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在纽约 60年的情怀与故事

2017年07月29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在纽约住久了,就知道粤语很好用。在唐人街,问路,点菜,和店家聊天,去喝个早茶,要是能讲粤语,能省下不少力气。


说到港式早茶,这也算是其他族裔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一大关键,可能还是不少人开始接受凤爪、牛百叶等中华特色的地方。我还认识一些祖辈来自香港、广东的ABC,不会说中文,和家里老人交流不多,但几周一次的早茶时间,就是维系他们的纽带。

一个普通的周四中午,唐人街某早茶餐厅里的情景。


纽约的华人越来越多,在福建、东北、以及中国各地来的移民都占着一壁江山的时候,作为最早走出来的华人之一,从语言到饮食再到方方面面,香港移民在纽约的痕迹,仍然有着不可比拟的影响力。



唐人街=小香港


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批香港来美移民是在20世纪60年代抵达的,主要分散在东西海岸。从70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是香港人移民美国的高峰期。根据全美人口普查的统计,2012年纽约州有近4万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出生在香港,而全美一共有将近22万香港移民。

1950至2008年美国香港移民人数变化(数据来自国土安全部“移民数据年鉴”)


和之前移民美国的其他亚裔不一样,早期来的香港移民70%以上都是中产阶级,从事专业工作或从商,其中不少人还很富有;90%的早期香港移民还英文流利,这更有助于他们融入在这里的生活。研究移民史的人甚至给了早期香港移民一个绰号“yacht people”,yacht即为游艇,这个称呼明显是为了和"boat people(船民)"区别开来,这是学者们给从越南等穷困地区来的移民的绰号。


曼哈顿唐人街在1965年以后迁入了大量香港移民,加上最早进入唐人街的台山移民,以及1965年起同期迁来的广东其他地区移民,粤语成了唐人街的主要语言。而在香港移民的影响下,唐人街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形似香港的小社区,常常被称作“小香港(Little Hong Kong)”。

早期的曼哈顿唐人街景象(图片来自纽约历史学会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


尽管资产和知识水平都优于其他亚裔,很多初到纽约的香港移民生活水平却明显下降了——这和唐人街的生活条件不无关系。纽约市立大学的移民研究人员曾采访过一位香港移民阿明(Ming),他们一家人从1968年起就住在唐人街,前几年才为了父亲看病更方便而搬去布鲁克林。

纽约香港移民阿明:


我们住在亨利街(Henry Street)一栋100多年前修建的楼里,没有热水洗澡,浴缸在厨房里。我们住的地方有租金管制,房东答应不涨租,但什么东西坏了他也不管修。


住在曼哈顿是有它的好处,但唐人街的房价越来越高,楼都很老,没有电梯,也没有物业公司帮你把垃圾清出去。60年代的时候这里有很多其他族裔的居民,后来华人越来越多,但现在有很多华人也搬去了其他区。


随着香港和广东移民群体的发展,唐人街的范围也慢慢扩大。到了1970-80年代,他们开始向坚尼路以北和包厘街以东迁移,逐渐探索曼哈顿的其他区域。现在我们熟知的唐人街区域东部,在80年代以前都被算作下东城区域,是包括香港移民在内的华裔,把它变成了唐人街的一部分。


扩大唐人街只是香港移民的影响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讲,香港移民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整个在美华人社区的生态——多为中产的他们喜欢更优质的房产,渐渐地也就住到了传统的唐人街以外,到80-90年代,这样的生活模式也影响了新来的移民,他们一起在城市郊区组建起了新的小华埠。除此之外,香港中产移民还有强大的购买力,不管在老的唐人街还是新兴唐人街,这都刺激了当地和附近区域的房产市场,还吸引了更多华人商户入驻,让社区变得多元化起来。


纽约的老香港人和新香港人


在纽约扎根近60年,如今每个领域每个行业都有香港人,仍然活跃在华人社区的也不少。联成公所顾问赵文笙很早就与家人从内地移居香港,是地道的“港仔”。后来他移民美国,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从一家公立医院退休后,就投入了华人公益事业,鼓励华人投票,支持华人参政,也一直照顾新移民和老移民们,不管是来自哪里的华人。

自从退休,赵文笙几乎每天都在联成公所。


年近七十的赵文笙很有精神,也很关心时事。除了美国本土的政治社会新闻,赵文笙还一直关注着内地和香港。早年的很多香港人对内地心存疑虑,但赵文笙是很早就与其他华人移民亲近,也以开放心态看待内地的香港人之一。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时候,他跟我们说,家乡这20年的变化他一直在看,看到香港得到很多机会,发展也很好,“我自己对中央政府的态度也在改变,感情越来越深。”


赵文笙的态度来自于他作为一个老移民的智慧,这样的智慧也有年轻人在继承。今天是香港驻纽约经贸处处长柏嘉礼(Steve Barclay)在这里工作的最后一天,接任他的是才40岁的朱瑞雯(Joanne Chu)。朱瑞雯之前是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政务助理,还曾任职财经事务局,对驻外也很有经验,在香港驻布鲁塞尔经贸处工作过四年。

柏嘉礼(左)与朱瑞雯在香港驻纽约经贸处


朱瑞雯大概一周前才离开香港。采访时我问她,就她所见,为什么香港社会里有人要搞“港独”,她说了一句话:“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

朱瑞雯接受美国中文网记者李越专访。

香港驻纽约经贸处处长朱瑞雯:


一些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前途没有信心,没有信心是因为他们了解不多。我跟着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跑了内地很多省份,每到一地都会和在当地工作的香港人或是学生见面,听到的反应都是他们到了内地才发现,内地和在香港报纸上看到的很不一样。所以我们很鼓励香港年轻人多到内地去走、去看,去学习、工作、甚至只是旅行,他们就会体验到内地的发展和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香港经贸处的工作是在美国全面推介香港的商业、旅游、体育、艺术等等。要怎么推广?朱瑞雯还是想“眼见为实”。她说,三年任期里最想做成的事,就是让更多美国人、包括华裔二代去香港走一走,亲眼看到香港的处处商机,可以提供不同的发展机遇。


对于看着TVB长大的我来说,朱瑞雯算是我心里典型的“香港女白领”模样,精力充沛,自信健谈。香港回归20周年的庆祝活动在月初刚刚落下帷幕,她上任的时机可谓特殊,我问她这时候上任是否觉得有压力,以为她会说“有压力也有动力”之类的标准答案,但她只是点头说:“我觉得很有意义。”


朱瑞雯是第一次来纽约,一起搬来的是丈夫和两个孩子,一个2岁,一个4岁。刚刚搬来纽约一个星期,除了准备接手新职位、找住处,她还忙着给孩子找学校。时间已是夏天,要找学校入学并不容易,朱瑞雯要兼顾工作和家庭,这大概是大部分职业女性都要面对的问题。说到这个她直呼头痛,但谈起熟知的工作,朱瑞雯又是另一个样子。她对着我们的镜头介绍香港,侃侃而谈聊着香港在会计、法律制度上的优势;说起她比前一任处长年轻,恐怕是最年轻的处长之一,她开玩笑说:“我们年龄不一样,性别也不一样啊,应该会带来不同的气氛。”信心溢于言表。


三年任期满后,朱瑞雯也会离开纽约,她暂时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在她之后又会有下一任,给这里的人展示最新的香港。从上世纪60年代直到今日,香港人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生活在美国。也许不同的声音还是会有,意见的冲突也会有,但在这里,香港移民、内地移民,一起组成了在美华人,塑造着美国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