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一切】蒙纳士大学副校长余艾冰院士

2015年07月25日 BQ澳洲



编辑/唐嘉文 崔基炜孔彪 宋丹 王菲 文/马君谦



余艾冰教授是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是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多个研究领域的权威。他至今已发表了8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超过490篇发表于SCI国际学术期刊), 为不同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了数十次大会特邀主题报告。其科研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材料、化工和矿物加工工业。已经培养超过三十多名博士后、六十多名博士及二十多名硕士。

自2014五月起,他出任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副校长,并兼任蒙纳士大学-东南大学联合研究院院长。目前,他还是Powder Technology期刊的主编,并出任其研究领域内任超过15个世界顶级期刊的编委。他先后荣获多个澳大利亚国家级奖项及学术称号,其中包括新南威尔士大学杰出教授(Scientia Professor)、新南威尔士州年度科学家(Scientist of the Year)、澳大利亚ARC的联邦教授(Federation Fellow)和澳大利亚科学院应用科学领域终身成就奖-伊恩沃克奖章(Ian Wark Medal andLecture)等。2004年,余艾冰教授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余艾冰院士丰富的履历与人生经历,可谓是众多学者与莘莘学子眼中的成功范本。他1982年获中国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与2007年分别获得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材料工程博士学位和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of New South Wales)科学博士学位。1990到1991年间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机构(CSIRO,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矿物与过程工程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他自1986年初出国至今,已在澳大利亚近30年,并在不同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余院士说,虽然我的个人经历十分丰富,但构架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却仅有几个,正是这些重要的转折点决定了我人生的发展方向,而每个重要转折点的到来绝非偶然,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修炼以及经验积累的结果。审时度势的余院士在面对各种机遇时,总是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

在面对他事业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时,他选择了在1992年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执教和研究。自此之后,余教授的事业蒸蒸日上。1995年,他被提升为新南威尔士大学高级讲师,1998年晋升为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达到了大部分科研工作者追求的人生目标。他认为自此之后所获得的成就都是可遇不可求,都是额外获得的成就。然而,正是由于他不懈努力的结果,他获得的额外的成就仍是巨大的。

2007年,他分别获得澳大利亚国家教授(ARCAustralian Professorial Fellow)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杰出教授(ScientiaProfessor)称号,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学术地位最高的联邦教授(ARC Federation Fellow)。另外,他于2002年获美国钢铁协会Josef Kapitan奖; 2010年荣获澳大利亚科学院应用科学领域终身成就奖-伊恩沃克奖章(Ian Wark Medal and Lecture),新南威尔士州2010年度科学家称号,以及澳纽化工协会的2010 ExxonMobile大奖;2011年被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选入前100位学术、科研及企业界最有影响的工程师。更为重要的是,余教授于2004年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成为澳大利亚极少的具有工程背景的两院院士之一。2014年,他又迎来他人生中新的转折与挑战,成为蒙纳士大学副校长,兼蒙纳士大学和东南大学联合研究院院长。

余院士在面对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时说,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两个“心”:在面临人生转折点时勇于选择适合自己道路的“决心”和在往后道路中不断坚持和努力的“恒心”。在谈到澳洲的中国博士生们应当如何选择人生转折时,余院士指出,博士生应当注重以内修的方式调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盲从的职业选择规划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审时度势而不依附于他人的经验,一旦明确自己的方向就应不顾艰难、不懈努力。


术业有专攻,善于扬长

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术业有专攻,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做到完美;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投入到各个研究学科领域。”一言以蔽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余院士在评价澳洲中国博士生时说道,相较于澳洲本地的学生,我们的优势在于扎实完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勤奋刻苦与执着的钻研精神,这使得中国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不低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但我们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中国学生普遍在学术与自我突破中遇到的瓶颈,尤其是在国际科研的背景下,我们的综合能力还与本地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这集中表现为缺乏在全局构架中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所以,除了科研能力以外,我们中国学生应该加强综合素质及其他方面的培养。

另外,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看似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且普遍被中国学生归咎于其不能自我突破的借口,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诚然,良好地掌握语言是发展自我的“利器”,但是这并不是通往成功路途的重要制约,我们应当驾驭并让其为我所用。余院士说:“我赴澳科研三十年,虽然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但要说我在语言上有什么突破则言过其实。对于我们科研工作者来说,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能使用多么华丽的英文辞藻,能有一口多么流利的英语,而在于你是否能够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能否用创新的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否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世界的高度并领先。这就好比在好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形式、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固然重要,但是否能被录用发表的关键则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是否具有创新性,以及是否解决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扬长”,而这个“长”将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目标如航灯,努力助前行

“态度决定一切(Attitudeis everything)”是余院士常备至推崇的座右铭,他的荣誉和成就都离不开其对人生和成功的思考与感悟。余院士认为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抱负、理想和目标,否则一切将失去明确的方向,譬如迷航之舟,而在这个方向上推动你不断前行的力量则是你的人生信条与信仰。“人生哲理或者说道理是无穷尽的,但是真正能够为我所用的指导思想则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始终坚信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为之付出的努力越大,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一路走来,余院士不断用他的成就印证了他的人生哲学。

欢迎转发朋友圈!本文出自最新《BQ澳洲》杂志『本周看点』栏目,阅读杂志原文,可购买杂志或网上阅读。请支持澳洲100%原创中文周刊。谢谢合作!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来自澳洲中文周刊第一品牌《BQ澳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