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流行语最新发布!我们整理了这些英文译法

2017年12月18日 这里是英国


话说一眨眼就到了年底,各种年终盘点也都如约而至。前两天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7年“十大流行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有温度、流量、可能……假……、油腻、尬、怼、打call等上榜。


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文表达,换成英文,你可会?年底跟着世纪君再来补补课吧~


不忘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全球媒体的争相报道。为提升报告的外文翻译质量、增强大会精神国际传播效应,来自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名外籍专家参与了此次大会报告外文译本的核稿润色工作。戳这里回顾十九大报告译文背后的故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这样翻译的:


十九大报告热点翻译还包括:



砥砺奋进

“砥砺奋进的五年(Five Years of Sheer Endeavor)”大型成就展9月下旬开幕以来,吸引了世人的关注。展览上展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的“大国神器”实物模型,不仅让中国百姓为之自豪,也让世界为之惊叹。


这些中国近年来的高科技成就包括: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的“嫦娥三号”探测器(Chang'e 3 lunar probe);创造世界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7062米)的“蛟龙号”载人深潜探测器(Jiaolong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被誉为中国“天眼”(the Eye of Heaven)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or 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以标准时速350公里在世界上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复兴号”动车组(Fuxing or Rejuvenation high speed train)。 

共享

2017年可以说是共享单车飞速发展的一年,不仅在国内火的一塌糊涂,还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国门,在英国吸粉无数~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不断壮大,涉及行业包括共享单车(shared bikes)、共享汽车(shared cars)、共享雨伞(shared umbrella)、共享充电宝(sharable chargers)等。


有温度

假设有这样一座城,它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小伙伴们有何感想?世纪君觉得,这里的“有温度”可以说是一种warm和cozy的感觉,这般细腻的感觉,是心灵上感受到的一缕温暖(warm),是环境带来的惬意舒适(cozy),也是自然与人文(humanity)的和谐(harmony)。


此外,说一个城市“宜居的”可以直接说suitable to live in,或用habitable来表达,“不宜居的”则是inhabitable。


流量

说到“流量”,估计小伙伴们最先想到的是手机网络流量(mobile Internet data)、流量套餐(data packages,或data plans)、客流量(ridership)、车流量(traffic flow)、网络流量(netflow)等。但这里的流量特指那些粉丝多、人气高(high popularity)、影响广(big influence)、商业价值大的明星。


说到一个人或事物是“流量担当”,有商业价值,可以用commercially viable来表达。


可能……假……

今年年初,一份美国高中的中文考试试卷,让中国的小伙伴们开启了怀疑人生模式,网友们看后纷纷表示:我可能学了假中文……(戳这里挑战美国高中的中文试卷)


“可能……假……”句式出现在今年1月,来自网络上一组调侃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表情包。此表情包由“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拿到了假试卷”等句子配上各种苦恼表情符号组成,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例如:


The last section of the composition even made internet users question whether they were Chinese.

看了作文的最后一部分,很多网友甚至怀疑自己可能是个假中国人。


英文如何说“假”?以下表达学起来:

Fake 


说到“假”很多小伙伴都会想到fake这个词,类似的还有false(假的,不正确的)、bogus(假的,伪造的)、phony (假装的,冒充的)。除了表示东西假,fake还可以指虚情假意,人不够真诚。


例:She's so fake, pretending to be everybody's friend.

她那人真够假的,老装着跟谁都是好朋友。 


Copycat 


这个词指的是“盲目的模仿者”、“无主见的人”,用来指那些模仿别人行为、风格却又一眼被人看穿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例:She called me a copycat for wearing the same dress.

她说我穿同样的裙子很山寨。 


Knockoff 


这里表示廉价又很次的仿制品,通常可以指名牌仿冒品、冒牌货。


例:That purse is a knockoff.

那个钱包是冒牌货。


Put-on 


除了货不真,有些事情或者表现也是装出来的,这时就可以选用put-on,它可指“假装的”、“做作的”,还能表示“假话”、“哄骗”。 


例:She's not really angry - it's just a put-on.

她不是真生气——不过装装而已。


油腻

2017年,中年大叔们的标配除了泡着枸杞的保温杯,似乎还有一个令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标签——油腻。


网友一条“中年男性去油腻步骤”的微博,在网上瞬间引起了热议。随后,冯唐、高晓松等在各自微博上发布博文,谈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Greasy, Dirty Middle-Aged Man)。


文中,冯唐以自嘲的口吻形容自己的同龄人们“油腻”(greasy),总结了肥胖(overweight)、当众谈性(talking about sex in public)、教育晚辈(preaching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s)、不注重个人卫生(failing to maintain personal hygiene)等特点以供自省。


此外,冯唐还给出了针对中年人如何避免成为猥琐男(sleazy men)的10条建议。

在中国,中年大叔们到底啥样?佛珠手串(strings of Buddhist rosary beads)、保温杯泡枸杞(thermoses of hot water mixed with red dates and goji berries)、啤酒肚(a bulging paunch)、金项链(gold neck chains)……“油腻”的走红,反射出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后,对如何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反思。


说到“油腻”,一般可译为greasy 。参考消息网“双语汇”栏目认为,《现代汉语词典》说,“油腻”指“含油多而使人不想吃的”。在英语里,比较接近的表述是greasy或者oily。但这种译法只表达“油多”,缺失了“使人不想吃”的意思。Greasy或者oily还有一种解释:very friendly and polite in a way that is unpleasant and not sincere,也就是油滑,虚伪,跟油腻不太一样。所以,准确一些的译法或许是unpleasantly greasy,也就是油得令人不舒服。


2017年,对于“尴尬”二兄弟来说似乎是单飞的一年~原来总是组队出现,单飞后的“尬”在今年也广泛使用,“尬聊”、“尬唱”、“尬舞”、“尬谈”……

 

有人将“尬聊”译为“small talk”,因为都表示一众日常对话,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与“尬聊”的尴尬对话不同,small talk是一种社交式的闲聊,发起人不乏礼貌,且期待这个对话能持续下去(a useful social skill that shows your politeness and that you care enough to keep the conversation flowing)。相对的,尬聊者(the person who is making the conversation awkward)要么不善交际(bad at socializing),要么压根儿没想好好开启聊天模式(don’t want to bother coming up with responses that people are happy to hear)。


说到“尴尬的”,想必小伙伴们首先想到的还是awkward和embarrassed (尴尬的),embarrassed 的同根词包括embarrass (动词,使尴尬),embarrassing (形容词,令人尴尬的)。例如:I was embarrassed by his comments about my clothes.(他对我着装的评价真的让我很尴尬。)


来,跟着世纪君读三遍:

“怼”(duì)“怼”(duì)“怼”(duì)


意思是怨恨。不要再没文化读成三声了~


人们用“怼”来表示故意找茬、反抗、反对等意思。


说到找茬,英文可以用Pick on sb来表示,如:She felt that her teacher was always picking on her. (她觉得老师总是找她麻烦。)


跟别人互怼,语言上攻击别人可以说“lash out”表示,意思是“痛斥;猛烈抨击”。例如: Trump frequently lashed out at the press. (特朗普曾屡次痛斥媒体。)


类似的表达还有bash,slam等。


更有文化点的用词还可以是“spar”,例如BBC的这个标题:

文中还用到了“clash with”这个短语,意思是“与……冲突/交锋”,也就是“互怼”的意思了。


除了以上表达,小伙伴们常说的diss原意是侮辱、不尊重,在说唱里面指一个说唱歌手用说唱作品攻击别人。两个说唱歌手之间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后,通常采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类似于battle,不同之处在于battle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技巧,与私人恩怨无关。


打call

小伙伴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常说到“给某某打call”哇~这里的 “打call”可不是“打电话”(make a phone call)的意思~


“打call”的由来

“打call”这个词来自日本,起源于演唱会Live应援文化。


它原是一种由御宅族(Otaku)或偶像支持者表演的舞蹈或打气动作,其中包括跳跃、拍掌、挥动手臂和有节奏地喊口号。


粉丝们用规律性的呼喊、跟着节奏挥舞荧光棒、点亮手机等方式,表达对台上偶像的肯定和支持,台上台下一起营造出热烈氛围。


现在,“打call”不仅适用于粉丝对偶像的“应援”活动,还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支持和赞成。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怎么用英语表示“为……打call”呢?

因为“打call”可以理解为“为……举起荧光棒”或者“为……挥动荧光棒”,因此可以相应的译为to put one’s glow stick up for somebody或者to move one’s glow stick for somebody。


例如: 你画得太棒了,我要为你打call。 

Your painting is awesome. I would like to move my glow stick for you.


如要表达“疯狂打call”,可以在move前面加上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比如“cheerily”(兴高采烈地)。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为……打call”引申为“为……欢呼”,那么“to cheer for/on someone” 也是一个可行的表达。


比如:锦标赛时,整个镇的人都出动了,为高中足球队打call。 

The whole town came out to cheer for the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 in the championship game.


如果你开演唱会,我一定到场为你打call。 

I will be there to cheer you on if you give a concert someday.


另外,小伙伴们还可以用cheerlead表示“为…加油鼓劲”。


比如:我们需要一些不仅能为我们打call,还要能真正帮到我们的人。 

We want someone not just to cheerlead us but to really help us.


2017,你还学到了哪些流行语?


小伙伴们~ 推荐您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