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仅供舔屏的《致青春2》里,中国导演对女性观众的误解更深了

2016年07月15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 (文/许云泽)


即使是作为刘亦菲的死忠颜粉,在观赏完98分钟的《致青春之原来你还在这里》以后,我也悲伤地感到被辣了眼睛。这不仅是由于本片主打了一个新一代咆哮帝吴亦凡,更因为刘亦菲的颜极大地束缚在了符合剧情需要的面瘫当中。是的,这种面瘫一定是符合剧情需要的,她的长相原本就偏静态寡淡,算不上风情万种挂,而在超越常识的矛盾拧巴剧情之下,她所扮演的女主角苏韵锦,以形神的高度统一,终于传达出那个强烈的信号:我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我绝不是一个available的女孩!


如果告诉导演我读出了这个信号,想必他一定觉得遇到知音。这简直是唯一能理解该片奇崛的情感模式的角度。


在近十年的内地青春片和偶像剧史里,女一号永远比男一号低半个级别,处于等待被发现、挑选、认可的地位,一旦暂时确立了地位,则要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到了以“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所开启的霸道总裁剧年代,女主角彻底沦为男主角变态占有欲的物化对象。这个格局,女性消费者大概已经不爽很久了。


可以肯定的是,以《致青春2》为代表的当下青春偶像片——这个list还可以加上《致青春1》、《匆匆那年》、《何以笙萧默》以及《我的少女时代》等——其主要消费群体是女性观众。于是,越来越多的导演们开始致力于服务逐渐壮大的女性观众群体,解决她们的不爽。《致青春2》的导演周拓如作为一名妥妥的年逾不惑的男性,在接受采访时,近乎讨好地说出“我是个有少女心的导演”,令人叹为观止。


2014年,年届76岁的琼瑶在回复编剧余飞关于“什么才是爱情”的问题时,抛出了一个观点:“爱情是女人的事情,你们男生经常一辈子都搞不清楚,就不要勉强了。” 这个经典的琼瑶句式像她的所有作品台词那样,情感炽烈、夸张果断、有地母般的能量,但它并没有成为新时代的金句,而是立即被独立觉醒的女性们读出了异样。


在琼瑶笔下,女人们负责爱情,她们的生死情仇都依附于男人,这种旧时价值观,是不见容于当代女性的。


新时代的创作者们试图扭转这种风气。于是,如今我们逐渐看到,曾经那些痴情苦情、楚楚动人的琼瑶式女主角,经过流变,化身成了当下青春偶像剧里痴情(痴呆)苦情(苦逼)的男主角,他们仿佛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做,一应生死情仇一不小心就都取决于女主角。经过简单的权杖交接,在《致青春2》这样的片子里,爱情终于成了男人的事情。




循着这种逻辑,女主角绝不能够给予不拧巴的回应,因为拧巴是她们争取到的第一项最重要的自由权益。既然不能由男性召之即来,根据二元对立原则,她就必须对男性横眉冷对,用凳子腿压他们的脚,如同程铮咆哮吐槽的那样,恨不得像一块石头,必须在面对哪怕像程铮这样的盛世美颜时,必须表现得像一个性冷淡。旧式爱情里那些以彼此的人性格局相互试探、互为进退的令人着迷的阶段,被强行解读为权力的不平等然后顺手抹去了,新式爱情?新女性大概需要战斗,不需要爱情。


这一次,这些创作者们,又深深地误解了女性观众。


戏剧学上有个理论,当目的和手段南辕北辙时,人物越用力,观众越发笑。这个理论,无论是用来解释吴亦凡在片中用力过猛的表演,还是用来解释导演在片子之外会错了观众的意,都十分恰当。而当被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女主角一脸阅尽沧桑深沉凝重地回答:“平淡的生活”时,观众们集体哄堂大笑场,则简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上述理论:你全片从头到尾作天作大地,时而扪心作死自己,却要告诉我们其实你的梦想是平淡?


事实上,在几乎贡献了中国电影票房半壁江山的女性消费者们心里,哪有什么对虐恋情深、要死要活、剑拔弩张、翻身做主的诉求啊?哪怕她们为着吴亦凡的脸、或者为着刘亦菲的脸而来,实际观影过程中也有那么几次得到舔屏的满足以后,走出影院,还是各自投身真正平淡真实的生活中,并给这部自以为是的电影打上诚意十足的一星。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 已赞