只有两周背台词的时间,而我一个人要演28个角色,包括老丑、罗锅、土匪、官吏、群众、驻拐杖的、踩高跷的、划船的,等等。导演问我行不行,我咬咬牙接下了。接下来,我没日没夜地背台词,有时累得睡过去了,醒来后就到外面跑几圈。当时是冬天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圈圈地跑,脑子里想的全是台词。后来一试演,导演一看,行!


《牡丹亭》从头到尾连演四天。舞台是开放式的,演员和观众可以互动。我通常是演完一个角色,火急火燎地跑到后台换另一个角色的服装。观众看了,觉得很有趣。最难的是踩高跷,高跷有1米高,我踩在上面还要做动作,难度很大。不过那次演出真的很过瘾,如果他们以后还排练我愿意再参加。


《牡丹亭》演出


《牡丹亭》在美国反响很好,也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时我的身份已经黑了,有人告诉我,林肯中心在美国移民局有一个特殊的窗口,可以办理艺术人才的身份。我就跑到剧组主管那里咨询,主管是个白人女士,剧组给她取了中文名字叫妞妞。妞妞告诉我,剧组需要的人都可以办成O1艺术家签证。可是你身份都黑了两年了,顶多只能做P3演出人才签证了,做不了O1艺术家签证了。我心里很激动:只要身份能活起来,不再是“黑”的,啥签证都可以。没想到,四天后,她打电话给我:你的签证办好了,是O1。我那个开心啊,围着自己打工的餐馆的寿司台跑了一圈。大家纳闷地看着我,得知原因后,他们乐了:到时绿卡办好了,你是不是要挂在脖子上再跑一圈呀!但是有朋友提出来,你这如果出境可能回不来了,因为有逾期滞留的记录。


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随后跟随剧组到新加坡演出。那是一场特别高规格的演出,舞台都是真山真水,真花真鸟,听说布置一次舞台要20万美金。演出非常成功,我的角色也演绎得很完美,受到观众和演出方的好评。可是高兴之余,我的 忧虑又来了——我要回美国,需要签证,可是美国移民官会给我办吗?正思虑重重时,舞台的广播突然响了:明天下午两点,请刘强和郭毅(另一个演员)到后台,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会到后台给你们办理签证。这怎么可能?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次日下午,我拿着自己的护照,签证官看了一下护照,就在上面盖了一个章,还说了一句“Thank you ”。这意味着,我又可以回到美国了,而且可以合法呆下去了。因为幸福来得太突然,我都有点恍惚了,感觉像做梦。都是一样的我,以前为了办身份求爷爷告奶奶,吃尽苦头还不行,现在因为有了林肯中心这个平台,一切如此顺利。我当时真是感慨万千,觉得人这一生平台太重要了。你知道美国林肯中心世界闻名,美国艺术人才都以进林肯中心演出为荣。我这个中国河北来的小伙子,因缘际会,竟然在这里演出,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现在想来,我依然很感谢张立平老师、刘振国老师和陈士争导演,他们是我生命里的贵人!



演出完毕,我们回美国了,入境时我递上备好的材料,顺利过关了。想想真神奇,就这一趟演出,我的身份由黑变白了。


因为O1签证是给艺术家的,符合办绿卡的条件,所以陈士争导演给移民局写了一封推荐信,林肯中心出具了证明信,有了这两样东西,其他的材料基本都不用了。四个月后,我拿到了绿卡。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张立平老师、刘振国老师和陈士争导演的帮助,我的人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所以我一直对他们心怀感恩。


来之不易的家庭团聚


绿卡办下来了,最开心的是终于可以回国看父母了。那时我整整六年没回去,想家想得都不行了。自然,我爹妈只有我这个孩子,在我出国的这几年,他们也该是多么想念我呀!


买了机票,我回国了。到家已经是半夜了,父母依然在等我。看看灯下的妈妈,比六年前老了太多了,我百感交集,抱着她号啕大哭。离家这么久,终于见到爹娘了!当时心里有个特别强烈的愿望,时间不等人,一家人赶紧趁早团聚!


几经周折,终于办好了父母来美国的签证。


2013年,他们来美国了。多么来之不易的家庭团聚呀,所以我们特别珍惜。我给爸妈什么都买最好,最好的床垫,最好的蚕丝被……我把他们的房间和卫生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又给他们安装了中文电视台,带他们去华人超市买菜。一开始他们不习惯,经常想念唐山老家和邻居街坊,现在慢慢习惯了。一到春天,就在院子里的空地种上番茄、黄瓜等蔬菜,挺开心。


2011年,太太给我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2013年,儿子出世。现在的我,可谓是“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要出去打拼,哪怕刮风下雨,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有一种使命感,感到很幸福。


受访者一家


我前几年买了现在这栋房子,花了52万美元。这个社区的黑人和犹太人较多,白人相对少些,至于华人则是少而有少了。我旁边一家邻居是巴西人,我们有时会请他们一家过来吃火锅,他们很喜欢,我们种的黄瓜、西红柿也会和他们分享。另外一家男主人是黑人警察,对我们非常友好,冬天帮我们铲雪,秋天帮我们捡草。美国人特别注重社区关系,对自己社区的人很友善,会主动帮助他们,我们中国人性格本来是比较内敛的,但看他们这么热情,也被打动了,从而回报他们同样的热情。


到美国15年了,有时还会想起刚来美国的情景,那年冬天雪很大,都没膝了,我站在雪地里给家里打电话。爸妈问起我在美国的情况,我总是说:挺好的,挺好的!可是电话一挂,我就流泪了。那是我人生中最难的时候。回头对比一下,觉得现在的自己简直太幸福了,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事业,真的应该知足常乐。


本文作者林世钰先后采访十数位华裔,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各大书店和购书网站均有销售,欢迎购买。




本文转载自西洋参考(iwestbound)


跟随西洋参考,一起发现全球精致生活。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优质生活资讯、精致消费服务及靠谱意见观点,所刊文章均由海内外名家受邀撰写。也非常欢迎正在海外生活的对自身文字有信心的人,成为我们的“全球精致生活发现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