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眼里的星空与心里的道德律 - 《实践理性批判》

2015年09月20日 加拿大读书会



在康德的著名的三大批判之一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结论开始,康德说了一句被无数人传颂的话:“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是面对浩瀚星空的渺小之感,以及对道德的无上尊重吗?


看过《纯粹理性批判》(之前有过专文介绍)和《实践理性批判》的应该知道,他这句话实在是对这两本书中自己论点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在前者那本哲学必读书中,康德对人类的知识、理性的来源、发展、能力、局限进行了精辟的探讨;人是如何认识自然与外部世界的,又是如何上升为自己的知识的,也就是康德所谓“纯粹理性”,讲的是知识,无穷无尽,不可见底,也就是康德眼里的星空;而后者,则对人如何通过实践对外界发生影响,即“实践理性”,这影响的根源、原则、方法又是什么,讲的是实践,而实践的规律就是道德律。从结构上来说,前者是从外到内,后者是从内到外,因此推导论述顺序完全相反。


《实践理性批判》与前者著作一样,结构清晰:序言、导言、要素论、方法论、结论,一目了然。康德提出了自由是道德的基础的观点(要是一切都可以用机械的因果律解释,那人就不必为自己的罪行负责了)。实践以道德为准则,以知识为手段,目的是为了达到”至善“,至善则建立在幸福和德性的基础上;而为了达到至善,康德又引入了灵魂不朽(因为人永远不能在道德上做到完美,只能无限接近,而这个无限接近是一个过程,为了确保这个过程,灵魂因此不朽)和上帝存在(康德多次指出,这里提上帝的存在只是为了实践需要,而不是客观存在)这两个概念。


什么是道德?康德否定了只对自己主观有效的”准则“,因为它们是受自我感性欲望左右的,只有同样适用于其他人的”准则“才能称为道德。这其实就是那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Treat others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 的道理 。我个人的理解是,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如果只有一个人活着一个荒岛上,无所谓道德可言;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需要道德来约束众生。这跟康德所说的”实践准则“的社会性也是一致的。


人一切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康德认为,人意志行动的道德动机来自于对道德律的敬重本身。如果人在行善时,一心想着功德、回报,他是不可能真正达到善的,动机、出发点至关重要。


康德的道德教育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他觉得功德主义和情感教育都不如直接被教育的青少年的理性和自由意志更有效,启发他们认识到自由的纯粹性和道德人格的尊严。


总的来说,康德在此书中一如既往,痛斥各种感性、情感(他也痛斥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的观点),认为那些都是经验性的,靠不住的,只有理性才是原则性的、至上的(当然康德也提出理性是有局限的)。让我们学会不做各种感官及心理欲望的奴隶吧。我们不能再嬉皮笑脸了,要严肃点儿,虽然道德与感官幸福相比是不受欢迎的,但它是神圣的、命令性的。


康德的语言出了名的抽象晦涩(但我个人感觉还是黑格尔的《小逻辑》更难懂),有些话其实换个说法应该易懂的多,有些地方看起来像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加上中文翻译就更艰深了(网上有人说,我读的这个邓晓芒三大批判合本不如商务印书馆韩水法本翻译的好,我没看过韩版),不过,即使我不能说全部领会了康德的精要,即使我们不一定要同意康德的观点,纯从思维逻辑训练的角度来说,在阅读时苦苦思索这段究竟是什么意思时,这本《实践理性批判》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只要你能坐的住。


最后以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来结束这篇读后感。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美女小提琴家穆特演奏,从作曲到演出,一水儿的全是康德同胞德国人。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