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最不能忘怀的华裔女子,她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公诸于世界!

2017年12月15日 英国签证移民问答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多地举行悼念活动,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

 


在20年前,即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十周年祭奠之际,一本名为《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书在美国出版。南京大屠杀,这五个沉重的字眼,瞬间在世界掀起了风浪。

 

《南京大屠杀》是首部全面记录当年日军血洗南京城暴行的英文著作,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最受重视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

“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比称它为“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张纯如(Iris Chang),她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这位29岁的年轻女子,将南京大屠杀这桩惨案彻底地揭示在世界的面前。


 

01

华人在美国:心系家乡 探寻真相念头萌发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


这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张铁军,抗日国军将领,曾任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


父亲张绍进,是一名哈佛博士,其专著《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颇有影响;


母亲张盈盈也是哈佛博士,从事生物科学研究。



她的父母不仅在美国联合创办了华人学校,还从小教导她:要记住,作为中国人,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她一直是老师家长心中的好孩子,不仅天资聪慧,还品学兼优。



在她17岁时,就被伊利诺伊大学的数学和计算机系同时录取,是少数获得这一录取资格的女性之一。


当要拿到计算机学位时,她却为了心中所爱的写作,转到了新闻学。之后仅用1年半的时间拿下了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的学士学位,之后又拿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学位。



1989年她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当记者,后来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写作和演说。


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就在她的事业辉煌之际,1994年12月13日,她在加州参观了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图片展,这些照片猛然击中了她。



她想起童年与父母谈话时,他们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他们认为,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在这场杀害了上千万中国人的战争中所犯下的一次最丧心病狂的罪行。

 

当时的她因为幼小所以逐渐将此事遗忘,而如今残酷的照片提示她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在屠杀发生后近60年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


张纯如被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


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同时也很奇怪:如果南京的暴行真是那么骇人听闻,真的像父母坚持说的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残酷的屠杀,那为什么没有把它写下来? “

 

于是,探寻真相的念头从心里逐渐生根发芽……

 

02

漂洋过海:深入调查 决心披露日军罪行

 

之后她开始了三年的资料搜集,这期间,她辗转发现了一直被忽视的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约翰·拉贝和美国传教士魏特琳的日记。

 

原来魏特琳和她一样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

 

1937年,魏特琳在南京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庇护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使他们免受歼杀凌辱,魏特琳本人也数次遭受日军威胁,面临险境。而在1940年回国后,南京大屠杀却像一个无法摆脱的噩梦,始终折磨着魏特琳。不久,魏特琳自杀身亡。


她看到这两人在日记中都详实描写了,日军侵华期间所犯下的暴行。

 

于是为了证实手头资料的真实准确性,她决定只身前往南京进行深入调查。



1995年7月,她到达了南京。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到南京后她由于气候不适,经常感冒,但每天依然坚持工作10小时以上。


在火炉一样的南京,她常常奔走在街头小巷,采访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在南京大屠杀所有重要的现场和丛葬地,她都进行了拍照与摄像。



二十多天的南京之行,让她更深刻的认识到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砍头、活焚、活埋、在粪池中溺淹、挖心、分尸,每天她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些画面。她的书中写到:


”上百具的尸体沿江漂流,南京城外的一个池塘,变成一片血海。数万中国同胞被当做练习刺刀的活靶,竞杀活人变成了游戏。


成千上万的妇女被强暴,日军甚至在事后挖出她们的内脏,割掉她们的乳房。

父亲被强迫强奸自己的亲生女儿,儿子被强迫强暴自己的母亲,家庭成员被强迫观看这场变态的悲剧。


如此种种暴行,在1937年的南京残忍地上演着。“



在她收集的数据中,她也得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其后的6个星期制造集体屠杀28起,零散屠杀858起,强奸和轮奸20000余起,26至37万中国人遇难。



 

这些数据让她难受,当她采访幸存者,从他们的嘴里听到日军的罪行时,她内心常常饱受折磨,不仅心疼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们,更痛恨那些杀人成性的恶魔。


多个日夜,她常为同胞遭受的痛苦气得浑身发抖。

 

而除了采访被害的幸存者外,她还必须平复内心去面对那些当年的施害者。


在对日本老兵的采访中,她深受人性的困惑:这些人在生活中亦有普通人的情感,但为什么会在南京的那六个星期里,成为魔鬼呢? 


她说:

“我曾经和一个日本军人交谈,他告诉我:他被教导,除了天皇,任何人的生命都毫无意义,任务重于泰山,而自己的生命则轻于鸿毛。他们被当成废物一样对待,进入了中国的首府之后,突然间拥有了比神还要大的权力。


所以不难理解,在南京,他们把过去几个月甚至一辈子所受的压抑,以不可遏制的暴力形式爆发出来。”


就是受到这样变态的观念洗脑,这些日军将情绪泄愤到无辜的中国百姓身上,在他们眼中,中国人就是最劣等的种族,就像蝼蚁一样。


当他们的俘虏,一个孕妇试图反抗这个将她拖出去强奸的士兵时,没有人帮她。最后那个士兵将她杀死,并用刺刀剖开了她的肚子,扯出了她的肠子,还将蠕动的胎儿也挑了出来。这一幕幕残忍的画面,就像日军的刀深深扎进她的内心。

 


张纯如说:

“这是我真正不得不写的一本书;我写,是出自义愤。即使拿不到一分钱,我也不在乎。让世界知道1937年在南京发生了什么事,对我来讲,这才是重要的。”

 

03

真相震惊世界:忘记屠杀 就是第二次屠杀


1997年12月,是南京大屠杀60周年。


在张纯如访问了14位幸存者,参阅上千页的历史文献,经过无数个辗转反侧的日夜之后,她终于出版了英文版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


这本书一经问世,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翻译成15种语言,轰动世界。在美国连续数月位于排行榜首位,并且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印刷超过50万本。



《纽约时报》称之“60 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用英文向全世界,详尽地揭露日本当年的兽性”

 

张纯如说:

“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即使与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相比,南京的暴行也足以代表最可怕的种族灭绝的行为。”

 

美国评论家乔治.威尔在听完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虚构论”和看完她的书后说:

“由于张的这本书,她终结了对南京的第二次强暴。”


当屠杀真相被掩藏时,屠杀永远都是屠杀。只有屠杀为世人所知时,冤魂才能远离追杀,成为历史上的定格。


04

深受日本右翼威胁 引发精神疾病


随着书籍的广泛传播,各种质疑和日本右翼的威胁也接踵而来,她不断接到日本人的威胁电话,有日本右翼分子竟嚣张地强辩:

“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我们不承认,你们都是编造的,张纯如的书都是虚构的,是你们中国人串通好的,我们只在你们中国杀过几千人而已。”


但在书中,她却用无可辩驳的证据,用最沉痛的笔调记载: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200英里长。他们的血液总重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她怒斥妄图扭曲事实的日本右翼分子:无论杀100个,还是1000个,只要杀了1个人,就是杀人!


有一次她去参加,美国旧金山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演讲题目是《强奸南京》,当场就有两个日本人站起来,向她厉声发难,她据理力争,铁证如山的事实,让两个日本人哑口无言,最后灰溜溜地逃离会场。



日本驻美大使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大屠杀》是“非常错误的描写”。之后她接受了“吉姆·里勒尔新闻节目”的访谈,当场驳斥,予以了对方强有力的还击。


可日本人的威胁越来越过分,一些恶意来信出现在她的信箱,其中有一封还夹着两颗子弹。


更让她感到百口莫辩的是,有无数西方人士也对她的努力,进行着各种污蔑,有人说她的出书目的不纯,有人说她夸大了受害者的数量,……


她感到自己深处危险边缘,外界的怀疑和威胁以及自己的胡思乱想导致精神逐渐出现了问题;


尽管她以强烈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的勇气揭露真相,但这本书却让她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价;


但她始终没有停止工作,2003年,身心俱疲的她,又为自己关切的中国人,出版了厚达500页的《美国华人》。



后来,她一度情绪崩溃,在医院住了五个月,没有人知道,她又接触到了多少,罄竹难书的罪恶?又发掘到了,怎样阴鸷黑暗的一角?


她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愤怒和悲哀的人,很难在这世上安逸地存活,每一日都会变得无比漫长。 


那些死难者的魂灵已渗入了她的魂灵,最终构成了她记忆的一部分;


对我们而言,30万只是一个数字,对她而言,30万却是,难以承受的生命重量。

 

05

孤独的女斗士:不堪重负  饮弹自尽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36岁年轻的生命。



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却留给了我们整个民族一段段记忆。


凭借着这一记忆,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如此的伤痛;而又因为这伤痛,让我们无法忘记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

 


2004年,她离开了人世;但她揭露的真相影响了整个世界,因为她,日本丧心病狂的罪行曝光于天下;有人说:

“她用自己的一生,为三十万沉睡的亡灵奔波,但她自己却始终漂泊海外。“


可如今,她终于回来了,回到了祖父与曾祖父生长的地方,中国江苏淮安,有如落叶归根。



2017年,在淮安市淮阴区古淮河北岸,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张纯如在给家人的遗言中说,希望记住她患病以前的样子:全心投入生活,献身她的事业、写作和家庭。


我们一遍遍记起张纯如,不仅仅是为她个人的勇敢或悲剧;更是因为离开了每一个人的参与,历史的真相和守护真相的人都会变得脆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