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名人系列之七 诺奖得主 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2016年04月02日 侨居AU


各位读者,周末愉快!独家的澳大利亚明星系列文章,又在周末和您见面了!                                                     



本期澳大利亚之星



诺奖得主 


巴里·马歇尔

 (Barry J. Marshall) 


罗宾·沃伦

(J. Robin Warren)


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上, 必须提到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他们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应用,被授予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巴里·马歇尔教授:1951年9月30日出生于西澳卡尔古利市,1974年毕业于西澳大学,获医学本科学位。曾任西澳大學临床微生物学教授。



罗宾·沃伦 教授: 1937年6月11日 出生于南澳首都阿德莱德,1961年于南澳阿德莱德大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南澳伍德威尔市伊丽莎白皇后医院。1年后成为阿德莱德医学与兽医学研究所注册血液病学和临床病理学医师,此后从担任墨尔本皇家医院注册临床病理学医生,直到注册病理学医生,最终成为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院研究员和资深病理学家。现已退休。



1979年,还在珀斯皇家医院实习的年轻医生沃伦在观察胃粘膜样本时发现了一种螺旋杆状细菌,细心的他继而发现这种细菌只在胃溃疡病人的样本中才能找到。于是他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假说——幽门螺杆菌才是胃溃疡的真正元凶。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医学界都认为胃溃疡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或者生活压力所引起得胃酸过多造成的,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方也大都是抗胃酸药。


1981年,沃伦教授与在珀斯皇家医院做内科医学研究生的马歇尔相遇, 只有马歇尔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答应帮助沃伦。他们共同研究了与胃炎一起出现的螺旋杆菌,并于1982年做出了幽门螺旋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发展了关于胃溃疡与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假说。


1982年4月的某一天,沃伦把一块从胃溃疡病人体内切除出来的病变组织放在培养皿中,准备再试一次。因为那天之后正好是复活节,依照惯例休假4天,沃伦把培养皿放在培养箱里就回家过节了。这多出来的几天假期让培养皿意外地在培养箱里多待了几天(以前两人按照惯例只让培养皿在培养箱里待两天),结果细菌长出来了!他俩高兴坏了,立刻对这种细菌做了一些基础的分类学研究,并以读者来信的方式,把两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胃溃疡假说投给了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这是这一假说第一次在正式医学杂志上发表,时间是1983年。至此,世界医学界才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1984年,两人使用相当谨慎的语言正式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引用了不少相当有分量的实验结果,谨慎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重要的关口没有过,这就是“科霍氏法则”。“科霍氏法则” (Koch'Postulates)是指,要想确定一种疾病是由于某种微生物的感染所引起,必须满足4项条件,1)每一例病人体内都可以分离到该病菌;2)该病菌可以在体外培养数代;3)培养了数代的细菌可以使实验动物引发同样的疾病;4)被接种的动物中可以分离到同样的病菌。而关于幽门螺杆菌,马歇尔和沃伦没能找到任何一种动物可以作为幽门螺杆菌的宿主。


为了证明幽门螺杆菌确实能致病,两人找到了100名志愿者,并于1988年底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临床实验。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之间的联系。此后,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假说又经过了11年的考验,这才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


2005年,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歇尔教授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的作用”。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侨居澳洲公共号平台
澳洲热门新闻 | 政府政策更新 | 社区消息 | 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商业合作请微信zhenyan1999

意见反馈请微信ssi2014

投稿请微信:cgao2013

微信号:immisy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