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不想做耶鲁面试官了

2016年03月29日 美国留学那点事


文/本.奥尔林 (Ben Orlin)

编译/Annie Huang,Dr. Feng


去年我为耶鲁大学做招生面试的事。这活儿很容易,就是带上一位聪明又有抱负的17岁年轻人去喝杯热巧克力,聊聊他的人生,然后写上一份报告给学校,“没错,这又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最近耶鲁大学通过邮件请我再担此任,问我:是否准备好了继续他们下一学年的招生?由于他们的邮件回复选项上没有“再也不参加”这项,我只有在“不参加”选项上打勾了。这不是因为我跟耶鲁有什么私人恩怨,我只是觉得整个招生过程实在是让人抓狂,哪怕只是参与了过程外围的部分经历,也已经让我如芒刺背。


招生好比拼一盒什锦杂果


过去几十年里,耶鲁大学的申请者们已经从超具竞争力的一群发展成为达尔文主义的反乌托邦极端化。它是如此残酷,其程度即使只在计算机上模拟一下你都会感到受不了,更不用说带着期望与情感亲身投入竞争之中。


我并不责怪大学。新生宿舍里的每一个床位,都有二十名候选孩子在排队等候,而他们中至少有五个都是各个高中的耀眼明星。要从这些强手如云的“死亡小组”中只挑选一名成员出来,对招生官来说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个选择过程,并没有谁好谁坏的绝对正确的答案。


纵然如此,让我想到就想吐的是,这个招生过程是如此的随机化,同时,又如此的令人深陷其中。


你可能猜到了,合格的学生如此多,顶尖高校却并不寻求最好的那一位。他们并不遵从一个唯一的、定义明确的“最好”的概念。他们追求的是平衡。他们只是努力把各式各样的新生招到校园里。一致性和公正性——不管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都和招生无关。这就像是拼出一盒什锦杂果,你才不管这颗花生是不是比那个巧克力片更值得放进盒子里,你只是选择那些品质好的,放在一起很和谐的组成部分。


当然了,对大学来说,这种方法也许看上去并不随意。但对于学生而言的确如此。这一年青睐吹小号的,下一年又喜欢吹巴松管的。孩子是没有办法知道大学是否在这阵子正需要他们的某些特殊才能的。(培刚点评:以不变应万变,让招生官跟着你的思路走才是申请王道)


因为这个原因,被大学拒绝就像是在相亲网站上被拉黑一样,没有什么可怕的个人因素,只是招生办公室并不真正了解你。大学只是为自己的利益寻找学生,而你又不正好合适而已。


申请像一个漫长的求婚过程


但是,校园参观、信息交流会、补充论文、考试成绩、日常成绩单、推荐信,以及到了最后,还有一样重要的招生面试,使得申请上大学就像一个漫长的求婚过程。被拒绝的感觉,比起第一次约会后被甩来说,更像是在婚礼当天被一人留在圣坛上的新娘(新郎)。


看看常规申请的要求吧:撰写一篇自白式的文章;把你的课余活动事无巨细地记录归档;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告诉我们你为什么热爱我们的学校;告诉我们老师对你的褒奖。


申请变得像一部自传和对自我的全盘审视:理想、成就、信念。整个过程感觉是多么的定制化、个人化和完整化啊。像耶鲁大学这样的高校坚持要在做决定之前窥视到你独特的灵魂。


我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多的信息,所有这些数据使得工厂般的流程戴上了一副亲切的面具。无论他们的本意有多么真诚,耶鲁大学的招生团队需为这个严峻的数据负责:94%的申请学生被拒绝。到此为止吧。(大学为了保持他们的地位,每年都用重金找各种媒体和撰稿人写今年如何如何的激烈,甚至鼓励一些分数非常低、没有一点希望的学生申请他们的学校,这样可以多一名申请者啊,可以显示出名校的号召力啊?培刚曾经呼喊,名校招生官应该从高中甚至初中开始了解学生,可喜的是新的申请系统已经出现,不过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是一个任意为之的流程


长话短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会重新成为招生面试官的原因。虽然我爱我的大学教育,可我并不想成为一个不可预测的,不透明的和令人失望的过程的代言人。


数以千计被耶鲁拒绝的学生,要是拿到的是那封厚厚的录取信,而不是单薄的拒绝信的话,本来可以在这里茁壮成长的。这个念头特别让人沮丧。你可能听说过这句老掉牙的话:“要想获得耶鲁大学(或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学位,最难的事情是首先得被学校录取。”对我来说,有好几十人问过我,“哇,你是怎么考进耶鲁的?”从来没有一个人问过我,“哇,你是怎么努力学完耶鲁大学课程的?


也许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Schwartz)是正确的。他说,大学应切换到纯彩票系统。“每一个选择的学校,”他曾这样写道,“应建立(入学)标准……然后,所有符合这些标准的申请人的名字都将被放入一顶帽子,然后随机抽取获奖者。”


在驳回施瓦茨的建议之前,别忘了我们已经有一个任意为之的流程,只不过伪装成了深思熟虑的样子罢了。为什么不摘下面具呢?


(作者系耶鲁大学毕业生,在英国伯明翰市教授数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复关键字查看相关内容

要是给我第二次机会,我去哪儿都不会去哈佛[不去哈佛]
我们真的适合移民吗?[移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